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电化教育中心 邹 娜
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石家庄市电化教育中心 邹 娜
摘要: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来说,建设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国教师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教师 培训 效果
21世纪的中国,机会和挑战并存。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关键在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知识和科技的激烈竞争,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是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同时也是我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与目标之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优化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资料文件。整体看来,我国教育环境良好,教师培训及时到位,但其中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改进。
1.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国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太理想,整体质量不高,参与培训教师的积极性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欠佳。教师培训之前并没有明确培训的内容,不知道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培训机构在对教师培训前没有与教师沟通,而是直接决定培训内容。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培训讲师按照自己的喜好决定培训内容的情况,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教师在培训中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是讲什么听什么。这样很有可能出现教师需要的没有培训、培训内容对教师没有用的情况。教师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制约我国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
2.培训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在教师培训中,培训机构采用负强化的方式,如不参加培训就不能评优、晋级,参加培训但没有达到规定的次数就不能结业等。这些过于单一、粗暴的管理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规范教师的培训行为,保证培训的出勤率,但是这一方式带来的消极作用也很大。首先,这种强制培训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教师的感情。其次,它会打击教师培训的积极性,有可能让教师产生对培训机构的抵触心理。教师在心服口服的心理状态下参加培训会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3.培训形式单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形式会降低学习效率。这一点同样适用教师培训。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培训机构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基本采用面授的形式,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完成后不过问后续效果。培训过程中存在形式单一的情况,培训讲师从培训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人在讲,这种“填鸭式”和“注入式”的培训方式,导致教师与培训讲师之间缺少沟通,培训内容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师提不起兴趣,培训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1.贴近教学实际,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对教师进行培训之前,培训机构首先要明确需要培训的内容。培训机构应该深入学校,走进教师的工作,通过深入调查明确教师当前的情况以及需要进行培训的内容。培训机构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训机构从自主制定培训内容转变为由教师自己选择想要培训的内容,即实现从“包桌”转变为“点菜”,这样才能保障培训的时效性,让教师能够学以致用,培训内容在工作中得到落实,而不是将培训视作“走过场”。
2.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亲情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当前的培训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师与培训机构对立的局面。无论是对培训机构工作的落实,还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这种对立的局面都是不利的,所以这种管理方式必须改变。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培训机构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训机构要利用正面强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尽量避免用惩罚、批评等负强化手段。培训机构需要充分照顾学员的感受和情绪,让每一个从培训机构走出的教师都能够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
3.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填鸭式”的培训方式会使培训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在培训形式方面,培训机构一定要打破以往的局面。培训机构要按照培训的具体内容、对象,采用丰富的培训形式。培训形式除面授外,还可以采用计算机网络远程培训、参观、讲座等形式,这会让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如果只能够进行面授培训,培训机构也要想办法增加培训课堂的活力,让培训课堂成为教师喜爱的地方。具体来说,培训机构可以将培训内容与被培训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进一步丰富培训课堂的内涵,提高培训课堂的吸引力,让每名被培训教师都能够欢喜而来、满意而归,将培训的知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综上所述,制约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素质。我国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否提高。良好的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所以,国家应重视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策略。这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崔 靖.中外高校教师培训的对比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3
[2]丁云华,范远波.高校教师培训:从“他训”走向“自训”[J].继续教育研究,2013
[3]徐耀生.完善高校教师培训制度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