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光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批判及现实意义
谢伟光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本质属性,剖析了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前提下,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的虚伪性,并提出了建立在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平等观。新时期重温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批判,对于实现我国社会平等和共享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现实意义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揭示了平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剖析了资本主义平等观的虚伪本质,指明共产主义是实现真实平等的方法与路径,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平等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旗帜,其逻辑源头有三个:第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因为上帝造人,造出的人在上帝面前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比如洛克认为:“任何个人,不论尊贵或贫贱,都应当平等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个人都不能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妄作非为,超越法律或拒绝法律的制裁。”[1]第三,市场面前人人平等。这可以说是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源头。
不可否认,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在一定时期作为战胜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起到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其本身的阶级性必然会带来这种平等本质上的不平等性。马克思指出,只要存在着阶级,真正的平等就不可能实现,因为剥削阶级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有利于本阶级的政策,对被剥削阶级进行压榨和掠夺,从而导致财产占有和分配的不平等。
(一)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批判
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马克思对此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心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锁链。”[2]10马克思认为,宗教表面是信仰神灵的活动,但实质是社会苦难的产物,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看不到幸福,就通过信仰神灵把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因此废除宗教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反对宗教就是反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宗教的批判实际就是对苦难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批判的前提。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2]2宗教的本质不在于上帝的神秘而在于宗教存在的世俗基础,实现人人平等的根本路径不是信仰上帝,而是要摧毁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因此,“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说教是错误的。
(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是具有阶级性的,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才有资格享受。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内部分享平等,而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之间都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时期尽管将“人人生而平等”写进宪法,但究其本质平等还是资产阶级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地位的手段,是保证资产阶级财产安全的政治工具。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民的单个成员在他们的政治世界的天国是平等的,而在人世的存在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却不平等。”[3]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的资本主义法律,其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是以资产阶级的“特权”代替封建特权,以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代替封建社会的不平等。
(三)对“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的批判
“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实质是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平等、交换价值平等,是在流通领域表现出的假象,如果进入生产领域,这种平等就会显示出自己的本质,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第一,从分配制度上来说,资本家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长期积累的后果就是两极分化。第二,从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的角度看,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等方法促使无产阶级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创造更多剩余价值,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处于主导地位,无产阶级始终处于服从与被主导的地位,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平等只能是一种口号。第三,从所有制层面来看,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只能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所以这种平等只是针对资产阶级而言的,是实现资产阶级经济社会利益平等分配的手段,对于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来说,平等是遥不可及的。
(四)平等观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实现平等进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其实质仍属于资产阶级范围内的平等,这种“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也必将被更高级更真实的平等所代替。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必然进入共产主义,那时集体财富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实现各尽其能,按需分配,阶级得到根本性消除,人类更为自由、自主,只有到了那时,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内容,比如关于财富占有的平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关于平等的历史性等,仍然是我国实现社会平等和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切中了当前中国社会的要害。我国社会,目前出现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现象,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我国整个发展、稳定的大局。共享发展的伦理底蕴是平等,实质是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平等与效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阐明了平等与共享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在促进共享发展时必须抓住平等这个关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兼顾效率与平等、统筹经济与民生、“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并重,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制度,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1]洛克.政府论(下册)[M].叶启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4:5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44.
〔责任编辑:李敬晶〕
A811
A
1002-2341(2016)06-0072-02
2016-10-09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以平等为视角”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4DKS021
谢伟光(1976-),男,吉林德惠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