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红燕
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
——2015年省中职骨干班主任培训心得
河南省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红燕
摘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对待特殊的中职生群体,我们应学会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就笔者所在地市现状而言,中职学校招生几乎无门槛、无选拔、无淘汰,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不得已的选择。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对于长期从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教师而言总有说不完的苦衷。但是,班主任不应抱怨,而应多想想怎样解决问题。省外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笔者紧密联系当前中职学校实际,在未来的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对待特殊的中职生群体,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是笔者在这次培训中的最大收获。
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它意味着包容学生的无知和缺憾。一颗冷漠的心必然会复制无数颗冷漠的心,这非常可怕,无疑是教育的彻底失败。
充满智慧的班主任的内心要充满阳光,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拿出让冰块融化,让荒原复苏,让凋敝的心灵重新沐浴理想光辉的决心,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的原则中首先就提到尊重。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某次班级期末考试,某学生慌张又胆怯地走进办公室,低着头轻声说:“我还没考。”笔者以为听错了,因为已经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笔者忍不住大声批评了他。从他惊疑的目光中,笔者顿时感到自己失态了。
通过几天的学习,笔者理智地想到当时自己太暴躁。笔者不应该狠狠批评学生,应安慰他,否则他以这种心情怎么能考好试?师生之间的感情很可能毁于这种失态的教育。教师是凡人,但每当发生令人生气的事情时,教师应该比学生更理智、宽容,把胸中的“气”沉一沉,把心中的“火”压一压,因为失态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如果教师能好好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心与心之间一堵无形的墙就会被消除,师生情就会在这里建立。
“共情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适时适度,因人而异,利用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教育往往要比专门的教育更具说服力,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有一次,笔者所在班级排座位,学生先在教室外站排,站在前面的差不多就会被安排在前排,于是很多学生推推搡搡,缩在后面不肯走出来。事情虽小却反映出学生的一种从众心理。
面对这一情况,笔者觉得自己很失败,于是便请学生回到原来的座位召开班干部会议,对刚才的现象进行分析,请班干部实事求是地反省害怕坐前排的深层原因。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后排可以做小动作,可以偷懒,老师看不见。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说:“这是同学们在学习上的表现,如果在人生道路上也是这样一种心理,那这个人一生还会有什么建树呢?”
笔者趁热打铁,给学生他们讲了一个教授的实验:教授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之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在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对后面的座位情有独钟。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讲完事例后,我们接着排座位,学生一反常态,推推推搡搡的现象不见了。座位排好后,笔者语重心长地说:“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
现在想想,这种现象跟培训中反映出的“共情”表现相似,看来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一切的教育智慧皆酝酿并诞生于“我”。个人的教育史寓于教师留下的让学生评说的故事中。有了这些极具情韵的故事,生活在校园里的师生如浴冬阳,如沐春风。这些有意义的、值得回味的人或事为一代代人的成长汇集了必不可少的生命元气,供应了源源不绝的生命能量。时间长了,这些故事就化为了校园精神,成了学校文化。
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在于远、近、高、低。走向远方,要选准就近的目标;既要有顶天的呼吁,还要有立地的选择。佛家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要有和圣贤看齐的决心,而且有信心和圣贤看齐。当然,有宏大的抱负这很重要,但是还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做别人所不能做的,忍别人所不能忍的。
“心灵因细腻而伟大。”一颗高尚善良心灵的诞生离不开对细节的关注。关心每一片落叶,感受每一缕微风,欣赏每一丝微笑,记住每一个忧郁的眼神是善良的开始,是走向高尚的第一步。
总之,这次学习使笔者受益匪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一个富有爱心、勇于创新的中职班主任是笔者毕生追求。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