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对“中国制造”的启示
新世纪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寻找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出路,重新开始重视制造业,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也于2012年2月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计划。
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1/3,贡献了出口总额的90%,未来制造业仍将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在国际制造业竞争加剧、传统比较优势不复存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酝酿的复杂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往的思路认为,传统制造业想要摆脱低附加值的境地,就必须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服务这两端延伸。从产业层面来看,“研究与设计”环节意味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销与服务”环节则是要提高制造业园区周边服务业的比重。但是,这一过程在实践中会遇到诸多挑战,既不能短期内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也不能实质性地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
进入“工业4.0”时代,制造业存续已久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客户及利益相关方纷纷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等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新的价值创造和分享模式。制造业企业将不再自上而下地控制生产,不再从事单独的设计与研发环节、生产与制造环节,以及营销与服务环节。与之对应的是,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工业4.0”时代,平台型企业、网络化组织、开放式创新、大规模定制和社会化生产等行为将更加普遍。所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将更加紧密,中小企业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将更加重要……这些变化都要求适时、适度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能力,对我国相对薄弱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能力构成现实性的挑战。
“工业4.0”时代是数据制造、互联制造和智能制造的时代。《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需要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产业研究经历,既懂机床、自动化等知识,又懂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跨界人才来引领。
(摘自《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第11期王喜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