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二〇一六,丙申年,生肖猴。
现生动物中,唯灵长类与人亲缘最近,无论生理结构还是行为与思维,都近似于人,英国学者莫里斯甚至径将人类称为「裸猿」。中国是灵长类物种最丰富的国家,古代中国人与猿猴打交道,历经千年。本期的封面故事即专注于我们的灵长类近亲,探寻与之相关的自然历史记忆和文化发展轨迹
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猿猴具有丰富的生命体验:有乐感,具备色觉和立体视觉——获得审美能力的生物学基础;会欺骗——欺骗行为是衡量灵长类智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有青春期,会出现逆反状态;在亲缘关系以外存在多种社会关系。有些猿猴种群中,还可见到争权夺利与协作并存的群体政治,甚至伴随血腥的杀戮。
由古至今,灵长动物的生存状况一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观察它们的行踪变迁、存世境况,不难发现人与自然相处的不良记录。在新年伊始由关注灵长类而切实关心地球生态,省察日常生活细节,改善对待其他生命的态度,或许算是有益开端。
二〇一六年,《紫禁城》新设专栏,邀请青年学者陆蓓容讲述鉴藏故事;薛永年先生记录、整理的《徐邦达先生谈书画鉴定》已于去年十二月刊发第一篇,今年将以连载的形式陆续与读者见面;每期文末一页,还将精选一幅文物线图刊登,供您「点染紫禁城」,在此一并推介。
清 竹根雕十二辰图笔筒(局部)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