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京
这张照片,是作者(第三排左二)与分别四十多年的小学同学和老师于201P年3月在北京重逢时的合影。
我们这一群在1960年困难时期入学的发小,本应于1966年毕业,却因“文革”影响.直到1968年才升入中学。而刚刚读到初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作为六九届毕业生,被“连锅端”地发配到黑龙江或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只有极少数人留京分配到工厂工作。
光阴荏苒,一别数十载。已届花甲的我,时常会想起儿时就读的西便门小学,想起一同长大的发小和教过我的老师。于是,在2010年10月.我写了篇“母校记忆”——《西小的金色童年》投给报社。不料,文章发表后,我竟收到了意外惊喜:一些老同学、老街坊看到报纸后,通过报社等渠道联系到我,在电话中激动地诉说思念之情;有的则发来短信,说看到文章后,也勾起了他们对童年时代,对百年母校和过去岁月深深的眷恋与回忆。
然而,更让我感到兴奋和激动的,还是五个月后的这次大团聚:在几位热心同学的执着努力下,我们西便门小学六六届四个毕业班的近六十位同学和老师,久别重逢,欢聚一堂。饭店大厅里,头发斑白的同学们凭着依稀的记忆,在互相找寻或指认着,喊出的却依然是对方的小名或外号。热烈的握手,紧紧的拥抱,欢声笑语中,一个个虽笑意写在脸上,眼角却悄悄挂着泪水,相互间有着太多太多的话要倾诉。
是的,就在这些曾经上山下乡,把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边陲的同学当中,有不少人在返城后,又先后经历了下岗失业和四处求职打工的艰辛与磨砺。但他们却以百般的坚韧与顽强的拼搏,踏平一道道荆棘与坎坷,终于走到了今天。当然,在这些同学中也不乏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有的在机关团体里担任要职,有的则成了公司老板或古玩富商。但彼此间纯真质朴的情感却没有变,心与心的交流,亲切热烈,是那样的轻松自然,不含任何的世俗与功利。值得一提的是,为这次聚会立下汗马功劳的侯增禄同学还给大家带来了他精心制作的《同学录》和几经周折才搜寻来的当年母校大门的照片,聚会后又给每位同学刻录了一张宝贵的实况光盘;事业有成,并在京郊建起一大片蔬果庄园的于景华,则热诚地邀请大家去采摘、小住,共叙友情。如今,我们这些儿时的发小又成了师生乐园微信圈的好友,时不时会举办一次温馨的家庭聚会,或搭帮结伴来一场说走就走融入大自然的旅行。
附图为P964年拍摄的百年母校西便门小学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