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敲山震“校虎”
中国传媒大学8名领导被通报,实际上为众多高校树立了一个“细节就是底线”的典型,而守住底线的关键在于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的权力结构
11月24日傍晚,教育部网站发布的一则消息迅速挤上头条。这条消息并不长: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等8名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通报,按照程序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教育部同时处理一所高校的8名领导干部,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也是极为罕见。整个通报让舆论略有“失望”的是,没有“严重违纪”等强烈色彩词汇,也无“通奸”“情妇”“道德败坏”等触动大众神经的内容,而主要违纪问题为办公用房、用车超标、违规宴请等。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4天前在《中国纪检检察报》上的一篇访谈。访谈对象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袁贵仁说,教育部要以巡视为契机,加大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典型问题要点名道姓通报批评曝光,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14天之后,中国传媒大学的8名校领导被通报,更像是袁贵仁的“有诺必践”。如今看来,这或许是一个信号,提前释放出教育部打“校虎”的决心。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45期 王 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