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倩
我所理解的文学与教育
董倩倩
我热爱文学,因为我觉得文学是那么的诗意与美好,能够给予我心灵的享受及共鸣,带给我智慧的启迪,展现我所不能看见或所不能感受到的世界。我的理想则是当一位人民教师,成为一名文学教育工作者,有幸进入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应该说是如愿以偿了。
但是,经过入学一段时间以来的专业学习,我发现文学专业研习并不只有我想象中的诗意和美好,有时也会伴随着晦涩与暗黑。静下心来, 我扪心自问: “文学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文学教育是什么?”“我能够成为又该成为什么样的文学教育接受者和文学教育工作者?”是的,我有些茫然了。
现在的我,感受到文学不仅仅是给读者鉴赏和玩味的,它更重要的是有内在的精神支撑,表达某些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文学文字不全是诗意和美好的,但一定是有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的。文学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本质,关怀人类的内在精神。
一个希望成为一名文学教育工作者的人,仅仅有对文学的热情与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独立的人格风骨、深刻的文学情怀,并对教育及其发展有自己的看法。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教”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 “学”,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应不仅仅是教书,更应该也更为重要的是 “育人”。“文学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识记性的知识,教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涵养智慧,丰盈精神,树立人生理想,心怀善念与责任,独立正确地面对人生,关注人、社会与自然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活动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 “传道,授业,解惑”。
在我看来,教育工作者应做到 “学为人师”而 “行为世范”。如何 “学为人师”?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做学生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即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第二,做老师的学生。虽然身份已经是老师,但是老师也需要学习其他老师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并通过再创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三,做学生的朋友。虽然教师和学生在经验和知识上有差别,但是在关系上与精神上,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像朋友一样,那么师生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心灵诉求, 从而, 师生之间的 “教” 与 “学”则会更加通畅与深刻,“教与学”才能够更好地抵达精神深处。第四,做学生的学生。在我看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向老师学习,教师也需要从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了解学生,学习学生的某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并且以此作为反思自己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参考。这四个方面相互交融、相互贯通。
如何做到 “行为世范”?从外在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风貌气度、行为习惯,甚至包括比如发音、用语、姿态、衣着、神采等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或好或坏,或细微或巨大,或直接或间接。如果教师能做到语音标准、用语得当、姿态端正、衣着协调、神采奕奕等,课堂上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更加注重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从内在而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格观念会很大程度上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延续,成为学生价值取向和人格观念的一部分。在耳濡目染中,教师的价值取向和人格观念如果科学合理,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熏陶;而如果不够科学合理,可能让学生的思想偏移正确轨道。一个很有示范意义的例子是 《南开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编著的 《南开校史研究》记载的张伯苓校长与学生共同戒烟的故事。张伯苓为了让那个吸烟的学生戒烟,当众销毁自己珍藏的烟叶,并且再也没有吸过烟。于言传身教中,张伯苓校长以身作则敦促学生戒烟,并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坚定决心。
在教学实践中,我目前观察和感受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有失公允。中小学教育阶段中都崇尚考高分,而且要端正态度去考高分。很多时候考高分的学生就能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肯定,并被冠作 “学霸”“学神”“考霸”等;而考低分的学生则被冷落,还被称作 “学渣”。考高分就是好学生,就能受到很多方面的优待;反之,则是差生。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和素质被肯定的机会很少。其次,教学模式僵化。课堂中,“手把手模式”使得老师教了什么方法学生就接受什么方法,教师很少做到放开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更多的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很少主动思考创新方法,对所学知识只是吞咽而不是咀嚼和反刍。再者,教学标准武断。很多时候,对于学生而言,老师说的话从来就应该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很少会进行反思和质疑,很少主动思考老师所教知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而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也在试图做出一些尝试改变而探求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曾经的一位老师就提倡学生 “自主合作学习”,主张把课堂的主导权放还给学生。这本没有错,但这个老师不管是否有合作的必要,都要求学生自主合作,这就导致学生由于未能有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而对一些问题只是泛泛而过,学习效果并不佳。我高中时的邻校倡导 “二七一”的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时间以十为单位总量,其中教师解释、学生讨论及学习展示、教师总结的时间分别占二、七、一个单位量。虽然学校对此方案很重视也投入了很多,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负面反应比较多。因为,在学生的讨论与展示中,很多问题学生自身并不能有效解决,“呈现”之后老师也只是点评一下、肯定一下就算讲过了。应该说,这种教学模式创新的合理性值得思考。在我看来,这种教学模式固然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大胆创新,但并不符合这所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具体问题得不到及时地反馈和解决,存在着严重的知识不扎实的问题。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效果与教育模式本身、教师的实际水平、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接受能力等密切相关。如果仅有一个完善科学的教学模式,而教师的课堂传授能力不强,教师对此不了解或持否定态度,学生整体接受水平与之不符合,也不能收到其应有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教育改革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我们的教育应该适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后备基础,但今天中国的教育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当今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整体的知识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毋庸置疑,这有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但真正具有高水平知识文化涵养、有深厚的精神深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却并不多。有太多的人思维方式、思考内容、价值追求和审美观念趋于大众化甚至庸俗化,盲目追逐当下某些所谓的潮流,最终淹没于时代大流之中。例如,当今社会出现了如此多的车奴房奴,盲目追星追剧,选择伴侣的标准是所谓的 “高富帅”“白富美”等等。我想,这大概也是詹艾斌老师在 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提到的 “群体性生命庸常”一词在当下中国的真实呈现。这里的“群体性生命庸常”一词具体指涉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这样做,其他人也就跟着这样做,而且觉得无可非议,不在乎自己行为的真正含义和后果,没有自身对问题的判断和思考。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明显感受到学习自由了很多。很多时候,学习更多地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学习方式、内容也丰富了许多。但是,如果大学生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磨灭了内心最真实的呼唤,大学培养的学生只是批量化的复制品而不是独立的个性化人才,如此而言也是一种 “庸常”。而且,对于将来需要承担起文学教育工作使命的师范类学生,其不良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显现。我想到了詹艾斌老师在那次讲话中引自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一个词——“庸常之恶”。这里的 “庸常之恶”无关乎汉娜·阿伦特思考的纳粹时期的德国人无思考地落实罪恶的法律条文,而是将要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拒绝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仅是机械地与他人保持在某种物质层面的共处。而教育工作者的这种 “庸常之恶”将具有更强的杀伤力,因为这关系到所教的学生的未来。
但是,反观自身,我却没有达到自己所希望达到的水平,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入门。不得不承认,禁锢思想的 “庸常”在我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我努力学会考试并端正考试态度,当其他同学都不愿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也很少举手回答,提出的问题或发表的看法总是一般而没有新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语言苍白无力,很容易因为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改变自己的立场:做法趋同,缺乏主张,思维单调。虽然我知道人作为一根思想的苇草,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不知不觉中又成为了后知后觉的 “庸常”者。我想,一个稍有觉悟人是不甘心成为“庸常”的。我很庆幸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庸常并渴望改变,不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不久的将来如果我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不希望我的学生摆脱不了庸常而在成为一个思想和人格独立的人的路上渐行渐远。
我想,虽然我不能改变当今教育体系存在诸多弊端的现状,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明白了前行的方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定自己文学学习的决心,主动接受文学教育的洗练,努力提高文学修养,提升人文情怀,潜心修行,全面发展,学会独立理性思考,怀一颗责任之心,努力摆脱庸常的束缚,向一个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学学习者、文学教育接受者和将来的文学教育工作者靠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