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学军
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学军
本文基于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构建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管理 激励机制 构建
激励机制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方式,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将激励机制运用于高校后勤管理,能大大提高高校后勤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必须构建激励机制,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
高校后勤是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和基础,对于高校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保障。然而,高校后勤管理尝试激励方式后实际效果并不好,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一方面,高校后勤工涉及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人员宽泛而繁杂,这就影响高校后勤管理者对后勤管理内部工作人员的认识和对工作完成情况的认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对于后勤工作人员的需求了解不够。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激励机制的应用显得十分“孤独”,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真正被激发。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对于激励机制的内容设置不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很多具体的激励细节没有得到落实,缺乏相应的薪酬管理体系,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和薪酬水平或者其他激励因素没有成正比关系,挫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阻碍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构建和实施。
2.激励机制缺乏良好的后勤管理文化。高校工作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忽视对后勤工作的管理,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很多后勤管理人员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是“琐事”“杂事”,这种工作根本上升不到文化层次。后勤管理文化缺失,激励机制的构建和实行没有得到高校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认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各自为政”和“一盘散沙”的现象非常突出。
高校后勤管理的激励机制并不是单纯地以某种形式出现,而要充分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形式。
1.做好教育培训激励。高校后勤管理激励机制的对象是后勤工作人员,重视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从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和学校相适应的后勤管理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通过后勤工作内容教育、后勤工作职责教育、后勤工作思想教育等内容,后勤工作人员能更快地了解具体的后勤工作、适应后勤工作环境,提高后勤工作能力。同时,将最新的价值理念、有效的社会观点融入教育培训激励工作,使后勤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2.薪酬待遇激励机制。薪酬待遇是员工工作的主要动力,对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加薪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低薪低酬会损害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因此,高校后勤的日常管理要构建完善的薪酬待遇激励机制,将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绩效考核挂钩。后勤人员的薪酬待遇可以从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态度、工作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四方面计算后勤人员的薪酬待遇。后勤人员要想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必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工作,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3.给予精神文化激励。第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原则,从后勤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予以帮助和关心,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改善后勤工作环境,给予员工鼓励和支持。
第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不断创造优质的管理服务,善于发现后勤人员身上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提升服务意识,使后勤人员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工作服务。
例如,有的员工计算能力好,后勤部分可以让员工核算后勤资源;有的员工字文学水平高,可以让员工参与学校文学比赛。员工在工作中感受自身价值,激励自己将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后勤工作岗位的各项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权限,特别是后勤管理的激励机制要通过具体的条例列出和张贴,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例如,激励机制可以有工作岗位晋升、后勤工作总结大会上授予荣誉称号、师生投票评选优秀后勤工作人员等。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可以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后勤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后勤要正确了解高校后勤人员的现实需求,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丰富和完善激励形式,不断进行动态更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质量。
[1]张 啸,杜德清,苏祖祥.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
[2]何 侠.刍议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
[3]贺为民.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刍议[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
[4]马艳红.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
ISSN2095-6711/Z01-2016-06-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