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以烦执事”:一句漂亮的外交辞令
——兼与杨顺仪老师商榷

2016-03-20 14:17夏松平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秦伯王力末尾

夏 荷 夏松平

“敢以烦执事”:一句漂亮的外交辞令
——兼与杨顺仪老师商榷

夏 荷 夏松平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左传·僖公三十年》,讲的是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秦国和晋国包围了郑国,准备联合攻打郑国之前所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说秦退兵,使秦国和晋国内部发生了分化,从而改变了郑国的危险处境。《烛之武退秦师》刻画了烛之武的爱国行为和能言善辩的特质,无论记言或记事,文字都尽其妙,短小精炼而活泼生动,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不过,很多选本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以烦执事”的注释,不尽相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把它注释为:“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以下简称“教材注释”)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 (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2版)把它注释为:“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烦,麻烦。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以下简称“王力注释”)这两种注释具有代表性,对照起来看,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敢”的理解不同,一个方面是对“这件事”的处理不同。这些方面的不同,谁优谁劣,谁是谁非,争论已久,各执一词。

毋庸讳言,很多老师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涉及“敢以烦执事”,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王力注释比教材注释要好一些。例如,杨顺仪老师在2016年第2期的《语文学习》上撰文《再议“敢以烦执事”之“敢”》,就是这么认为的。他如是说:

把文中的“敢”理解为“怎敢”,而“怎敢”就是“怎么敢”,表反问。反问尽管是无疑而问,但也是问句,据此上述的译文就要在句末加一个问号,即“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译文却用了句号,显然不妥当。……

……就词不就句而言,前文烛之武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意思就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君有益。按照正常推理,“对人有益”,下文就要说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但接下来却说了一句“怎敢……”,意思是不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言外之意就是亡郑是一个费力不讨好之事,是火中取栗,对您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岂不是刚好与前面一句“有益于君”语意相左吗?前后句衔接不了,这显然是教材注释导致的句意脱节。

……原句前后可理解为“如果灭亡郑国而对您秦君有益的话,(那我就)冒昧地把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去管理)。”

读完杨老师的文章,笔者认为,他的说法很有典型性;但是,就我个人来说,他的说法着实让人不敢苟同。下面,笔者也想谈一谈自己对“敢以烦执事”的粗浅理解,以期抛砖引玉,达到能够与杨老师商榷的目的。

要想比较正确地理解“敢以烦执事”,笔者觉得,在杨老师的文章中至少有四个问题一定需要澄清。

第一,反问句的末尾就要用问号吗?

杨老师说:“反问尽管是无疑而问,但也是问句,据此上述的译文就要在句末加一个问号,译文却用了句号,显然不妥当。”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杨老师的武断之词,是不符合常识的。

查阅有关语文资料,无一不明确地告诉我们,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的语气缓和,可看作陈述句,末尾可用句号;语气较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例如:

(1)“哪能不想家呢。”说完,她眼圈红了。(《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语文基础知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4)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山狼传》)

古今汉语中,在反问句的末尾不用问号而用句号或叹号的例子,举不胜举。既然如此,那么教材注释把“敢以烦执事”的“敢”理解为“怎敢”,并在译文“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的末尾用上句号,并非“显然不妥当”。恰恰相反,这个句号充分表明教材注释既恪守了文言翻译要坚守“信”的原则,又考虑到了烛之武在秦伯的面前说话的语气因素。所谓坚守“信”的原则,就是在文言翻译中,不但要忠实于原文的现有词句,而且要忠实于原文的现有标点。显然,教材原文的现有标点是句号,那么教材注释的译文也应该是句号。所谓说话的语气因素,就是说话的口气。显然,作为弱国之臣烛之武,在强国之君秦伯的面前说话,语气缓和一点,不但是符合身份的,而且是合乎时宜的。总之,教材注释在译文的末尾用上句号,是非常妥当的。

第二,“这件事”在教材注释中是指 “‘亡郑’这件事”吗?

杨老师说:“‘怎敢……’,意思是不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前后句衔接不了,这显然是教材注释导致的句意脱节。”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杨老师的强加之词,是不符合事实的。

从直译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教材注释中的“这件事”,还是王力注释中的“这件事”,在原句中都是没有直接的对应之词的。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当是属于意译,被看作是“以”字的后面省略的宾语成分而补足出来的。

“这件事”是一个指示代词,它是指代什么事,教材注释并没有如王力注释那样确指“‘亡郑’这件事”。因此,如果说译文“不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造成了“前后句衔接不了”,那么这也不“是教材注释导致的句意脱节”,而是杨老师引用失误导致的句意脱节。

第三,“这件事”到底是指代什么事?

杨老师说:“原句前后可理解为:如果灭亡郑国而对您秦君有益的话,(那我就)冒昧地把亡郑这件事麻烦您(去管理)。”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杨老师的片面之词,是不符合常理的。

“这件事”是不是指代“‘亡郑’这件事”,不能一概而论。“这件事”到底指代什么事,要视如何理解“敢以烦执事”的“以”字而定。

在文言文中,“以”字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因为”,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以”;也可以理解为“拿”,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韩非子·难一》)的“以”,等等。在“敢以烦执事”中,“以”字也是一个关键词,可以理解为“因为”,也可以理解为“拿”。但是,必须清楚,把“以”字理解为“因为”或把“以”字理解为“拿”,关系到“这件事”到底是指代什么事。

如果把“敢以烦执事”的“以”字理解为“因为”,那么“这件事”应该就是指“‘亡郑’这件事”。试想,烛之武因为“‘亡郑’这件事”来麻烦秦伯,显然就是要说服秦伯放弃“‘亡郑’这件事”。毫无疑问,“亡郑”的益处唾手可得,一旦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这对秦伯来说,难道不是一件使人费事或增加负担的事吗?

如果把“敢以烦执事”的“以”字理解为“拿”,那么“这件事”就是指“‘夜缒而出,见秦伯’这件事”。试想,“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已是事实。半夜三更,秦伯或许正在运筹帷幄,或许正在觥筹交错,或许正在梦乡沉醉。然而,在秦伯志在必得、悠哉乐哉之时,烛之武拿“‘夜缒而出,见秦伯’这件事”来麻烦秦伯,显然就是要说服秦伯放弃“‘亡郑’这件事”。毫无疑问,烛之武深夜造访,打乱了秦伯的计划,影响了秦伯的心情,妨碍了秦伯的休息。这对秦伯来说,难道不是一件使人费事或增加负担的事吗?

至于之所以说译文“冒昧地把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或“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不符合常理,是因为“‘亡郑’这件事”是秦晋想要做的事,也是有益于秦伯的事,并不是烛之武想要做的事,也不是烛之武能“把”或能“拿”的事;再说,译文“冒昧地把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或“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虽然看起来显得比较客气,但是实际上显得很有火气:要之,过于直白的表述,少了那么一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意味。

第四,“敢以烦执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杨老师说“‘怎敢……’,言外之意就是亡郑是一个费力不讨好之事,是火中取栗,对您没有一点好处。”对此,笔者认为,这是杨老师的臆测之词,是不符合句意的。

“怎敢”的意思是“不敢”,而“不敢”的言外之意就是“顺从”。由此,“怎敢因为‘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或“怎敢拿‘半夜三更游说’这件事来麻烦您”的意思是“不敢因为‘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或“不敢拿‘半夜三更游说’这件事来麻烦您”,它们的言外之意就是“那我就顺从您‘亡郑’吧”。这与前面一句“有益于君”是紧密衔接的,它传达出来的信息是烛之武处处为秦着想。这是烛之武说话的表层意思,我们从其中可以看出烛之武说话的巧妙和客气。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那我就顺从您‘亡郑’吧”是建立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的“若”的前提之下。“若”,表示“亡郑而有益于君”是假设的情况,而真实的情况是“亡郑而无益于君”。既然如此,那我就“敢因为‘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或“敢拿‘半夜三更游说’这件事来麻烦您”,它们的言外之意就是“那我就不会顺从您‘亡郑’了”,我就要好好地和您谈谈“亡郑”与“存郑”对您的“弊”与“利”了。 这与后面几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为”等也是紧密衔接的,它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是烛之武处处为秦考虑。这是烛之武说话的深层意思,我们从其中可以看出烛之武说话的智慧和勇气。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关于“敢以烦执事”的注释应该有表达同一种意思的两种不同形式:一种形式是“怎敢因为‘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另一种形式是“怎敢拿‘半夜三更游说’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样看来,教材注释、王力注释以及杨老师的理解都有值得商榷之处。当然,笔者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足,尚祈方家指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敢以烦执事”是一句漂亮的外交辞令。烛之武说秦伯,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这就更使秦伯易于入耳。烛之武从容辞令,言此意彼,勾上连下,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不由秦伯不动心。最终,秦伯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作者单位:(夏荷)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夏松平)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编辑:舍予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秦伯王力末尾
究竟错在哪儿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保险理赔知多少
“0”的读法和要领
王力手迹
艺术百家:王力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为王力先生一辩
蜕皮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