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 龙小兰
道德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探讨
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 龙小兰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体育教学不仅要传递体育知识,更应培育学生高层次的体育素养。中职体育教学应将道德培育渗入各环节,这种新思路与课程改革形势吻合。体育学科表现为多样化及灵活性,应将道德教育渗透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中职日常体育教学要融入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学的综合质量。
道德教育 中职体育教学 渗透途径
体育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应为强身健体,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体质。中职学校不应忽视体育教学。相比于其他学科,体育课呈现更高的灵活性,与体质锻炼的实践密切相连。这种状态下,教师如果在体育课融入道德教育,会培养学生养成健全且完善的优良人格。教师将道德教学灵活融入各环节,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增加中职体育课的趣味性。
德育及体育教学并非分割性的,两者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表层来看,德育及体育分别划定不同任务、内容,是有所差异的,然而从根本上说两者都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德育注重品德的塑造,中职学生应拥有优良品德,做到彼此帮助、友爱团结、遵守校内规章及法规等。体育教学设定的根本宗旨包含德育,经过全方位的德育渗透,综合提升德育及体育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教学不可缺失德育,必须将两者紧密衔接。这是由于体育课表现为实践性,特殊性很强。这种状态下,体育课既要传授基本的体育原理,又要渗透德育。体育教学不仅是为锻炼学生的体质,日常授课也涉及深层次的性格、品行以及价值观。借助体育课,学生应塑造优良的认知及心态。学校全面渗透德育,会在根本上推进学生全方位的德育培养。实践进程中,学校易发现学生的个性优势,塑造愉悦及轻松的体育课氛围。
体育教学呈现为较强的群体性,融入细微的德育教育将会渗透至平日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中职阶段,较多学生对体育课有浓厚兴趣,认为体育科目较为有趣,且可以接受锻炼。教师如果能适时渗透道德价值和理念,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校德育的总体水准,推进全面发展。然而从现状看,中职体育融入德育仍然不是很完善,有以下问题。
首先,一些师生忽视德育,缺乏必要的意识。体育教学进程中,中职学校仅注重结果。日常讲解时,教师单纯讲授体育原理及身体锻炼的知识,忽视细微的德育渗透,某些教师甚至不能明确德育原理。
其次,日常性体育锻炼中,某些中职学生忽视道德规则,缺失必备的道德意识。
例如,篮球比赛中,个别学生为赢取更高的篮球比分,不惜冲撞或推拉对方同学,采取某些隐含的小动作。在这些学生看来,体育竞赛的目的是获取比分,至于道德规则不必予以理会。此外,个别学生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并非主要科目,对待体育课持有松散心态,对早退或迟到不在意。
再次,德育的渗透缺失灵活性,课堂实效不高。体育课教学中,某些中职学校拟定德育渗透的总体规划,然而在落实中缺失必备的引导,德育倾向于随意性。一些教师僵化执行德育规程,没有增加灵活性。这种状态下,德育渗透不能创造出轻松的、有趣味性的氛围,学生觉得乏味。
1.提升师资水准
做好德育的渗透,根本点应为师资水准的总体提升。教师若拥有优良的道德,日常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模仿。为此,中职学校要增设日常性的师资培训,对体育教师从根本入手,规范教师的日常细微行为。这样做可以快速提升德育的成效。
2.选取多样的德育模式
在德育范围内,教师可尝试灵活多样的模式。多样性的德育模式会表现出趣味性,更吸引学生。
例如,体育课授课中,教师可设定团队协作的新方式,将班内学生划定为不同组别。经过分组协作,学生将会拥有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彼此配合并且共同赢取团队荣誉。
3.注重鼓励及引导
中职学生处在特殊成长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其进行鼓励,要选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学生总体的德育水准,优化日常的德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细微的进步应予以鼓励,要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强身健体的信心,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课。
例如,长跑时,教师对最后到达终点的学生也应给予肯定。这样做能培育学生坚韧的个性,使学生塑造优良品格。
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不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而应渗透细微的道德指引。教师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培育高水准的体育人才。渗透道德教育的进程中,教师要不断归纳经验,摸索适合中职学生的德育渗透方式。
重视道德培育,促进道德水准提升,中职体育课应结合体育锻炼及道德培育的双重目标,培育出拥有优良综合素质的新式人才。
[1]顾 飞.道德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运动,2016
[2]马新录.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3]李 航.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
[4]王艳蕊.论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成功(教育),2012
ISSN2095-6711/Z01-2016-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