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小说阅读训练二篇

2016-03-20 23:47:16江西尤湖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清水湾成山灯笼

●江西 尤湖

陈忠实小说阅读训练二篇

●江西 尤湖

(一)

灯笼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抖着的胡子,表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 “寻找真理!”他的干瘪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目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给你说了,你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地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两年,我申请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我。没料到,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牛。

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没办法,我就说买下来,支书要价的口开得多大!大得怕怕!我的天,这老房子椽也朽了,瓦也朽了,雨天漏得像草筛。这不明摆着坑人吗?我找乡政府,不下八回,总说忙,抽不出时间解决这号鸡毛蒜皮的事。我实在想不下好办法,就打上灯笼来了……”

“杨书记吗?喂!你们乡的清水湾,有个叫田成山的农民,居然挑着灯笼闹到县上来了。”焦发祥平静地说。“我一定处理好!”杨书记在电话里连连自责。

第三天早晨,焦发祥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就急促地响着。

电话是市纪委打来的,说是本县清水湾一个名叫田成山的农民,挑着灯笼到市委大门口名为 “寻找真理”,实际是喊冤。

焦发祥真有点火了,直接拨通了乡上的电话。

“焦书记,我昨天已经处理了,”焦发祥耐着性子听着,“昨天,我严肃批评了田成山打着灯笼大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经调查,田成山没参加派性组织,但他老婆是个厉害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背景,尚待进一步了解……”

“好了好了,你真是动了脑筋了!”焦发祥真是哭笑不得。放下话机,对司机传话:“走一趟清水湾。”

清水湾三面被坡丘包围,一面出水路,坡地上多柿树、杏树和桃树。村前有一弯簸箕似的平川,种麦又种稻。这个小小的村庄是本县山区一个得天独厚的角落。七八十户村民,村长从东到西吆喝了一遍,男男女女就聚集在村子中间的会场上来了。

焦发祥让村支书刘治泰把县政府关于给村民划拨庄基地的文件宣读一下。刘治泰大声宣读完文件,一只手挂在桌子上,一只手插在腰间,向全体村民讲话:“我先作检讨……”焦发祥不由得瞧瞧这位刘支书,真是聪明剔透!

“听说你想把朽房子卖给田成山?”焦发祥问。刘治泰面不改色,满口应承。

焦发祥站起来,说:“治泰同志,据说这房子原是地主家的,你要是把这号都快倒塌的房子卖给成山,我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的心就太黑了——”焦发祥停顿一下,侧过头瞅瞅,刘治泰的脸红了,红得像个猪肝。

焦发祥说到这儿,动情地说:“乡亲们,我没来过这儿,想不到咱们县竟然有这样一块好风水的地方。刘治泰同志呀!你甭把这样好山好水好百姓的清水湾,给搅和成一个混水湾……”他的嗓门被清水湾村民的呼喊和掌声淹没了。

吉普车驶出清水湾,在土石公路上疾驰。秋天的田野,庄稼收获尽了,冬小麦泛起一抹新绿。夕阳如金。

焦发祥和杨书记并排坐在后座上。“谈谈你对田成山的处理问题吧!”焦发祥盯着杨书记。

杨书记自责说:“我只是考虑田成山影响县委的工作……”

“出一点问题,先在田成山身上查根子,找背景,这是一种什么习惯呢?”焦发祥盯着杨书记,“实在说,刘治泰这样的作风问题并不难纠正,难就难在我们的这个可怕的习惯!你想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习惯呢?”杨书记红着脸,渗出汗水来了。

两人告别时,焦发祥手里挑着一只灯笼,笑着说:“把这只灯笼送给你做个纪念。关于那个‘习惯’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只灯笼里。”杨书记红着脸,接过了那只小灯笼。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写了一个农民田成山不满庄基地划拨的政策,与村支书发生纠纷后,又得不到乡政府的妥善解决,于是一步步向上级反映的故事。

B.标题“灯笼”是小说的线索,使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

C.小说的人称运用灵活多变,总体采用以焦发祥为视角的第三人称,为了突出事件的真实性,补叙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时又用第一人称。

D.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与地域色彩,特别是田成山的人物语言,细腻传神地揭示田成山的农民身份与情绪心理。

E.小说的次要人物杨书记在情节发展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他既是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的见证者与处理者,也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小说中多次提到清水湾的好山好水与田野农作物,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塑造的村支书刘治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文末焦发祥提到的“习惯”如何评价?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述;再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种“习惯”的具体表现。

答:________________

(二)

征 服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我南葫芦承包了这几亩菜地,吃了多少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那贼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那贼面前,举着钢叉。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走着。南恒队长是他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⑴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事?”

“光彩事!”是葫芦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他偷了他承包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

“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责任不负责任。”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

“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问:“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在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里好舒畅,河滩里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南红卫反问。

“对!”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村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

“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半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老弟这号人!”

“甭勾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勾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呀?”

“完了。 ”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

“好了,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

“那没问题!”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

“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

“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

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有删减)

【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初期在农村 “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与农村特色,另外如“啥”“实扎扎”“甭”“咋”这些词语的运用,又使小说带有浓郁的西北地域色彩。

B.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并在局部采用第一人称,如对南葫芦与南红卫的心理描写,灵活的人称转换体现了作者运用叙述手法的巧妙。

D.“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老弟这号人!”一句中的“厉害”是指南恒队长抓住了南红卫吃软不吃硬的特点,从心理上彻底击垮了南红卫。

E.小说一明一暗地写了两位村队长之间的 “征服”,以小见大,真实地表现了一批“文革”后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在建设农村道路上的心路历程。

(2)南红卫的心理与行为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变化,请结合情节梳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三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前半部分侧重写南葫芦抓贼,后半部分侧重写南恒与南红卫交谈,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灯笼》

(1)B、D(选 B得3分,选D得2分, 选E得1分。C项,“补叙”错,应是“插叙”,补叙位于文末,是故事情节结束之后的一个补充说明。E项,“见证者”不准确,杨书记并没有见证纠纷时的情境。A项,“不满庄基地划拨的政策”错,据原文内容,是村支书刘治泰欺负他。)

(2)①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县纪委书记焦发祥初到清水湾时,点明清水湾的地理特点,交代焦发祥对清水湾的好感觉,为下文焦发祥批评刘治泰作铺垫;②第二处是焦发祥批评刘治泰时提及,目的是反衬刘治泰的人物形象;③第三处是焦发祥处理完问题返回时,用祥和宁静的乡野风光烘托焦发祥处理完问题后的畅快心情,也烘托焦发祥为官的良好形象。

(3)①对百姓,仗势欺人,故意刁难。他不给田成山划庄基地,田成山着急翻盖房屋,他又不拆老房,故意拖,甚至想大赚一笔钱。②对领导,察言观色,为人滑头。抢在焦发祥书记批评自己之前作检讨。③对政策,阳奉阴违(或耍两面做法)。不按政府文件精神办事,在庄基地上故意为难田成山。

(4)评价:这是一种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为官陋习或恶习。表现:①先己后人,甚至仗势欺人的为官陋习,如刘治泰先为自己划庄基地,而对同院的田成山却故意为难。②无视百姓要求的为官陋习。乡政府对田成山反映的问题以“忙”为借口而采取不理睬的态度。③唯上不管下的为官陋习,如杨书记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是不影响上级,而不是为百姓解决问题。④不实地考察,缺少实事求是态度的处理问题的陋习。乡里杨书记处理问题只在田成山身上找原因,却不考虑村干部刘治泰的问题。(评价2分,表现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

(二)《征服》

(1).C、 E(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 E项正确,小说直接详细地写南恒对南红卫的“征服”,通过两人的对话间接而简略地写了南红卫对南恒的 “征服”。A项,“带有浓郁的西北地域色彩”过于绝对,原文中并不能明显看出属于哪个地区。B项,原文没有运用肖像描写。D项,“从心理上彻底击垮了南红卫”错,“厉害”指南恒不仅维护了南红卫的面子,而且与南红卫开诚布公,真心实意要和南红卫一起建设南村的决心打动了南红卫。)

(2)①南红卫被南葫芦抓后,自认倒霉,吃惊后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②被南恒包庇后,心存疑虑,主动找南恒问个究竟。③与南恒畅谈后,感到痛快,并爽快答应南恒的工作安排。

(3)①三处环境描写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由夜深黑暗中——繁星下——黎明前,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②第一处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营造出南葫芦抓偷菜贼时的紧张氛围。③第二处烘托南恒与南红卫深夜畅谈解开心结后的畅快心情。④第三处象征并暗示着南恒与南红卫将齐心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的美好。(四点中答出三点即可)

(4)①从情节发展来看,南红卫偷菜被抓使南恒有机会来“征服”南红卫,前半部分的内容为后半部分内容作铺垫。②从人物塑造来看,前半部分写南红卫的不光彩行为,烘托后半部分南恒的胸怀与智慧。③从主旨来看,前半部分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使后半部分揭示主旨有以小见大的作用。④从艺术手法来看,南红卫偷菜实际上是他与南恒“内斗”的表现,与后半部分南恒的行为形成对比。(其他角度的分析,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猜你喜欢
清水湾成山灯笼
清水湾
故事会(2022年22期)2022-11-18 17:43:18
糊灯笼
活着,就是为了记忆
幽你一默
鸟与灯笼
挂灯笼
挂灯笼
高成山佳作欣赏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4:52
高成山佳作欣赏
公关世界(2016年22期)2016-02-14 07:59:49
雅居乐清水湾第三届德国慕尼黑沙滩啤酒狂欢节
国际公关(2015年2期)2015-05-30 19: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