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3-20 13:15:22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杨如羿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室利用

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杨如羿

小学语文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杨如羿

小学语文课程文化资源指一切有可能进入小学语文课程,能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文化资源。小学语文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指教师和学生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可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值得教师开发、利用并进行各种创造。

语文 课程资源 课堂

一、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具有广阔的延伸、创造空间。在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思想指引下,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特点,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等),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地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如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学生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教师可以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教师可以推荐读物,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是小天地,天地为大课堂。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应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语文观” 的指引下,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活动与兴趣,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使语文课开放、充满活力,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感悟多彩世界。

二、以校园为基地,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环境,教学活动同样需要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语文学习依赖于高雅健康、形象感人的语文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合理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创造良好的语文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度过,大部分知识在教室里学到。教师要着力把教室建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教室除了要有学校统一规范的布置外,还要有适合于本班实际的文化布置特色。教室环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心理情绪、个性气质有直接影响,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影响重大。教师要办好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使黑板报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文基础知识、文史知识、古文化常识、名人名言、课外阅读、文学欣赏、与课文有关的古诗词介绍等,都可选登在黑板报上。教室里的队角、特色角、抬头标语要焕然一新,图书架上要摆放各种图书,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增长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为学生定期播放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片,增强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学校图书馆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可以给语文课程教学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要鼓励督促学生多进图书室、阅览室。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再次,校园环境是课程资源中的“活教材”。校园环境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校园景点、设备设施,又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师生的书画作品、优秀习作长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资源。例如,《鸟的天堂》一课,文中有一句经典描述:“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部分学生没有办法理解这句话,笔者发现教室外高大的玉兰树,马上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那棵玉兰树。那棵玉兰树长得茂盛,一片片宽大的绿叶在微风的吹动和阳光的照耀下充满活力,好看极了。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明白了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三、运用现代媒体,开发网络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网络资源的介入改造了我们的课堂,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桂林山水》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在网上浏览有关桂林山水方面的资料。学生阅读大量资料后,有了感性认识。笔者再让学生研究课文内容,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主动地运用有关信息,为使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服务。讲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桂林山水的VCD,以此丰富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得到冲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堂课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利用了大量资源,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课的结尾,笔者让学生上网阅读几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搜集、积累赞美桂林山水的话。这一过程,笔者利用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使语文教学超越其本身的教育内容。学生个体有差异,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探索“开放型”材料,自己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要具有开发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育资源的能力,不断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走进大语文世界。

[1]韩 辉,夏永庚,周 扬.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惠英.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捕捉、利用与开发学生资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6

[3]顾含笑.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

[4]朱水萍.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与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07

ISSN2095-6711/Z01-2016-10-0023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室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