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可靠性管理深化应用探讨

2016-03-20 21:12:57阳晓东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湖北荆州434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可靠性电网管理工作

阳晓东(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湖北荆州434000)

基于电力可靠性管理深化应用探讨

阳晓东(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湖北荆州434000)

本文分析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现状,讨论了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提出进一步深化电力可靠性管理应用的措施,从而使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真正服务于电力生产。

电力;可靠性;深化应用

前言

近年来,在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及各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得以不断发展,可靠性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断认识到可靠性管理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我国电力可靠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电网相对薄弱,电源建设相对滞后,电力可靠性管理需要通过生产实践,电力生产工作也需要使用可靠性管理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给予指导,这也是电力可靠性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目标所在。电力面临改革,电力可靠性管理如何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作用,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是电力企业中各级领导、专业工作者乃至广大民众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 全过程、全方位的生产管理模式难以实现

当前可靠性管理体系中,尽管各级电网企业均设置了可靠性分管领导、在安质部门设置了分管专责,同时各部门也明确了工作联系人,但在现有生产管理组织模式下,可靠性管理机构建立后是否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各单位的情况差异较大。

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加。可靠性管理要求全员参与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电力生产,涵盖设备规划、设计、选购、建设、运行、维护、检修、技改大修一直到退役报废的寿命周期全过程,几乎涉及到电力生产的所有部门。在整个过程中,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受到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直接影响,除了需要可靠性管理机构去协调以外,还需要各相关部门通过规范专业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等手段来支持解决。所以,要建立行之有效且真正发挥作用的可靠性管理体系,同时要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定期分析会商、通报考核、表彰奖励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

1.2 指标考核对电网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考虑不充分

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不充分。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电力设备和电网规模方面有着很大差距,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电网可靠性水平相对较低。加之一般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都不太理想,电网设施会面临更多的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冲击。如果不考虑这些实际条件而片面追求高指标,企业难以完成指标考核,在短时间的压力下,数据会有失真的可能,电网的运行状况得不到真实的反映,这样不但会浪费人力财力,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适当降低一些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可靠性管理要求,使其发展水平和电力可靠性考核指标相适应,个别较落后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甚至可以只对可靠性数据进行统计而不考核,在掌握电网运行的真实情况之后,再针对这些地区的薄弱环节进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电网、设备管理水平。在其电网发展水平提升到适当水平时,再逐步将可靠性指标纳入统一考核,推动可靠性管理水平提升,从而为电网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3 相关信息系统和可靠性系统数据的相互独立

目前,能够反映输变配电设备寿命、运维检修、停送电等信息系统包括:运检部门的生产管理系统(PMS)、调控部门的调度系统(OMS)及能量管理系统(EMS)、营销部门管理的用采信息采信系统,和统计分析可靠性指标的可靠性系统。如何将这些系统数据统一、整合,实现可靠性基础数据、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减少企业员工日常工作量,是目前电力企业可靠性管理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2012年起,国网公司组织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上述系统数据进行整合,但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系统基础数据不统一不规范、各专业信息系统侧重的工作不同,各厂家的程序源不同,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还无法完全做到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深层次的实用化。要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着力解决各业务系统具体工作上存在的具体偏差,统一标准规范:①一是统一基础台账,要对各专业所需的字段进行规范,如:供电可靠性系统计算有线段的概念,而提取用户停电数据的用采信息系统,就较忽视“用户所在线段”这一基础信息,给相关停电信息的判断、逻辑分析以及指标计算带来不便。目前正开展的“营配贯通”就是各单位、各部门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②统一数据维护要求,如果各系统数据采集的时间要求不一致,将会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带来影响,同时会影响实时指标的展示的准确性,所以,在国网公司层面应综合统筹,对各业务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做出要求,同时加强系统数据检查维护,提高数据质量。③统一部署系统设备。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涉及的系统、厂家包括终端采集设备非常多,中间部署的数据接口、转换程序非常之多,应进一步加强统筹,理想状况是所有系统都基于一个平台开发,减少中间接口程序过多带来的数据丢失或错误数据,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真正实现各系统间数据同步、信息交互、自动采集、集成展示、数据共享、深度挖掘等功能。

1.4 可靠性研究成果的应用工作得不到良好开展

在电力可靠性方面的多年积累中,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在发电系统、配电系统、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同时,电力企业也迫切需要可靠性技术的支持。

这一矛盾的解决,单独的企业是难以完成的,更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机构加以支持,制定出统一的工作规范和行业标准,从而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这项任务最好的牵头机构是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使行业部门和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使电力企业的应用和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成果相结合,以提升电力可靠性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2 进一步深化可靠性管理工作

2.1 必须满足电力可靠性工作的基本要求

电力可靠性工作的基本核心是基础数据、运行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后期的分析会商、整改提升等工作,都取决于可靠性分析能否准确地反映电力设施的真实状况,这是电力可靠性工作的开展及深化的前提;要充分利用现有各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确保及时准确;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各专业要各司其责,严格执行相关工作要求,逐步消除“重指标排名、轻过程管控”等现象,要严肃处理日常工作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行为,不断夯实可靠性管理基础。

2.2 深化可靠性分析应用,实现目标管理

实施可靠性阶段分析。每月、每季开展一次分析,这种简单分析,能够及时将信息提供给可靠性管理相关部门,同时也可全面把握指标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动态跟踪。

开展可靠性深层次分析。每半一次,针对大量的可靠性基础数据、运行数据开展分析,结合数据、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并量化电力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大量统计数据信息须准确无误且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是深层次分析的前提;而可靠性管理人员熟悉电力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了解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是工作的基本要求。

组织可靠性管理分析。每年一次,结合可靠性指标完整情况,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性更深层次分析,对专业管理提出要求,提出进一步优化提升电力可靠性指标途径的合理方案。

2.3 开展输变电系统可靠性管理工作,实现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目标

输变电系统可靠性作为一项新的可靠性工作内容,是随可靠性管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产生的。在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停运组合模型,综合电网停运事件统计评价,有效地分析电网的安全性水平,逐步形成输变电系统可靠性。国家电网公司已初步完成输变电系统数据收集、统计、信息系统应用分析工作,需要继续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改进措施,向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向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过度。

2.4 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可靠性管理模现樟式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从系统、设备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改造、维修、报废、更新的全过程管理。

对电力系统来说,在总成本中,设备故障引起的损失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在设备选型时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因素并将其转换为成本差异。LCC管理可以把可靠性管理的重点前移到基建采购及规划设计阶段,从设备寿命的整个周期内考虑设备可靠性对其寿命周期内成本的影响,把可靠性管理工作从一开始就做到位。LCC整个周期的考虑能促使设备制造厂商加强对其产品可靠性能的跟踪与反馈,推动可靠性评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在产品设计研制过程中的设备可靠性能。

2.5 强化人们对电力可靠性的认识

目前,在普通民众甚至电力从业人员中,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力可靠性的重要性,尤其对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的特性认识不足,将可靠性管理工作视为电力可靠性相关人员的责任,常常待事故发生后再追溯可靠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漏洞。

供电企业要将电力可靠性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让可靠性的概念深入人心,并把握可靠性管理的宣传力度。只有全员参与,精心筹划,使人们关注可靠性管理,营造人人关注的大环境,才能深入开展可靠性技术的研究,提高企业对电力可靠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兴趣,各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保障,始终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保持在较高水平。

3 结束语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正迈向智能化、坚强化的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智能化、坚强化电网,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性选择。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为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效益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已发展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近来,我国对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开启了电力可靠性管理深化应用的先河。

[1]陈铭君.电力可靠性管理深化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6):273~274.

[2]高景华.进一步深化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J].宁夏电力,2005(2):29~30.

[3]李 丽.浅谈电力可靠性管理深化应用[J].科学之友,2013(12):90~92.

TM73

A

2095-2066(2016)15-0096-02

2016-5-10

猜你喜欢
可靠性电网管理工作
穿越电网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上海质量(2019年8期)2019-11-16 08:47:46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5:06
电网也有春天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2
电网环保知多少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电测与仪表(2015年6期)2015-04-09 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