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模式研究
——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

2016-03-20 21:34:39张笑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薪酬管理薪酬阶段

张笑秋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模式研究
——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

张笑秋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教学的进程为主线,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薪酬管理”课程为例,构建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模式。在课程导入阶段,同时引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课程展开阶段,先实施理论教学,后实施实践教学;在课程复习阶段,以实践教学总结理论教学,使两类教学同时得到完善。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互动模式;“薪酬管理”课程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关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有效开展专业教学的关键[1]。实践课程一般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独立的实践课程,没有理论课程与之对应,如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二是与理论课程对应的实践课程,该类课程一般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其课程安排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当同一门课程既设置理论教学又设置实践教学时,二者如何互动,以合理利用教学时间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此类课程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构建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模式应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为前提。因此,本文根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理论关系,以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薪酬管理”为例,按照课程教学的阶段,尝试构建同一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度与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分析

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是教师讲解与传授知识、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2]。实践教学则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的地位,通过高智力投入、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有目的的现场体验,理解知识、发展技能、提升能力[3]。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涵来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目的存有差异。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宗旨,实践教学则以运用知识、发展技能与提升能力为目的。第二,教学方式不同。理论教学更多使用课堂讲授的形式传授知识,实践教学更多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的方式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第三,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教学中具有不同的地位。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实践教学中则居于指导地位;学生在理论教学中是接受知识的一方,在实践教学中则位于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存在差异的同时,还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理论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是对实践的高度抽象,可指导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本身应该而且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作为知识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可为完善理论与理论教学提供良好契机。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异要求同时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要求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课程教学中同时关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因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应先开展理论教学,再开展实践教学;因实践教学是完善理论教学的契机,故应从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完善实践教学的同时完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这一联系在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体现。

2 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模式构建

2.1 课程导入阶段:同时引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联系要求在课程导入阶段,同时引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时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程中,一般先展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第一次课,可视为该门课程教学的导入阶段。在引入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体系与逻辑关联时,应同时引入本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方法与进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引入,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与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逻辑关联,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联系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归纳、深化与运用理论知识,为保障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在第一次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首先厘清本门课程的内容与逻辑体系,再安排实践教学。本门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薪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薪酬管理的重要决策。其中,薪酬管理的基础理论包括薪酬与薪酬管理、战略性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的重要决策包括薪酬体系决策、薪酬水平决策、薪酬结构决策与薪酬管理政策决策[4]。薪酬与薪酬管理、战略性薪酬管理是本门课程的基础,解决什么是薪酬、什么是薪酬管理与为什么学习薪酬管理等基础性问题。薪酬管理的重要决策是薪酬管理课程的核心,解决怎样实施薪酬管理这一重要问题。

在介绍完课程的理论体系后,随之安排本门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内容、形式、方法与进度。实践教学要求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课程教学大纲出发,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是掌握薪酬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初步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薪酬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对实践教学结果的要求,如内容的完整性、匹配性与表达的规范性等。内容应选择课程中具有操作性且又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薪酬管理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是为某一公司或某一岗位类型设计薪酬制度,薪酬管理的基础理论应内化在背景与设计思路里。从目前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工程训练、实训、社会调查与课程设计等,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与课程特性匹配的形式。在薪酬管理课程中,应优先选择课程设计式,以设计某一个公司或某一职位类型的薪酬制度为主题。方法主要有三种:个体完成、分组完成或二者结合,选择个体完成与分组完成相结合的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作为优先选择的一种方法。进度安排的重点是实践教学如何与理论教学配合,一般是完成理论教学后,随即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2.2 课程展开阶段:先实施理论教学,后实施实践教学

在课程导入阶段后,将进入课程教学的主体阶段——课程展开阶段。不管是根据我国的朱子读书法,还是根据美国的加涅学习阶段理论,知识的获得均先于实践[5]。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显示:实践教学需要理论教学的指导。故在课程展开阶段,应先实施理论教学,再实施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讲授某一理论知识后,随即实施相应内容的实践教学。

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的展开阶段,讲解薪酬管理的基础理论后,安排、指导学生分组并构建拟建立薪酬制度的背景。在学习薪酬体系的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根据本组构建的背景,结合学生的特点,建议选择对实践经验要求相对较低的职位薪酬体系,进行标杆职位的职位评价,并建立职位等级结构。在讲授完薪酬水平的理论知识后,安排、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中有关岗位的薪酬调查,结合背景,选择薪酬水平政策类型,确定标杆职位的薪酬中值。在讲解薪酬结构后,指导学生将薪酬体系与薪酬水平结合起来,运用薪酬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立与背景一致的薪酬结构。在学习绩效奖励计划、员工福利与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管理后,指导学生设计基于岗位差异的薪酬构成、绩效奖励种类、员工福利种类与水平。在讲解薪酬的日常管理如预算、控制、沟通与支付后,要求学生反观本组已经完成的薪酬设计,判断本组设计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薪酬控制、是否考虑了更具激励性和有效性的薪酬沟通与支付。薪酬预算在学生初次设计时,可直接规定总量,由学生根据薪酬管理的目的进行分配。最后,在学习完薪酬制度的内容与撰写技巧后,要求学生将已经完成的薪酬设计转换为薪酬制度。

2.3 课程复习阶段:以实践教学总结理论教学,共同完善

一般而言,课程教学的最后两次课或一次课为复习阶段,在复习阶段,因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强化与巩固,也是检验理论教学的手段,故应以实践教学成果为基础,归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共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以学生提交的《薪酬管理课程设计》为例,该设计本身可能在思路、内容与表达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思路方面,作为初次设计薪酬制度的学生,极有可能思路不清晰,例如,不同部分存在混淆,内容与背景不一致,不同薪酬构成部分的依据略显凌乱,基本薪酬使用多种依据时,未进行有效整合,结果与步骤之间存在混淆。在内容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能是不完整,如缺少职位等级结构,导致薪酬体系与薪酬结构脱节;未考虑新进员工的定岗定级及其试用期薪酬管理,使薪酬制度存在空白。在表达方面,可能主要存在三类问题:用语不专业、表达模糊与排版不够美观。

实践教学成果本身存在的问题不仅可直接反应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间接反映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薪酬管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例,上述问题反映实践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安排不完善、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理解不完整甚至不准确等问题。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上述问题还间接反映了薪酬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对紧密联系的知识点的关联性讲解不够深透,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不够完整、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

针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提出完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对策,为后续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例如,上述薪酬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进度安排、采取多种指导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等途径得以解决。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强化知识联系点讲解、深透分析核心概念等途径解决。不同学生在完成实践教学成果时,存在的问题不同,据此反映的实践教学问题与理论教学问题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实践教学成果可以反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二者的共同完善提供契机。

3 结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中十分重要,二者的良性互动,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有差异又紧密的联系使二者需要互动,理论教学可以指导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检验理论教学的联系使二者在理论上存在良性互动的可能性。构建具体的互动模式还需要高校教学实践的探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理论关系运用在高校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中,要求课程导入阶段共同引入、课程展开阶段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课程复习阶段以实践教学总结理论教学并得到共同完善。这一互动模式可较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和与人合作、沟通等具有普适性的素质。

[1] 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27-128.

[2] 龙雪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再辨析——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5(18):79-85.

[3] 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1-64.

[4] 刘昕.薪酬管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 郑家青,于安.朱子读书法与加涅学习阶段论的比较研究[J].心理研究,2009(2):22-26.

(责任校对 龙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2.014

20160829

湖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6]400号);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师教研教改课题(J151211)

张笑秋(1978-),女,四川遂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12-0048-03

猜你喜欢
薪酬管理薪酬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10:07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我国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0:33:17
企业薪酬激励设计与分析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07:31:03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8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海峡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