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清真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6-03-20 21:39:24李明伟李福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穆斯林一带一带一路

李明伟,李福泉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清真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李明伟,李福泉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进而给国内清真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但也面临众多挑战,存在许多问题。新时期,中国清真企业要以西北地区为中心,食品业为核心,通过多种途径,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清真产业迅速发展。

“一带一路”;清真产业;中国;伊斯兰教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众多方面,经济建设是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清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同时清真产业的不断发展又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中国发展与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等穆斯林聚居国家的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也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1]中国清真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应该有明确的定位,要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和地缘优势,积极融入这个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升级。

一、清真产业的内涵和概念

中国清真产业主要分布的西北部地区,不仅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而且与周边国家的穆斯林信仰相通,习俗相近。清真产业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植清真产业的发展。然而,清真产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范畴,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阐述。必须首先厘清清真产业的定义和范畴,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

“清真”一词,在汉语中意为纯真朴素、真实自然。在中国,回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都十分崇尚清真。“清真”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其含义是“洁净无染”“至情至真”。《世说新语》中曾写“山公举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2]明末清初,“清真”一词的含义出现变化,伊斯兰教的经学家用“清真”一词表示宗教的“清高真切”。其他宗教也有以“清真”命名宗教寺院的,如道教的“清真观”、开封犹太会堂“清真寺”等。后来,伊斯兰教逐渐借“真”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存在,无所比拟。简而言之,清则净也,真则不然,净而不染,就是清真。[3]

随着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的发展,“清真”成为中国穆斯林显著和重要的标志。“清真”成为对中国穆斯林特定的词汇,伊斯兰教的寺院被人们称之为“清真寺”,“清真”一词被赋予新的含义:“清”指真主清净无染,“真”指真主独一真实。在中国,“清真”的内涵不仅指符合伊斯兰教法的饮食,还与其他行为和思想密切相关。有的学者从文化视角提出,清真文化包涵精神、行为规范、物质三个层面。[4]目前在国内,人们通常把与伊斯兰教相关的产品称作“清真产品”,把与此相关的产业称作“清真产业”。

西方经济学中“产业”的含义,一般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生产具有一定替代关系的同类属性商品的生产者的集合,具有共同特性的产品(服务)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产业的基准。[5]由于清真产业的特殊性,它并不等同于西方产业经济中的定义。清真产业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概念,缺乏一个权威的范畴界定。有的学者从产业体系视角出发认为,清真产业是以清真食品、清真餐饮和穆斯林用品为主的产业体系。[6]有的学者则是从清真产品的定义推导出清真产业的定义,认为清真产品是指符合伊斯兰教法规定及穆斯林生活习俗而生产、加工、经营的各种产品的统称,是具有清真性质的各种产品。故而,清真产业以清真食品、保健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主,还包括清真饮食业、清真批发零售业等行业。[7]

这些定义虽然角度不同,但存在明显的共性,都认为清真产业必须符合伊斯兰教法。通常而言,从狭义上讲,清真产业涵盖清真食品和日用品等领域;从广义上讲,只要符合“清真”实质的产业体系,都可以被看作清真产业,具有清真的属性,是穆斯林信仰和生活方式的载体。中国清真产业主要集中在食品业和穆斯林用品两个大领域:食品业主要有粮食加工、餐饮业、奶制品、清真饮料、小吃、糕点、肉食品加工、营养保健食品、调味品;穆斯林用品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伊斯兰风格铁艺、拜毡、日常洗漱用品、化妆品)、服饰(服装鞋帽、坎肩、盖头、围巾)、装饰品(手工艺品、小饰品)。饮料与食品是清真产业的核心内容。当前,全球清真食品市场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在整个国际清真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为67%,而在全球食品开支中则占17%。据估计,这个数字会以7% 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上升,至2018年可望达到1.63万亿美元。[8]由此可见,国际清真产业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清真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经济建设。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涉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经贸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利器,双边关系的‘压舱石’”。[9]“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国内清真产业与伊斯兰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有利于形成地缘经济新格局,推动国内清真产业与全球市场的融合。

世界穆斯林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非穆斯林消费群体的增加,推动国际清真产业蓬勃发展,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据皮尤研究中心报告,2010年,全世界有15.7亿穆斯林,占据世界人口的22%。世界穆斯林人口年增长率为2.9%,高于世界人口2.3%的平均增长率。世界穆斯林人口预计在未来20年增加约35%。[10]庞大的穆斯林人口意味着全球存在一个规模和潜力巨大的清真产品市场。马来西亚清真产业促进署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球清真产业产值已超过3.2万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增长至6.4万亿美元。其中清真食品业占全球清真产业的35%左右,在人口约90%为穆斯林的中东国家,超过80%的清真食品依赖进口。预计到2050年,全球食品总需求量将比目前高出70%~100%。[11]世界穆斯林人口的增加和“一带一路”开放格局的深化,给中国清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全球穆斯林的食品、药品和饮品等行业必须符合清真认证,这是穆斯林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正因为如此,清真往往是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代名词。清真饮食在中国民俗化的过程中,具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是穆斯林的“民族饮食”,另一方面是“社会(公共)饮食”。清真饮食不拒绝任何民族的消费者购买和享用,说明其具有公共性。正是民族性和公共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清真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12]在清真产业中,穆斯林是清真产品的直接消费者,而广大的非穆斯林是间接消费者。非穆斯林对清真食品的信任拓展了清真产业的市场需求,造就了这一行业的美好前景。[13]当今世界,穆斯林主要集中在中东、南亚、东南亚和北非,这些地区分布着多个清真产品的消费国,对清真产品有十分旺盛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给国内清真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中国清真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经贸交往更加密切,清真产业必然成为合作内容之一。2015年9月,第七届中国回商大会在吴忠召开,7000多名国内外嘉宾走进吴忠,1000多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会,共签订各类项目协议115个。[14]此外,2015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商品展,2015中国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交易会以及2016首届国际清真产业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推动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14]

此外,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国家信仰相同,文化相通,有着天然优势,有利于中国穆斯林民族特色产品、民族文化艺术品、清真系列产品、轻纺产品、牛羊肉及其加工产品、穆斯林药材产品、民族文化艺术品等出口伊斯兰国家。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聚居于西部五省,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带就在西部五省。无论是中国对外的文化交流,还是“穆斯林经济”给中国穆斯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5]中国清真产业面临发展新时机,要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清真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中国清真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清真产业取得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种类多样化,解决了部分穆斯林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中国清真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向国际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阻碍中国清真产业开拓全球市场的步伐。

目前,中国清真产业分布和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在西北地区,清真产业呈现片状分布,而在全国其他地区主要是星状分布。清真产业主要集聚西部地区,而资金、技术和人才主要分布沿海地区。中国最大的清真食品出口省市为广东,有110多家企业;其次为江苏(50多家)、北京(30多家)和福建(20多家),而穆斯林聚居的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清真食品出口企业却寥寥无几。[16]不仅如此,中国清真产业的出口规模还比较小。2014年5月到2015年9月,中国与新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清真产业占据份额同比增加约16%,[17]但中国清真产业的贸易额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1%。在清真产业中,主要集中在食品行业,日用品行业发展缓慢,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

第一,企业规模小,经营比较分散。在中国,清真企业大多规模小,且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它们以追求附加值为主要盈利手段,产品以粗加工为主,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大型企业的缺失意味着无法带动整个清真产业,难以形成一种规模优势,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必然步履艰难。

第二,缺少名优品牌,国际知名度低。品牌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最有效途径。中国的清真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受地区经济、地理位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使其很难树立名优品牌。目前,中国具有国际实力的清真企业很少,这是中国清真产业迈向世界市场的重大障碍。

第三,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清真认证困难。生产标准化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国清真产业生产工艺无法达到标准化生产,而且生产规模不统一,国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清真标准。大部分企业都是依靠传统的经验生产,缺乏清真认证和知识产权注册保护意识,[18]12严重阻碍了中国清真产业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如果自己缺乏清真认证标准,会出现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而面对多次认证的情况,无疑将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四,创新能力弱,市场监管难。中国大多数清真产品过于依赖人工技能,缺乏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穆斯林群众对清真产品在质量上和品种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国家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在市场监管工作中缺少法律依据,导致对清真产业监管力度不够,很难实现长期、有效、规范的管理。

总体而言,中国清真产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清真产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对其形成了严重的制约,使其既无法有效扩大国内市场,短期内也很难真正走向国际市场。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清真产业发展的途径

中国清真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抓住“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众多伊斯兰国家,为中国清真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际,中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消除清真产业发展的障碍。

(一)构建国内外清真产业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走出去”

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举办了“青海清真食品用品国际展会”“‘一带一路’战略下清真产业国际化发展与投资论坛”等活动,建立了一系列与清真产业相关的网站。在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充分发挥西北地区的地缘和原材料优势,利用东南部信息、物流和技术优势,通过展会和论坛等宣传平台,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让更多的国外企业“走进来”,国内的清真企业“走出去”。此外,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流,积极打造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北非穆斯林清真产业的合作项目,通过展会和论坛等多种平台,使中国清真产品获得快速发展。

(二)推动产品多元化,创名优品牌

中国传统的清真产业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食品行业。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清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开发不同种类的清真产品,逐步建立完整的清真产业体系,为中国清真产业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和国际展会、论坛的平台,打造中国清真产业的名优品牌,塑造名牌形象,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东风,把中国清真产业推向世界舞台。

(三)健全清真产业的认证体系,实现生产标准化

清真产业是经济性和社会文化性的统一,所有的清真产品都必须符合伊斯兰教法、社会观念和文化的要求。在国内建立清真认证体系,消除穆斯林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顾虑,是清真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中国清真产品要走向国际,就必须建立严格的产业标准。实际上,获得国际清真认证是中国清真产业走出国门的必要前提。2008年,中国成立了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并与沙特、马来西亚、埃及等7个国家的认证机构建立了互认合作关系。今后,中国应建立和完善国内的清真标准体系,统一地方认证标准,并积极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以便中国的清真产品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四)企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科技含量

“一带一路”战略使中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出现更多的资源互换和资本流动。清真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必须通过市场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但中国清真产业呈现“小、弱、杂、散”的特点,大多沿袭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方式,利润空间较小,企业资本积累的速度缓慢,影响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使得很多企业技术相对落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中国清真企业必须扩大企业规模。此外,由于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种类要求更高,中国清真企业需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才能满足世界各地穆斯林的多样化需求。

(五)政府大力扶持,鼓励企业重组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合作的系统战略,政府是中国清真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坚强后盾。政府要大力扶持清真产业,在税收、土地、金融等领域积极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合并重组,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清真企业集团,从而提高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政府也要支持清真产业建立国际贸易网络,将国内的清真企业纳入全球电子商务,实现全球清真产业贸易信息化,根据收集的信息了解市场动态,明确清真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方向。

(六)学习马来西亚清真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

马来西亚是位于东南亚的伊斯兰国家,虽然其穆斯林人口远远比不上印尼、巴基斯坦等大国,但在世界清真产业方面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着明显优势,尤其在食品行业,马来西亚发展成绩显著。[18]11多年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项目,对种类不同的清真企业进行援助,还在国内建立了很多清真园区,在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市场开发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来西亚经过不断努力,建立了一套清真认证体系,并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得到了广泛推广。时至今日,马来西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清真产业发展中心,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中国要发展清真产业可以借鉴马来西亚的发展模式,加强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涵盖的南亚、东南亚、中亚、中东、北非和东非地区生活着大量的穆斯林,对清真产品有庞大的需求。同时,清真食品具有安全、纯净、绿色的品质,也得到广大非穆斯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中国清真产业开拓世界市场的潜力很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清真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贸易总量不断增长,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空间。伊斯兰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普遍显示出极大的兴趣,中国的清真产业受到了这些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穆斯林人数达到了两千多万人,他们在宗教和文化上与世界各地穆斯林相近,具备发展清真产业的众多优势。可以说,没有中国穆斯林的广泛和深度参与,中国清真产业的发展难以想象。中国西北地区由于穆斯林聚居,且有原料优质、成本低廉的优势,将是中国发展清真产业的主战场。中国清真企业要依托中国制造业实力,积极与国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长远而言,中国清真产业的发展将提升区域经济建设和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总之,中国清真产业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95.

[2] 刘义庆.世说新语[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21.

[3] 沈再新.传承与固守:当代散杂居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2:209.

[4] 杨文笔,李华.回族清真文化论.青海民族研究[J].2007(1).

[5] 范金,郑庆武,梅娟.应用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

[6] 高树枝.西部大开发助推宁夏清真产业发展[EB/OL].(2015-07-26)[2011-04-07]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21637 3/14333927.html.

[7] 高晓勤.宁夏清真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3).

[8]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马来西亚:进军穆斯林消费市场的门户[EB/OL].(2016-01-04)[2015-08-15]http://www.musilinshipin.com/world/7417. html .

[9] 韩嘉炜.“一带一路”推动独具特色的中国外交[N].社会科学报,2014-12-25(4).

[10] Aisha Stacey. The Population of Muslims[EB/OL].(2016-01-02) [2013-03-08].http://knowingallah.com/en/articles/the-population-of-muslims/.

[11] 谢佳君.借“一带一路”东风,清真产业“杨帆出海”[N].金融时报,2015-05-21(4).

[12] 葛忠兴.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理论与对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91.

[13] 王建宏.国际化的角力场-宁夏清真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上[N].宁夏日报,2013-09-03(1).

[14] 崔国强.第七届中国回商大会在宁夏吴忠开幕[EB/OL].(2016-01-05)[2015-09-08]http://www.ce.cn/xwzx/gns z/gdxw/201509/08/t20150908 _6428693.shtml.

[15] 马宁.借势新丝绸之路,推动清真产业走出去[EB/OL].(2015-11-23)[2014-08-02]http://www.2muslim.co m/forum.php?mod=vi ewthread&tid=594040,2016-01-05.

[16] 魏红欣.借力“一带一路” ,宁夏盯上全球清真产业大商机[EB/OL].(2016-01-06)[2015-09-09]http://finance.cnr.cn/jjgd/20150909 /t20150909_519816540.shtml.

[17] 黄伟伟.“一带一路”战略下清真产业国际化发展与投资论坛举行[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5-09-12(A01).

[18] Che Mohd Zulkifli Che Omar. Challenge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Halal Products in Malaysia[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usiness, 2013(3): 12.

[责任编辑:焦玉奎]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Halal Industry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LI Ming-wei, LI Fu-quan

(Institute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9, China)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ies clos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reas of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West Asia, North Africa and Eastern Europe.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trades br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new impetus to domestic halal industry as well as many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the new period,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supposed to take Northwest areas as the center and food industry the core, take a variety of methods, firm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halal industry.

“The Belt and Road”; halal industry; China; Islam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4.024

李明伟(1990-),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伊朗与以色列双边关系研究。李福泉(1978-),男,甘肃兰州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从事伊斯兰教和中东史研究。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伊斯兰教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2015ZD003);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伊斯兰教对‘一带一路’战略影响研究”(2016C024)阶段性成果。

F062.9,B968

A

2095-0063(2016)04-0110-05

2016-03-25

猜你喜欢
穆斯林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环球时报(2018-03-22)2018-03-22 04:13:56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环球时报(2017-08-25)2017-08-25 14:07:07
美国穆斯林群体探析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4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专用汽车(2015年4期)2015-03-01 04:08:45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
揭开穆斯林餐厅的面纱
餐饮世界(2014年2期)2014-03-28 0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