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煜
品味“真语文”
余光煜
听说“真语文”要在南昌搞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看一眼,自己才刚刚得到这个消息就向学生们宣传了一番,希望已经从教的各位能争取这个机会去听听示范课。学生问,你不来吗?明天是黄厚江老师的课,听说他的课上得很好。是啊,就是冲着黄厚江老师的课,才念了好久。自己的那天课也满堂,好在院里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3月31日终于得以成行。
知道黄厚江老师,是三年前的一次偶然,余映潮先生和于漪先生的教学案例每每让人有所收获,后来注意到于漪先生主编的一套“名师讲语文”丛书,看到的第一本就是《黄厚江讲语文》,读他的课堂教学实录,语言平实无华,让人觉得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就在身旁,话语说得浅近,道理却讲得明白。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年来受到了很多质疑,语文教学实训课上学生们有不少还在用分析段落、概括思想内容的陈旧方式演示教学片段,这使我们不由得重新想起这种毫无意趣、催人犯困的老套教学方式。我们做学生的时候不喜欢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可是三十年后我们的学生还在重复着这种情景,这不禁让我们有了深深的担忧。语文课到底该如何去教?
其实可喜的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身体力行地改变这种语文课上只有老师一人讲授、学生只管听记的沉闷状况。前有于漪、钱梦龙、余映潮等老一辈的大师示范领路,后有黄厚江、程少堂等名师对真语文教学的执着坚持,现在又有了王君等更多年轻老师承继而上。他们真正地把握住了语文为语而文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语及文、深入浅出地引领着学生跟随着他们一起徜徉在语言文字的魅力长河之中,阅读、品味、欣赏文本。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那么语文老师就是要教会大家通过反复品味语言中的具体的字句来体会作者的笔意、了解作者的匠心,进而找回我们应有的对自己语言的敏锐的感知力,从而真正获得阅读欣赏能力的提高,真正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葡萄月令》是苏教版高中《现代散文选读》中的篇目,人教版也收录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个读本里,确立为精读篇目,一般老师不愿意讲。在座听课的老师也纷纷表示汪曾祺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很难教,没什么可讲的地方,是一篇比较头疼的文章。难,可能就难在汪曾祺先生善于写凡人小事,看起来简简单单、平平凡凡,却又颇多耐人寻味之处,如果没有对语言的敏锐的感知,是无从体味个中滋味的。不要说本无多少人生阅历的中学学生,即便是我们中一些早已感知人生况味的中年老师,恐怕也没有几人能够尽得其中真味。人生的感悟和体味,教学参考书上尽管可以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清楚,但如何去教、如何推动学生的思考?如何讲好这一课?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黄厚江老师一上来就用略带江浙口音的话语发问,问文章中哪个字用得最多,学生答曰“葡萄”,黄老师笑,原来黄老师说的是除了“葡萄”之外的字,学生找到了“了”字。黄老师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用,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用啊?大家思考之后七嘴八舌,“口语化”、“邻家老大爷”、“孩子般的语言”这些分析也纷纷然冒出来了。我的思绪却在旁逸斜出,心下不禁微笑:这也不正是黄老师的特点吗?语言的平实朴素就是汪曾祺散文最大的语言特点。黄老师这样的提问真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穿插在整堂课程中,类似这样的看似随意随性的提问随处可见,大家初听愕然,有些不习惯、跟不上节奏,后来慢慢都变成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提问中,黄老师就已经按照自己的脉络带领大家把文章梳理得清清楚楚。黄老师独有的幽默调侃也惹得在座的老师们发出了阵阵笑声。
黄老师又让学生们在一分钟之内缩减课文内容,开始几位同学的回答似乎都不得要领,没有抓住核心主旨,自然也就没法切中要害。经过一番周折,最后终于把内容一直缩减精练成“一月在窖,二月出窖,三月上架,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这是在做什么?难道是概括段落大意吗?不能啊?!黄老师让大家想想如果这样减缩之后,文章的题目应该叫什么?大家纷纷想到了“葡萄的生长”、“葡萄的种植”。哎!这不就成了说明文了吗?这还能是散文吗?是啊,一句话点醒,回过头再看看全文,全然不是要做说明的意思,一段段按照时令的顺序记录看似流水账,却又没有丝毫流水账的乏味枯燥。那些个活泼的语句、饶有趣味的叙述话语,足以撩拨大家的神经,字里行间充充盈盈地足以让你感受到作者对这葡萄饱含的爱意了。黄老师又问为什么这篇文章题目要叫葡萄月令,月令是什么意思?有的作答月令是物候;有的说月令显示出作者文人的身份;有的说让人感觉富有诗意……这时候,你们大约都跟随着黄老师一个一个的问题,条分缕析地把作品剖析了一遍吧,应该从删减对比、找词逐句的这些拼插对接的过程中品味到了文中语言的趣味了吧?所有的周遭感悟大约此时都应是水到渠成了。
看起来课文已经梳理完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苦心经营的随意,凡此总总也都在和学生一起的探讨中呈现完毕。课程应该接近尾声了。
黄老师又随口问了句,大家还有问题吗?无人作答,好像都梳理清楚了,还能有什么问题?黄老师说,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大多数的我们已经比较习惯于老师的讲述,很少人会有自己的质疑。为什么汪曾祺要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啊,他为什么要写葡萄?为什么要从一月开始按时间而写到十二月,为什么又是这样一种活泼泼、孩子气的话语?
黄老师朗读了一段汪曾祺女儿汪明的文章选段:“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们知道,父亲自己对于《葡萄月令》的偏爱是不言而喻的。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那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在别人看来繁重单调的活计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型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让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独享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在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会用诗样的语句和画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段平实、朴素、洁净的人生景色。果园是父亲干农活时最喜爱的地方,葡萄是长在他心里最柔软处的果子,甚至那件为葡萄喷的“波尔多液”而染成了淡蓝色的衬衫在文章中都有了艺术的意味,而父亲的纯真温情和对生命的感动也像“波尔多液”一样盈盈地附着在葡萄上。”“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黄老师问,“让我们看看你们都记下了几个词”,“你能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汪曾祺和葡萄的关系吗”……
原来到这才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读散文要读出作者的性情,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体味作者的内心世界。黄老师用作者汪曾祺女儿的这段话,更好地向我们展示了汪曾祺的独特心性。只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纯真豁达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唯美的文章。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了解了作者生平遭际、人生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体味出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本心。
课听完了,黄老师的教学风格也恰恰就是他说的汪曾祺散文的特点“淡而有味”,是需要慢慢品的。整个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看似毫无章法、提问也似乎非常随意,有些话语更是应了学生的变化脱口而出,有些问题也根据现场学生的回答适时地作出了调整,这些实际上都是因为黄老师胸中自有丘壑,亦都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刻意而为。后面两位老师的点评也很精彩,说黄老师是没有规矩的规矩。黄老师在课堂上全程用引导发问的方式组织教学,面对学生各种回答,都能做到操控自如,这也是多年积淀才有的层次了。
这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模仿、学习得来的收放自如的状态和境界,但是黄老师的课有一个核心却是谁都可以学习的,那就是坚持立足于文本、紧扣文本的具体语言文字,去赏读、分析、梳理文本。正如孙绍振先生在《如是解读作品》中品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说的:“阅读不光是为了读懂文字,而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精神、情感和个性。这一切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在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语言中”,“作品分析,从哪里开始?从语言开始,甚至也可以说是从语词出发”。追本溯源,只有扎根于具体语言的文本分析,才不会流于形式而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才会懂得真正的分析阅读的好方法,养成反复思考、对比分析的学习习惯。
黄厚江老师在随后的讲座中谈到的有些老师是不看文本只看教学参考书的,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实习生里也时有发生,没有自己思考的教学经不起推敲和追问。如果作为教师只看教师用书,不能自己反复咀嚼文本,形成自己的体悟感受,那样境况下的教学不过是以己昏昏却想使人昭昭,实际做法和教书育人的目的将背道而驰。用这样的方法自然是教不会学生独立思考的。
下午听南昌二中一位年轻老师上示范课《琵琶行》,坐得远,看不真切,但是从邱老师的穿着打扮和声音上可以想见她的美丽和年轻。邱老师的声音比较动听,语速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咬字清晰,教学过程行进得比较流畅。课上的内容主要抓住了作者的泪为何而流,以及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即作者着重刻意描写的琵琶女所弹的琵琶曲而展开。整堂课,没有太多的技巧,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变化,整体上行云流水一路顺畅,但是也正如两位评点者所说上得中规中矩,似乎有些地方没能够展开。但当大家得知邱老师是一位23岁从教才两年的年轻教师,都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和赞叹,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能把课上成这样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教仪教态、示范朗读、语调语速都处理得不错,这堂课也印证了她两年之中快速的成长,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引导也都花了一番功夫,藉此获得教学竞赛的银奖也是实至名归。
如果说年长的黄厚江老师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的话,那么年轻的邱老师则为大家明确了一个通过努力即可达到的短期目标。几年前听过师大附中黄翠老师的一堂获奖的公开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也是非常的清新喜人。这些示范课都没有什么华丽的ppt,和什么声光电配合的效果演示,都是简简单单的本色教学,都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最后,孙绍振老师做了一个讲座是关于高考作文的评改。孙老师年近八十,却还是那么幽默风趣,他对作品的解读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孙老师在讲座中以江西省高考高分作文为例讲解对作文语言的评改,词语搭配、语句通顺、逻辑关系等方面逐一做出了极为详尽的点评。大屏幕显示的一篇高分作文上布满了孙老师的各种红色批改标识、标注。对语言、文字、语句的斟酌、修改的做法可能是忽视已久。如今,大学生的文章都有很多语句不通顺的情况,在给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指导论文的时候,很多老师除了要指导文章结构之外还要辛苦地给学生们修改随处可见的病句、误用的标点、不规范的格式。而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原本可以自己修改清除的。倘若老师们只是简单标注文中语句有问题,语言不通畅,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修改意见多半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修改。有时即便红笔标注出病句,可能修改的最后结果还是得烦劳老师们亲自动手。大约在很多人的学生时代,作文评改方面的教学多数时候是缺位的,我们总喜欢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到底该如何改作文这样的示范课程从小学到中学可能都比较鲜见。
看着孙老师细致的评点,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魏书生老师教学生相互评改作文的方法。魏老师从易到难,列出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中心、选材、表达方式、语言等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十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十个方面写出批语了。看起来要求具体、简单,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真要在实际教学中实行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这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魏老师的这种让学生相互评改的方法还是有不少学校在尝试推行。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可能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较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倘若这种教学能够实施贯穿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之中,那么今天的大学生修改起论文来恐怕就不会这么头疼吧……
一整天,两堂精彩的示范课,两个内容丰富的讲座,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到场的人非常多,二中大礼堂的过道里都塞满了凳子坐满了人。一天下来,大家听得很辛苦,但也都觉得很值,因为收获满满、感悟良多。正如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提到的:“真语文就是语文;真语文强调回归传统,找回本真。其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由、个性的心理品质,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创造的人格特征;语文课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了解国学知识”。几位老师就是用本色、本真的语文教学活动感染了大家。讲座结束后,我们在赶往地铁站的一路上还能听见老师们就今天一天的内容热烈地讨论着、相互交流着看法,大家都意犹未尽。
品味“真语文”的一天,让我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中学时代,再一次聆听对语文教学充满热爱的老师们的悉心引导,也不禁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老师赵淑彬老师和余应源老师一起搞教改的种种做法,时至今日亦能想见他们当初的良苦用心。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