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卉,曾昭婵(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阳市观山湖区550081)
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黎慧卉,曾昭婵(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贵阳市观山湖区55008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更好的监控环境质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构建完善的环境与质量管理体系等工作十分的重视。对于环境检测工作来讲,最为重要的是对数据质量的监测管理,要想能够更好的保证所获取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准确性,同样的也就对环境监测治疗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就有必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本文主要是从现阶段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对于建立完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些问题以及建立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一些优势等方面入手,希望能够为政府的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
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检测质量是保证监测工作客观、公正以及科学的重要支撑[1]。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对于环境监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监测领域的不断扩大,环境监测工作开展难度也在逐渐的上升,监测工作任务也变得日渐繁重。在这种背景下,也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的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来达到对环境质量进行检测的目的与效果,发展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监测质量,保证监测工作走向标准化与科学化[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同时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增加,对于构建完善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是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支撑,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样也就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保证环境保护工作中涉及数据的准确可靠,以这一类的数据指导环境监测的结果,保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的开展。总而言之,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各级主管部门应该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更应该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体系的建设[3]。
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来讲,我国相关部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各级主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与管理办法,通过这些管理规定与管理办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职责以及管理机构的经费保障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相关监测人员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逐步的构建以技术培训、质控考核等为主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但是,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部门环境保护执行机构对环境检测工作的理解以及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环境保护工作指手画脚,甚至通过行政权力干预环境监测工作,对于监测中所提出的数据不重视,甚至私自变更数据,这样也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机构的独立性,同时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也造成很大的伤害,影响环境保护工作政策的制定。
2.2质控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环境监测来讲,开展该项工作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环境监测的相关技术指标、质控范围来看却是与现在的环境监测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滞后问题。而且,在环境监测工作来讲,其在信息化应用和标准物质的开发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绩效比较差的重要原因[4]。
2.3监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对于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来讲,其中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管理人员依然是比较少,所以说能够深入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人员就更加的少。除此之外再加上一些岗位人员的调动比较频繁,系统中的工作人员很多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而且由于大多数管理人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专业素质低、技术能力不过关以及管理经验的匮乏等问题,这也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4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国内在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中的相关要求依然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健全,并且缺乏专业。完善的体制机制引导,比如说,为数不少的环境监测机构依然没有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说设置了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但是部门人员比较少,难以满足该工作的需要,或者说是在管理机构内部存在着一定的职能交叉问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做的不够完善,这样也导致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5]。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在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所执行的规定是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所颁布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该执行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所以应该尽快的对该法规进行完善,并且着手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建立具有规范性的行业指标来提高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6]。作为省环境监测站来讲,应该加强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以及标准方面入手,制定规范化的检测数据要求,保证环境质量检测的独立性方面着手,逐渐的推行标准化建设,有效的保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3.2提高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人员素质
质量监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人员素质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中应该注意选择一些专业技术能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并且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7]。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的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于省总站来讲,应该积极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技能培训,及时将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相下属监测中心传达,并且积极的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本系统监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8]。
3.3规范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以及方法标准时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工作来讲应该通过逐步完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技术规范体系。完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来看,应该适当的增加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并且同时应该注意对国际上相关先进设备的引进,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作为省总站,更应该注意加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并且通过技术、设备的引进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并且通过制定具有一定规范意义的规定或者是文件来对本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作出规范[9]。另一个方面来看,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出台、制定完善的检测仪器设备以及技术审核制度,对于一些新投入市场的设备与仪器不能完全的依赖厂家解决问题。因此应该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标准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作为省级环境监测总站来讲,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制定完善的技术审核制度,对于与工作相关的仪器进行检验或者是校正,对于仪器规定使用方法与实际使用方法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现在,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不仅要尽可能的避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外,同时更应该注意的对人为破坏的管理工作。这样也就要求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只有通过健全完善相关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1]柏仇勇,胡冠九,袁 力,等.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4):1~4.
[2]秦祖殿,罗 秋.浅谈实验室能力认可对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Z1):92~93.
[3]林 娜.探究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1348.
[4]李晓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经验探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3(6):105~107.
[5]吴 迪.浅谈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8):307.
[6]夏 新,刘 伟.中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之我见[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1):3~5.
[7]薛清华.试析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科学时代,2015(8):294.
[8]翟美华,李 妍.实验室认可是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4):79~80.
[9]杨翠英.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105.
X830
A
2095-2066(2016)20-0015-02
2016-6-29
黎慧卉(1983-),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及环境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