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话”的禁忌当消解

2016-03-21 21:02张全林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6年3期
关键词:张口内因县委

张全林

《宋史·乔行简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道出了开言路、讲真话的重要性。

“只要我张口,下面常委没有敢说话的。”甘肃省华亭县委原书记任增禄在悔过书中这样写道。自2015年2月江西省会昌县委原书记傅春荣被查至今,全国已有40余名县委书记“败下阵来”。

“三观”摆不正,难免邪路行。从一些落马官员的情况来看,贪腐成性背后往往伴随着信仰缺失和生活堕落,这是内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其腐化的条件可能有很多,“只要我张口,下面常委没有敢说话的”,就是这些官员腐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权力到了绝对化的境地,注定会滑向腐败。权力运行的良态,要靠监督和制约来维系。我国在现行体制架构下,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渠道虽多,但最管用的还是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因为同在一个班子,相互之间能摸得透底,做的事儿合不合规矩,相互之间最了解。一旦“同僚”们不敢说话,这种互相监督便荡然无存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的“敢于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笔者认为,至少该说的话要说出来,做到敢于说话。如果连意见都不敢说出来,恐怕也难以为老百姓担当。

前文中“装聋作哑”的常委们“不敢说话”,并不是无话要说,只是不敢说,怕得罪了“一把手”,以后没好果子吃。忌讳犯上而闭口不语,只是表象,真正原因恐怕不是惧怕“一把手”这个人,而是畏惧“一把手”的权——怕“一把手”在涉及自己仕途升迁的关键点上拦路、拆台。如此,私心战胜了公心,便会放弃正义和原则,做出明哲保身、闭口不言的选择。如此看来,有些官员在 “一把手”面前噤若寒蝉,顾忌其威权,本质上还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缺乏责任心,是当老好人、不出错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让不开口的官员说话,还需制度来撬动。否则,当官员们成为“泥塑的神像”,一言不发、二目无神时,权力的运行必然失去约束的力量。除了切实开好民主生活会,还应该细化完善监督失察、连带负责的追究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抓住主体责任,追究连带责任,一个问题抓到底。如此,才能用制度撬开常委们的口,消解“不敢说话”的官场忌禁。

猜你喜欢
张口内因县委
仰天大笑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分分钟搞定英语口语教学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黔西县委离退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赫章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
安龙县委离退局召开县情通报暨老干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