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显萍 刘礼明
摘 要:近年来,江淮稻茬麦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但单产年度间差异较大。为了及时准确地筛出适合稻茬麦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2014-2015年,笔者引进并对部分小麦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江淮稻茬麦种植的浩麦1号、南农8606、镇麦168、宁麦13、苏麦188、扬辐麦5号等。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江淮稻茬麦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5-35-02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加本项试验选用的品种共11个,分别为南农8606、皖垦麦076、洛麦21、镇麦168、宁麦13、连麦2号、扬辐麦5号、浩麦1号、郑麦9023、苏麦188、扬麦158(ck)。
1.2 试验设计 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重复间预留走道40㎝,称种到行,每hm2按300万基本苗计算播种。
1.3 试验经过 试验地点设在新安镇新塘村种植大户王传友处(东经116035′07″、北纬31053′06″、海拔 32.67米),前茬中籼稻,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基肥每hm2施用45%(N-15、P2O5-15、K20-15)小麦专用肥400kg。10月31日播种,播后芽前每hm2施用丁草胺3.0kg+水750.0kg喷施,封闭除草。12月13日中耕培土1次。2月15日每hm2追施尿素75kg,17日每hm2用阔莠克0.9kg+水750kg喷施,防治小麦阔叶杂草。3月8日清沟1次。4月20日每hm2施用80%多菌灵粉剂3.0kg+蚜虫净1.5kg+水750kg喷施,预防小麦赤霉病及小麦蚜虫。4月25日喷施1%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预防“干热风”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比较 参试品种产量变幅为5 160.0~6 212.5kg/hm2,经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测验,品种间存在差异。有6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幅为6.18%~10.26%,浩麦1号增幅最大,洛麦21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8.42%。在ā=0.05水平下,浩麦1号、南农8606、苏麦188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扬辐麦5、宁麦13、镇麦168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在ā=0.01水平下,浩麦1号、南农8606、苏麦188、扬辐麦5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宁麦13、镇麦168、扬麦158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见表1)。
2.2 不同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1)有效穗:洛麦21最多为528.0万/hm2,皖垦麦076最少为443.4万/hm2。(2)穗粒数:浩麦1号最多为36.6粒,洛麦21最少为28.6粒。(3)千粒重:镇麦168最重为41.8g,宁麦13最轻为37.2g。(4)株高:洛麦21较矮为86.6cm,扬辐麦5号最高为90.5cm(表2)。
2.3 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参试品种浩麦1号、南农8606、苏麦188、扬辐麦5、镇麦168生育期203~205d,略早于对照;连麦2号、洛麦21、皖垦麦076表现迟熟(见表2)。
2.4 不同小麦品种的综合抗性比较 2013-2014年度参试品种未发生倒伏;小麦生长未发生明显冻害;小麦病虫害属轻发年份,发病率轻,严重度较低。但品种间赤霉病、纹枯病发生存在一定差异,南农8606、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13、扬麦158(ck)赤霉病表现轻发或零星发生;洛麦21、连麦2号、皖垦076表现中等偏重发生(表2)。
3 品种简介
3.1 浩麦1号 福建超大现代种业有限公司选育,2013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6 212.5kg/hm2,有效穗492.7万/hm2,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0.6g,株高89.5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3d,属中熟偏早类型,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3.2 南农8606 南京农业大学选育,2010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6 167.5kg/hm2,有效穗490.5万/hm2,穗粒数36.2粒,千粒重41.5g,株高89.7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5d,属中熟偏早类型,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3.3 苏麦188 江苏庆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12年省审,品种春性,产量6 130.0kg/hm2,有效穗488.9万/hm2,穗粒数35.4粒,千粒重39.7g,株高89.8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3d,属中熟偏早类型,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3.4 扬辐麦5号 江苏里下河所选育,2010年省审,品种春性,产量6062.5kg/hm2,有效穗487.5万/hm2,穗粒数35.3粒,千粒重39.4g,株高90.5cm,穗型长方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4d,属中熟偏早类型,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3.5 宁麦13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2006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6 030.0kg/hm2,有效穗477.3万/hm2,穗粒数34.5粒,千粒重37.5g,株高86.8cm,穗型纺锤型,长芒,黄皮,全生育期205d,属中熟偏早类型,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3.6 镇麦168 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选育,2007年国审,品种春性,产量5 982.5kg/hm2,有效穗495.5万/hm2,穗粒数35.2粒,千粒重40.8g,株高90.3cm,穗型纺锤型,长芒,红皮,全生育期205d,属中熟偏早类型,综合抗性好,田间生长整齐,熟相好。
4 结论
2014-2015年度通过部分新品种对比试验,综合比较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建议浩麦1号、南农8606、苏麦188、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13、扬麦158在江淮稻茬麦区扩大示范种植,逐步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2014-2015年度小麦区域试验方案[R].2014.
[2]刘礼明.江淮稻茬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6.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