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欢
文学的价值与语文教育的取向问题
赖欢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为语文。用这样简洁的表达来阐释语文这一门高深的学科,有一定的道理。它免去了不少对语文掉书袋式的玄虚,揭开了语文的神秘面纱,而且超越了宗族、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从最为一般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角度来界定语文这门学科。但语言文学,却一直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存在着。从李白、杜甫等等古代诗人的作品,到巴金、老舍等现当代名家名品;从《诗经》到汉乐府诗歌,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无一不体现着语文的继承性、时代性以及强大的文化交流功能。它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先人们一个机会去尽情设想他们后代的生活状况与生存样貌,同时它也为后人了解前人的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和依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成为了记录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载体,传承了厚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经久不衰的精神文明。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做好语文这门学问,这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遥望和畅想。
一
文学,总会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只存在于高高的象牙塔里才能够展现它的极致之美。而在现实生活中,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管它的内容和形象多么丰富,表现方式多么曲折,距离现实多么遥远,却总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历史和现实根源。这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文学。
当然,仅仅说明文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只是局部解释了“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而对于“文学为什么”即文学的价值问题却更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索。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价值”这两个字的意思。概括地讲,价值是一个揭示客观事物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关系范畴。而在一般性观念中,价值就是指事物的积极的作用。如果将“价值”的内涵带入文学中,那么文学价值就是指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它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形成,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一般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指出,文学价值主要指文学的主导价值、文学价值观以及文学的真、善、美价值。因此,就这个角度而言,文学既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而存在,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它对人类的品性、人格和人性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学价值根植于社会生活中,却用一种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它除了来自表现对象的价值外,还体现了艺术创造自身的价值和作家的社会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拿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寒夜》等作品来说,这是作者在特殊时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和所见所闻而创作出的包含作者自我内心情感和价值取向的文学作品。巴金先生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抒情风格表现了那个时代离散聚合的家庭故事。又如老舍的 《茶馆》,从旧社会开始写起,亦结束于旧社会。老舍用合乎艺术发展规律的方式,将他所熟悉的人物、时代表现出来,这便是他作品中的文学价值所在。由此可见,文学价值的创造离不开我们的现实生活,其价值内涵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传统的文本文学所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感悟,同时也是文本文学中所蕴含的最为真切的文学价值内涵。
曾经看到有人评论说文学很“酸”,说文学就只是做文学的人在那里穷酸,不切实际,只会赏花弄月、弹琴起舞,对于现实世界甚少关注。事实上并非如此。文学虽然存在于精神世界,在物质世界中体现较少;但是文学代表着一种思想,代表着一个文艺创作者自身的理念以及对个人的价值观的阐述。文学与其他艺术一样,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类观念领域的反映。它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能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现实生活。它随着人性情感的流露、写作主体精神的改变,进而深入持久地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好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的觉悟先知,也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看法和体会。比如我们从古代诗歌如《诗经》中的《风》、《雅》、《颂》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到现当代鲁迅先生的《药》以及巴金先生的《家》、茅盾先生的《子夜》等诸多作品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价值观,体会到他们对时代的认知。借助文学作品这一平台来达到回顾过去与正视历史的作用,岂又是所谓的“酸文学”可以达到的?也曾经听闻一些评论说,当代文学大多数都是属于无病呻吟这一类的,写作的目的并没有那么地强烈,纯粹只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对于这个观点,我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首先,我想借助《现代汉语词典》来解释一下“无病呻吟”这个词语,该词为贬义词,意思是没有病却要发出呻吟之声,以博得人们的同情。在文学中,比喻没有真情实感而强作感慨的言辞,意在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在我看来,在生活中装病、卖可怜相固然不好,而在文学创作上却未尝不可,只是需要做到正确地把握好这个 “呻吟”的“度”。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一文中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所谓不为‘无病呻吟’者即修辞立诚之说也,窃以为惟其能无病呻吟,呻吟而使读者信以为有病,方为文艺之佳作耳。……固文艺之不足以取信于人者,非必作者之无病也,实由其不善于呻吟。非必诚而后有能使人信也,能使人信,则为诚矣。”从读者的心理角度来看,文学作品可以进行适当的“呻吟”,这是因为文学和现实的生活判然有别,没有作家的“呻吟”,何来读者的响应与呼应?由此,我认为一个好的文艺工作者是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用合适的、恰到好处的方法作出适当的“呻吟”,这不仅是对情感价值的抒发表达,更是将文学作品以一种为人所接受的形式向读者诠释和展现出来。至于是否存在“无病”二字,则需要依据特定的读者和特定的时空维度来判断和确定。就此而言,文学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和流露,亦是对某种信仰的坚守。因此,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无病呻吟式的感叹,在于它表达的主题与内涵。换种说法,文艺无关乎理想主义,它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合理宣泄和表露。
然而,在当今这样的一个科技信息时代,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也在迅速地发展、壮大。专业人士对于影视和网络文学是这样进行解释的:“影”即电影,“视”即电视,影视文学是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的合称,它可以对生活作出高度综合的反映,能够运用形象思维和通过塑造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唤起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的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创造出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交叉点的艺术形象,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弥补了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不足,使文学在另一种更具有大众化和平民化的层面上有了更加确切的表现形式,也产生了其独特的并且具有更大的欣赏价值的艺术效果。从这个角度或者说这个层面上来说,影视文学对于文本文学的传播甚至是对于文化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对于全国人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为此,也近乎疯狂地出现了各种根据文本文学比如各种小说、话剧剧本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电影等等现象。说到这里,我想举几个简单普遍的例子来谈谈,《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历史题材小说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推广和迅速传播,《三国演义》不断地被改编拍摄为各种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究其好坏,我认为有着积极的影响。《三国演义》这样的一本古代著作,想要改编成为一部电视剧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样的改编不仅需要大量保留原著内容、保证该小说作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更是对于导演和编剧们“二度创作”能力的一种考验。但是《三国演义》电视剧版的出现因为是在遵循原著故事情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保留了其与文本作品的相似性和遗传性,同时也将这部文学作品原汁原味的气息完好地继承下来,从而使这样的一部剧从一播放出来就获得一众好评。这样的影视文学创作,不仅使《三国演义》这样的传统文学代表作更加地为人们所知晓,也深化了普通百姓对于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诸如曹操、关羽、诸葛亮、刘备等等的印象和感知,使之成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人物,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进一步促进人们对这部文学作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力地弘扬、传播了中华经典,推进了国民素质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倘若我们从这些方面来看的话,影视文学总体上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大众还是能够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的。再譬如说,一部描述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一部针对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平凡的日常生活而创作的,也是根据刘恒的小说而改编的电视剧,这样的剧也是非常地受人民欢迎。而它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是,它在剧里面所表达和所阐述的是一些普通老百姓以及他们内心的想法和社会认知,《三国演义》则是更加侧重地、有目的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一种传承和弘扬。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或者具有哪种特殊性,它们对于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有益的,也充分发挥了现代社会中新媒体对于文本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独特作用。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着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样,影视文学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渐渐地呈现出其对这个物质社会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它在将文本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视剧或者电影情节的时候,很难完全避免影视传媒的商业性。也就是说,某些影视作品的出现,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编剧和导演为了满足传媒公司的要求,也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在部分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中掺杂了个人情感私利,或者带有一定程度的低俗文化气息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著名作家曹禺的代表作《雷雨》,在改编为电视剧后,围绕着繁漪,着力刻画了一段纠结畸形的恋情。由此,一部高深雅致的情感诗剧在导演的偏颇定位下,变成了一部俗不可耐的言情剧。还有至今为止一直受议颇多的电视剧版的《红楼梦》,在导演定位不准、演员底蕴和演技不足等等原因之下,很多角色与原著有了明显的出入,甚至出现了一些荒谬的桥段,生生地把一部经典巨作改成了一部经受人们吐槽非议的 “吐槽大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又比如说林语堂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在经过电视剧版的改编后,个中内容也与原著大相庭径,编剧为了迎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观念和物质享受,将剧中人物形象作了较大变动,进行大量的删减、移植,好似将一个泥团强加在断臂的维纳斯之上,只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编剧的改编,使得在面对强敌的侵略之下,中华各族人民的奋力抗争变成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几家人之间私人恩怨的斗争与纠缠,将在那样的情势下不同人所产生的不同反映和人性需求的变化简化成几段看似精彩实则缺乏内涵的感情戏。这样的改编,带上了现代物质社会的钱臭味,沾染了当今时代过度追求文学的娱乐性、通俗性和大众性的“娱乐至死”的气息,失去了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厚重感,只会让人感到它的浅薄和庸俗。因而,从这个角度而言,部分对于文本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会降低文本文学的深度,忽略文本文学的价值内涵,同时也导致诸如“手撕鬼子”这样违背常理、过分浮夸的影视情节的出现,也容易误导观众,从而使文学的审美价值被掩盖,使人们无法正确认识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所在,进而使其不好的一面显现出来。由此看来,影视文学的发展,有利有弊,而究其程度之深,更待我们去摸索、去发现,而论其解决之法,则需要观众和制作方的共同努力。
二
对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我认为存在着诸多问题。应试教育这样的硬性选拔人才的方式,使语文教育掺杂了某种不该有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使很多人从小就有为了拿高分而学语文这样一种错误的意识,由此也导致语文教育中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成为一种应试训练。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高中课本里学过的戴望舒的 《雨巷》,作者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借助古典诗词的意境,“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成一个美丽忧愁的丁香姑娘,而作者自己也希望逢着这样一个结着愁怨的东西,因此,丁香姑娘就成为了愁怨的化身,同时也是哀愁,是一个象征的意象。本来是这样一个美好却充满淡淡的哀伤的让人迷醉的一个意境,在我们真正学习的时候,却是为了应试而背诵,为了检查而阅读,却忽略了其中的诗歌意境,没有达到文学的最初效果,丢失了中国文学最为本质的内涵和价值情感。再拿七年级语文课本中一篇外国短篇小说《安恩与奶牛》的教学来讲,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只是关注小说客观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之类的教学落脚点,却没有将《安恩与奶牛》这篇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所具有的人性美、道德美和灵魂美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挖掘,去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就是说缺乏了使学生自我带入小说情节中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和过程。这些在 “教”与“学”上出现的问题都是对中国文学和语文教育的发展不利甚至是不应该出现的!因此,我认为,当下的文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浅功利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是跟着教材走,老师存在着教学的盲目性,学生缺乏着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学习语文、学习文学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就是教师也存在着不知道自己教学的目的何在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语文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教学相结合式的教育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中也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具有充分自觉性和明确目标指向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文学教育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影响和指引作用!犹记得在詹艾斌老师在其所著的《生命与教育的方向》一书中指出:文学教育,具有显明的生命维度。即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文学教育,可以在他对生命的关注中,反观自己的生命变化,从而塑造出更具发展可能性的生命形态,这也是文学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文学自身的意义所在。因此,我希望每一个文学学习和研究者,能够逐渐在文学的世界里从黑暗走向光明,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舟,学会独自独立地走向彼岸,离开孤独,与真正的“文学”融合在一起,做一个有思想敢创新有胆识而且会做学问的人。
目前,我的一个强烈的发展意向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能够摆脱庸常、追求人格独立的教育工作者,也希望我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在名师的指点之中,在这所我喜爱的校园里渐渐成长,一步步地向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型语文教师的目标靠近,向成为一名未来的卓越语文教师的理想靠近,用自己点点滴滴的汗水促进自己梦想种子的发芽、开花和结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