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阳市实验学校 李淑芳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快乐数学
山东省海阳市实验学校 李淑芳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教师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去体验、去想象、去创造、去总结,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此掌握数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 快乐数学 主动参与 挖掘潜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并辅之以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背诵储存。教学就是讲课,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听懂就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做法降低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这样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被打破,学生能经历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教师不再仅仅传递知识以及训导教育学生,还要更多地激励、帮助学生,为学生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学生积极发言、相互辩论,挑战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各种大规模的观摩活动、讲课比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场所、展示的舞台、享受的时空,能促进学生会学、愿学,使教师愿讲、乐教,实现高效课堂,达到师生共赢。课后的交流环节可以使教师领悟什么是“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潜移默化为个人的教学方式。“先学后教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演变,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圆锥的侧面积”这一节课时,通过把“圣诞帽”展开,学生发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侧面积的公式。学生在合作交流后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关系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学生通过操作顺利解决了“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的问题。整堂课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氛围轻松高效,学生沉浸于课堂教学,思维活跃,从被动思维转变到主动思维,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的成长源于对新课程标准的适应。教师学习的过程同样是一次修正和蜕变。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有了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表现自我,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再创造”。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边操作、边学习、边思考、边理解的过程,发挥潜能,通过读、说、议、写、算、思考、解答、感悟,理解新知识的内涵。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进行。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任何试图把能力“传授”给学生的方法,都不可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学生要学会交流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享受个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习惯是经过长期的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发挥的环境。
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教师要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掌握数学知识,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会交流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强化学生对推理过程的认识。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爱心、细心、诚心让学生树立信心,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的一次交心谈话、一句中肯的评语、一回无意的表扬鼓励、一次善意的“欺骗”,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这种成功的心理暗示会激励学生前进。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爱”与“会”理念的正确指引下,树立“快乐教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教师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的喜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感性认识,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信心。
[1]刘月华.创新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J].课程教学研究,2013
[2]张瑞颖.实现数学高效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4
ISSN2095-6711/Z01-2016-10-0040
李淑芳(1972—),女,汉族,山东海阳人,现为海阳市实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