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湖北万里涛
错误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让他们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收集,然后多加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错题,提醒学生时刻反思,让学生重新思考错题,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收集课堂错误,及时展示交流
学生刚接触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通常不是很透彻,应用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这时就要关注这些发生在课堂中的疑惑与学生的错误想法,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说出正确的解法.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细致分析,让学生不但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还能理解解题的思路,帮助学生慢慢走上通过出现的错题掌握正确解题思路的道路.
A加速拉绳;B匀速拉绳;C减速拉绳
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认为船是匀速运动的,所以绳也应该是匀速的,从而得到错解选项B.通过对错解的重新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拉绳的速度和船的速度相同的话,那么船就是沿着绳运动的,可是我们都知道船是在水面上运动的,所以拉绳的速度不会和船的速度相同.我们可以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船的运动分解为沿绳的方向和垂直绳的方向.那么沿绳方向的速度v=v0cosα(其中α为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船靠岸的过程中α逐渐增大的,所以v减小,即减速拉绳才能使船匀速运动,选项C正确.
在教学过程中,把错误问题展现给所有学生,可以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使学生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再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进一步正确理解错误的根源.
2解剖错误根源,引发反思热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要多加注意,真正明白错误究竟出现在哪里,对自己做题过程中出错点有明确的认识,并与教师给出的分析过程进行比对,找到自己的错误原因.对于学生,这样既能清楚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尽量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
A摩擦力对重物做功;
B摩擦力对重物不做功;
C支持力对重物做正功;
D支持力对重物做负功
通过对错题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反思,找出错误的出处以及出错原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错误根源并把学生引到正确思路中来.
3截取错误精华,积极拓展深化
针对于学生产生的错误,对关键处进行深入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改变已知条件,通过对新问题的求解,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新的认识.
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教师把题目适当变换,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竟然能被教师加以利用,自然也就没有了挫败感.通过把错误改造为另一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更加明白错误的根源,从而远离这个错误.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把 “错误”转变过来,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些错题有足够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解决,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综合高级中学 )
很大学生认为:支持力垂直接触面,与运动方向总是垂直的,所以支持力不做功,而摩擦力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总是做负功.正是在这个错误意识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出在哪里.先从做功的条件入手,让学生思考重物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移如何变化;再让学生思考在这2个力方向上物体有没有位移.由于重物做曲线运动,所以要明确力是否做功,就要明确速度方向和力的方向的关系.经过教师提示,有的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知道自己的错误出在了哪里,最后得到正确答案,同时也对问题做到了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