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教学工作效能的因素及对策浅析

2016-03-20 22:54:27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广照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作效能对策研究影响因素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广照



影响教师教学工作效能的因素及对策浅析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广照

摘要: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感会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降低课程准备的充分性和对工作的控制感、成就感,对学生的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因此,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影响因素 工作效能 对策研究

教师职业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双重劳动。我国传统文化认知中赋予教师无私、博学、高尚等诸多品质特征。目前,我国的教育重视考试分数,经常通过分数评价教师或学校的好坏。在传统认知和现实国情面前,一些教师常常发出“下辈子再也不做教师”的感叹,展示了教师的无奈和职业倦怠。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份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48%,比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20%)高了一倍多。教师的工作繁重,工作量大,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激烈。学校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过高。教师长期接触未成熟的青少年,与社会交往少。这些现状都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除来自工作的压力外,教师还面对其他方面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如收入、家务、家庭责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自我期望的压力,如学历、业绩、职称、同事间人际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强弱的压力,如家庭、工作、爱好、社区参与等。这些压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通过笔者对周围同事的问卷调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纵贯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教师刚走人工作岗位时,经历身份、角色、责任的变化,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遇到教学工作中不顺心的事情容易产生精神疲惫、冷漠对待的态度。教师工作中的角色冲突使很多教师感到紧张、倦怠。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完善,职业绩效评价的简单化使教师不容易得到成就感。素质教育的实施依旧无法改变全社会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考学生实质就是考教师。

2.教师的工作强度

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偏低,久而久之会使教师对教育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调查显示,某地区中小学教师每天的人均劳动时间为9.7个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1.67个小时,娱乐时间少0.5个小时左右,积累起来教师的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个小时。

3.教师的工作对象

首先,现在的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差,依赖性较强,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加上社会离婚率升高等因素,这些都使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其次,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人格特点的行为个体,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这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最后,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投入与教师收入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会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对策

职业倦怠作为客观存在,已成为许多积极行为的障碍。如何让教师告别倦怠,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在一份关于宁波企业管理者痛苦指数调查结果中显示,“上级总是不信任我,授权不充分”和“预定的工作目标过高”是最痛苦的应激源。因此,校长和管理者应尽可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可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为教师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

其次,积极寻求应对方式。教师是奉献的职业,是清苦的职业。教师收入和地位的差距,人们不完全理解教师工作,这些现象不是通过抱怨、苦恼、自卑能改变的。教师要做胸怀宽广的人,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开点,不要抱怨自己的境遇太差,别一味认为是客观条件的问题,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对教学和生活有兴趣。教师的职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肯做就无止无尽,有做不完的事。一个人长时间投入一项工作,压力之重可想而知。教师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可以调整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管理者要把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于日常工作中。青年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所以管理者应从小处、从细微的地方关心青年教师。例如,牟平一中的做法值得借鉴。作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牟平一中的年轻教师来自五湖四海。每逢国家规定的传统节日,牟平一中都要邀请青年教师共同吃饭,主要领导也会参加,与领导及其他教师的交流能够化解青年教师的压力和倦怠感。同时,牟平一中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到周围观光、考察,并及时把学校的教育理念灌输给他们,激发青年教师深厚、稳定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忠山.上海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

[2]王祖利.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3

[3]朱从书,李小光.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胡咏梅.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48

作者简介:吴广照,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八中教师

猜你喜欢
工作效能对策研究影响因素
互联网思维视角下提升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效能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2017年4期)2017-03-01 08:20:03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孔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提高我国企业中女性员工的工作效能路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0期)2016-07-18 04: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