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论

2016-03-19 17:34彭德林
邓小平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主义

彭德林

(湖州师范学院 政治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论

彭德林

(湖州师范学院政治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想是通过社会主义的高度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国的贫穷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稳定和政策稳定。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全面改革,邓小平认为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改革,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有轻重缓急的改革。总结经验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论,邓小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经验,以发展的方式不断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主义;生产力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共产主义作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把发展生产力和全面改革作为中国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动力,并以中国人民自己的实践为根基,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牢牢把握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规律,始终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一、共产主义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理想。“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1〕共产主义不仅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的革命实践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而且是我们现在搞经济改革仍然必须坚持的社会理想。

邓小平把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社会理想,是出于对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把握。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刚开始想学习西方搞资本主义,后来觉得资本主义不行了,提出“以俄为师”,学习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开始国共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的统治使得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地位,中国继续贫穷。“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路可走。”〔2〕

邓小平从近代历史发展说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必然的、合理的,这种从历史来说明现实的合理性的思路,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逻辑。在马克思那里,过去的历史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改变了的形式被包含在现实之中,构成我们每一代人都遇到的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既使得现实社会成为有根据有来源的必然的东西,是可以科学地加以说明的东西;又使得历史对现实社会形成内在的规定和制约。历史传给我们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预先规定了我们现实的生活条件,预先规定了现实劳动实践的条件及其特殊性质,现实社会的人们只能通过这种特殊性质的条件规定的劳动实践,来改变生活条件,使它得到发展。〔3〕

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被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规定的;我们个人的生活与劳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规定的生活与劳动实践,我们通过这种特殊性质的劳动实践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对中国现实和历史内在联系的尊重,而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成果,割断现实和历史的有机联系,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从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合理性,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邓小平把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社会理想,更是出于对我国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邓小平深知,仅仅从中国过去的历史来说明今天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够的。因为无论是国情还是国际局势,都会在人们的劳动实践中发生改变。他从今天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论证了社会主义是现实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现实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十亿人口的贫穷问题和发展问题。“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4〕可见,邓小平从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实国情出发,论证了中国搞资本主义必然造成两极分化,不能让大多数人摆脱贫穷和实现温饱,“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的问题”〔5〕。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也已经证明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比较迅速地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推动中国社会整体健康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才能提供现实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稳定和政策稳定。中国十亿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十亿人口的发展,就要有稳定的政局和政策,这就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规定着我们现实的劳动实践,规定着我们现实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如果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否定现实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就必然会破坏社会稳定,改革和建设就无法进行。而作为社会稳定前提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既定体制,而是可以通过改革实现自我完善的具有活力的社会制度。在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面建立起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证明,这种旧的体制虽然成绩很大,但并不都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了改革开放,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说明政策是正确的,正确的政策就要保持稳定。因此,改革开放的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是以发展的方式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发展中维护稳定。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具有的总体效率优势。“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西方三权分立制国家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6〕就这个范围内来讲,我们的总效率是高的。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并且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克服我们的官僚主义,提高我们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的效率。这就要根据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自己实践的具体情况,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我们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处理制度稳定与制度改革的关系,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当前,我们搞改革开放,依然要尊重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积极成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持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同时又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依靠人民的集体智慧,更好地解决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增强社会发展协调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吸引和引领人民为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奋斗。

二、发展生产力和全面改革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原则

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什么条件呢?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7〕也就是说,因为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生产力水平离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还很远,而发展生产力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使得这种生产力达到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所以,社会主义要为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创造条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这样也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从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的必要条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也就解决了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揭示了以共产主义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实践,应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现实的动力之源。

邓小平的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经济具有同一的内涵,而且,发展生产力绝不是单纯的孤立的和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发展分开来的经济发展,而是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上来把握的经济发展。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任务很多,而且各种任务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和政治法律、经济和教育科学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是全面的,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搞好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不能顾此失彼。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也必须是全面的改革。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最大的就是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实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其他领域的改革,进行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全面改革。

全面改革,首先是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要协调。只有政治上发展民主,才能在经济上实行改革,这在“经济民主”的提法上得到特别明显的体现。当时,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领导体制,经济管理体制上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8〕。

因为我国省份众多、“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9〕因此,必须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而当时最迫切的是改革政府与城市和农村的基层物质生产单位之间的权利划分,“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10〕。减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集权,给予地方政府和基层生产单位更多的自主权,既是经济改革,经济上的民主,也是政治改革,政治民主的主要内容。这说明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活动、物质生产之间是互相包含的。而基层物质生产单位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每个工人和农民有了更多的民主权利,可以更直接、更好地认识实际,从实际出发发展生产,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又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11〕,更好地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所得结合起来,更好地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收入分配关系,就必然改变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使得每个生产队长、车间主任、每个农民工人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使大家更积极地更科学地改造自然,更快地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给予地方和基层生产单位更多的自主权,给予劳动者更多的民主权利,同时就是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也改变了中央和地方之间、政府和基层物质生产单位、劳动者之间的生产关系,由此几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这必然能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和基层生产单位、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换言之,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同时是政治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必然导致生产力的改变;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变,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改变。可见,邓小平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中理解生产力的。为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民主,调整生产关系,要把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结合起来。

经济改革要和法制建设、党的建设结合起来。经济改革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切实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得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从而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要保障人民的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当时的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把领导人的言论当作法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而这不利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间责权利的界定,不利于各方正当权益的保护及责任的承担,必然不利于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邓小平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用法律规范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法律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为了保障法律的严格执行,就必须严格执行党章。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组织部门必须维护党章,真正“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12〕。

经济改革和科技教育的改革要协调。邓小平认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改变,表现为生产工具更新,生产工艺变革,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随着现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自然科学的自觉应用,“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3〕。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对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作用就更加重要。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就必须改革我国的科技教育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等,实行各种具体岗位的责任制,把责任、权力和物质利益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劳动积极性。

综上所述,经济改革要和政治改革、法制建设、执政党建设以及科技教育改革结合,是全面的改革和全面的建设。

全面改革并不是说改革要四面出击,各种改革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改革从物质生产领域的改革开始,从经济改革开始;而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因为,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吃穿等生活资料的农业生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有农业的发展作为基本的前提。而且,中国社会又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民生活很困难。“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14〕换言之,要使得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首先就需要农村稳定和发展,这就必须先通过农村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改善,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其他经济改革,推动其他经济领域发展。所以,农村改革先行,城市改革相继。

三、总结经验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5〕这说明邓小平不仅知道,在中国搞马克思主义,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决定发展道路和具体政策;而且知道,这样一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原则的正确认识,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结果。实际上,在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总结经验不仅是他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遍原则的基本途径,而且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论系统之重要环节。

邓小平的方法论系统是由实践、总结经验、新的实践组成的时间过程系统。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获得关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之一定的物质结果和感性经验,总结历史实践的感性经验,根据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价值标准,评价实践的物质结果,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事实判断我们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是否成功,完善现实的政策,坚持正确的东西,改正错误的东西,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可见,邓小平的方法论系统是以实践为根基,以总结经验为中介,以完善政策推动新实践发展为目的的;在这个方法论系统中,总结经验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认识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

总结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的实践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之前,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各种实践,上下求索,终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独立统一;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革命搞成功了,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根据中国特点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生产发展,成就很大。这说明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切合中国实际,才能结束中国的混乱状态和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

当然,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是全面总结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经验。因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错误的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我们全面认识实际、把握规律的通道。而且,在两种经验基础上,总结经验所制定的政策能够达成更加广泛牢固的共识,得到更坚定有效的自觉贯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缺点,那就是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忽略,对建设物质文明有些忽视。由于客观上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搬用苏联模式,主观上,党内在胜利后产生了骄傲情绪,急于求成,对中国的实际认识不清,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发生。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文革”十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使得我国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生产力没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没有多大的提高,这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冷静分析现实,全面总结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确定了现实的政策,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发展生产力,进行全面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这是邓小平总结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指导现实发展的基本国策。

邓小平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新的历史经验,强调现实的实践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在改革进行的过程中,邓小平又不断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新经验,指出新的现实实践,当然要解决新问题,调整具体的政策,完善和深化改革开放。但是,无论怎样调整政策,都不能放弃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人民是满意的,人民是高兴的,这说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是历史发展的积极成果。所以,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尊重历史发展的积极成果,就是坚持历史发展中正确的做法。如果改变改革开放的政策,走回头路,“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生活水平马上就会降低,就要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人民不会赞成”〔16〕,人民不答应。

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经验,就要以发展的方式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就要把局部实践正确的做法加以推广,推动全局实践的发展。比如责任制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各行业的推广。分析农村改革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给了农民自主权,能够真正地实行责任制和按劳分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要调动基层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17〕。这样就抓住了农村改革成功中本质东西,把农村改革成功的个别性经验上升到对改革规律的普遍性认识,就能够发挥农村改革经验的普遍指导作用,把农村改革的经验推广运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行业基层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把局部改革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必须把握具体经验的本质,而不是照搬具体经验。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指导现实的实践,还表现为根据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调整各种现实生产实践的速度,进退得当。1980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31年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农业、轻工业和与有关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缺乏,能源交通建设落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不足,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经济比例一直严重失调。“如果再不认真调整,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现代化建设。”〔18〕所以,基本建设要退够,发展以上那些不足的企业、事业和建设单位。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指导现实实践,也要求及时纠正现实实践中的失误。这主要表现为及时纠正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发展不够的失误;还要求解决新问题。主要包括1988年理顺物价、治理经济过热和维护中央权威。

当前,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提下,全面深化改革,就应该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实践之新的历史经验,完善我们的现行政策,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总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领域新经验,总结党内民主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大对政府权力运行过程监督制约的制度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协商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发展等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的新经验,总结文化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新经验,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解决新问题,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2〕〔4〕〔5〕〔6〕〔7〕〔14〕〔15〕〔16〕〔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206,207-208,208,240,116,117,3,83,24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8〕〔9〕〔10〕〔11〕〔12〕〔13〕〔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5,145-146,146,146,146-147,87,355.

(责任编辑王生胡学举)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1-0034-08

〔作者简介〕彭德林(1966),男,湖北公安人,湖州师范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伦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28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