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班导师工作的实践研究

2016-03-21 02:46:28崔磊,毛江鸿,葛晓丹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校



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班导师工作的实践研究

崔磊,毛江鸿,葛晓丹

(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班导师制是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正在探索实践的一种全员育人机制。针对高校高学历青年专业教师(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的特点,分析高青专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班导师的工作优势,结合实践中班导师的具体工作,探讨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高校班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专业教师;班导师

为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贯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班导师制在各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运而生[1]。许多学者对这种新的教育教学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高校班导师的定位及其育人作用和机制[2]、高校实施班导师制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3]、高校教师如何做好班导师[4]、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导师制[5]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高青专教师,结合作者从事班导师以来的具体工作实践,探讨了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的育人优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与同行相互交流、提高育人管理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1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的工作优势

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青年教师人数急剧增加,到2014年已超过107.6万,很多高学历青年专业教师被聘为班导师,成为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指导的骨干力量,负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之所以聘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是因为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不低于1∶200,一个年级配备一个辅导员,专职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及社团活动管理等工作。只能从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奖助贷、勤工助学、宿舍管理等日常事务管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教育只能是救火队似的应对。再加上辅导员对学生所学专业了解不深,对学生的专业指导性不强,学生迫切需要有专业导师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高青专教师具有思想活跃、学术素养高、上进心强、敢说敢干、热情高等特点,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学业导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在班导师工作上高青专教师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亦师亦友的学长优势——思想上引导

高青专教师大都是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博士,较小的年龄差距会拉近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容易以学长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地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和教训,增加学生对班导师的信任,建立真挚的感情,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吐露心声。高青专教师大都成长于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熟悉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与学生之间具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思想上对学生给予引导,把思想工作做精做细[6]。

1.2 较高素养的专业优势——学业上辅导

高青专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接触最新科技研究信息,活跃于学术研究前沿领域,很容易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习方法、专业知识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使其掌握大学学习规律。高青专教师对专业的发展方向清楚,能够结合专业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及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解决专业技能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因此,高青专教师不仅在思想方面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更能够在专业学习方面给学生以辅导。

1.3 熟悉大学生活优势——生活上指导

高青专教师基本都经历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熟悉大学生活的节奏,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如何安排课余生活时间,使处于迷茫状态的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使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大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在生活上给学生以指导。

1.4 热情主动的沟通优势——心身上疏导

高青专教师上进心强,对学生工作敢说敢干、热情高,愿意主动与学生沟通。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受挫能力、感恩观念、辨别能力和践行能力等方面较弱以及自我实现意识、竞争意识、个体特征和认同感较强等特点,能够客观辩证地分析和掌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等网络资源,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与交流,关心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掌握学生生活发展动向,及时疏导学生心身。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选聘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能够发挥高青专教师的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学业导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高校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2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的工作实践探讨

作者作为高青专教师在担任班导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努力把培养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班导师工作。

第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紧张感、自卑感、自豪感,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来到这同一环境,势必会有各种各样的心里矛盾。因此,这一时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新学期组成新的班集体,给学生讲清楚树立优良班风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制定四年的大学学习计划。加强班级建设,合理选拔班干部,营造科学文明的班级氛围。通过每周班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做好学业上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明确专业方向。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如让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印发学习资料、重点难点专业问题集中辅导答疑等。尤其重视关爱理解后进生,通过电话或邮件单独辅导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点,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做好学生生活上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充实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课余时间。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学生专业兴趣,组建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如班级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项目研究小组、结构设计大赛竞赛小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小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组等,每组2~5人,确立一名负责人。学生通过项目研究和创新活动训练,能够更加充实校园生活,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做好心理上疏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开班级交流会、班委会,及时准确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心理特征,关心爱护家庭贫困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QQ、邮件、微信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3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高青专教师收入不高,但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并不小,而且职称晋升竞争也非常激烈,这种生存状态下,抽出更多的时间放在班导师工作上,静心教书育人,对高青专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接受新事物越来越强,思维越来越活跃,个性越来越鲜明,班导师工作要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样面临不少挑战。另外,高校往往缺乏对高青专教师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系统培训,高青专教师经验不足,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指导也面临挑战。

3.1 教研任务过重对高青专班导师工作的挑战

高青专教师在担任班导师的同时,还要面临教学与科研考核的双重压力。高青专教师在上课、备课、查阅教学资料、批改学生作业方面往往会占用大量时间,耗费精力,同时,高校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很多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目前在全国许多高校,高青专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力军,也是科研的新生力量。高青专班导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过重,往往无法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有些班导师一学期给学生开一两次班会就当是本学期班导师工作,由此给学生造成不关心,不体谅的印象。因此,教研双重压力将对高青专班导师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3.2 职称晋升与生存压力对高青专班导师工作的挑战

目前高青专教师职称晋升压力很大,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不光对教学、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有明确的硬性指标,还要求有出国经历,而且门槛越来越高。没有科研项目和出国经历高青专教师,面对职称晋升要求,不得不忙于科研或出国进修,致使班导师工作中断外转。另外,高青专教师大都参加工作不久,但实际年龄却不小,工资待遇不高,却要面临着组建家庭、养育孩子、照顾老人等各方面的生活生存压力,致使部分高青专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

3.3 学生需求压力对高青专班导师工作的挑战

生活在新世纪的大学生们个性张扬,标榜另类,乐于表现,他们追求时尚,推崇民主,渴望平等。在特定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主体性更强,个体差异性更大,但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管理,就需要班导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了解他们的需求。另外全球化信息的迅猛发展也使当代大学生走在了信息的前沿,信息渠道的拓展,使他们更加方便快捷的接受新知识,他们渴求最前沿的信息,最先进的知识,最炫酷的教学方式。同时他们开放性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观念更新快,这些都给班导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不断更新的挑战。

3.4 科学合理指导对高青专班导师工作的挑战

班导师工作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如思想教育、专业指导、学生日常事务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等等。班导师必须对这些工作有所了解,才会及时给予学生正确指导。目前,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在选拔班导师时往往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高青专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生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对一些突发性问题往往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学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怀疑老师的能力。

4结语

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系列挑战。新时期要让高青专教师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双重功能,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如加强高青专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的专业化培训,使其掌握班导师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形成班导师激励机制,将班导师工作经历和业务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与职称评定、岗位评优直接挂钩;充分发挥班导师助理作用,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择思想、成绩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班导师助理,协助班导师做好学生工作;班导师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创造更多师生交流的平台,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特点,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梁蓉.论班导师制的实施[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 陈赟,徐虎雄,黄芳,等.班导师+辅导员育人机制实践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4,114(2):57-60.

[3] 刘锐.高校实施班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7):65-66.

[4] 黄亮亮,曾鸿鹊,吴志强.浅析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如何做好班导师[J].高教论坛,2013(2):91-93.

[5] 郭峰,李锋,邹农基.创业导师制: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14(5):108-109.

[6] 唐红军.魏源管理伦理思想及其对现代道德管理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17.

(责任校对龙四清)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1-0095-03

作者简介:崔磊(1982-),男,安徽宿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2011B81005)

收稿日期:20150608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1.029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8:56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6:22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9:43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6:34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