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启示
李璐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我国对马铃薯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为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和分析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十分必要。研究阐述了荷兰和美国马铃薯产业的金融支持方式,并结合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应当从鼓励金融资本进入马铃薯育种产业,开发马铃薯产业链融资工具和发展马铃薯保险3方面实现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期望为深入分析马铃薯产业的金融支持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国际经验
在当今全球人口增加、粮食危机潜在威胁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马铃薯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对马铃薯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2015年我国把马铃薯纳入主粮作物范畴,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推动马铃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已有研究中往往关注马铃薯生产技术、产业组织等方面的国际经验而忽视了金融支持的作用,因而分析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为我国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启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通过分析美国和荷兰的马铃薯产业金融支持政策,结合我国金融支持现状,发现可以从鼓励金融资本进入育种领域,开发马铃薯产业链融资工具和发展马铃薯产值保险方面进行金融支持,从而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
1荷兰马铃薯产业金融支持的经验
荷兰是全世界知名的马铃薯产出国,也是世界重要的马铃薯出口国之一[1]。荷兰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当地常年风大,病虫害发生率低,因此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宜马铃薯种植。荷兰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耕地面积的25%左右,种植面积占比高于欧洲其他国家。2013年荷兰的马铃薯种植规模达到15.53万hm2,单产达到了45.65 t/hm2。
1.1马铃薯育种私人融资比例高荷兰拥有国际一流的马铃薯育种技术,大部分育种研发工作由专业的马铃薯种薯企业完成,而私人融资是企业育种科研经费的最重要来源。有研究指出,荷兰的马铃薯种薯育种公司每年会投入超过2 000万欧元用于马铃薯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而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于私人融资[2]。种薯企业通过私人融资获得科研经费,之后通过收取新品种种植许可费和农户种植许可费实现企业经营利润。荷兰农业部规定,每繁殖1 t马铃薯种薯需要交纳27.5荷兰盾的专利使用费,因而种植企业的科研经费的80%源于新品种专利使用费,20%来自于种薯销售收入。交纳专利使用费推进了马铃薯育种科研,从而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荷兰的育种保护制度不仅促进马铃薯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也促进资本投入马铃薯育种领域,帮助育种公司扩展融资渠道。
1.2马铃薯产业链融资普及荷兰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涵盖了大部分农业产业领域。马铃薯产业作为荷兰的农业支柱产业,其产业链融资渠道也十分成熟。荷兰合作银行是马铃薯产业链融资的主要资金提供者,于1973年由多家农村信用社重组而成,是专门面向农业领域的银行,业务范围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业机械采购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荷兰当地的家庭农场90%的农业借款资金由荷兰合作银行提供。该银行特色的产业链融资模式对荷兰农业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
马铃薯产业链融资的主要方式是荷兰合作银行促进马铃薯生产农户、上游农资供应商和下游马铃薯加工商对接,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上下游融资服务和其他衍生服务,涉及的业务包括农业贷款、融资租赁、大宗商品交易融资、农业项目专项融资、全球客户解决方案以及农业产业咨询等。该银行与马铃薯种植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评估种植户的业务发展规划、技术水平等指标,为其提供长期信用贷款,且通过提供信用贷款而非抵押贷款解决农户抵押品不足的限制。在此基础上,该银行与马铃薯产业链上的农资提供商和马铃薯加工商合作,整合产业链资源,帮助农户融入产业链条中,促进农户获得下游加工商的订单,帮助马铃薯产业链各个参与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开展商业信誉融资[4]。荷兰合作银行也会对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通过整合产业链,加快信息在产业链传播的速度,并促进产业链的契约执行和公平交易。通过产业链融资,帮助种植户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减少融资成本,满足融资需求。
2美国马铃薯产业金融支持的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土地肥沃,温度适宜,机械化程度高,适宜马铃薯种植区域范围大。2013年美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42.57万hm2,总产量达到了1 984.41万t,单产为46.61 t/hm2。2013~2014贸易年度,美国的马铃薯出口额达到了17.6亿美元,总出口量164万t[5]。美国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使得马铃薯产业融资渠道多样,马铃薯保险覆盖范围广,有效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2.1融资体系健全美国的农业生产以高投入、高机械化著称。2014年美国只有不到2%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6]。伴随着美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也在日益扩大,负债率逐步提高。美国完善的融资体系为农业生产,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合作性农业金融体系是美国重要的农业融资来源,为农业领域提供了35%左右的融资资金。合作性金融体系包括美国联邦土地银行、美国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美国联邦土地银行通过引导农场主入股的方式吸纳股权资金,并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贷款资金,为美国农场主提供中长期土地抵押贷款。美国联邦中期信贷银行主要提供短期借款,与美国联邦土地银行相似,农场主在借款之前需要成为银行股东,之后银行向生产合作社或者其他农业经营组织提供借款,最后由上述中介机构直接向借款人提供有关设备商品和经营贷款[7]。美国合作社银行通过各类农业合作社向资金短缺的农户提供贷款,农户必须加入合作社才能获得贷款服务[8]。
美国商业性融资体系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50%左右的融资资金。商业银行是最重要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全美共有4 000多家商业银行开设农业融资服务,农业借款占商业银行借款总额的一半以上[9]。在实际操作中,马铃薯农户可以通过担保或者信用评估等方式获得信用贷款,同时银行也会提供包括土地、固定资产和农业生产机械等作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私人信贷支持也是商业性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的个人资金提供者、农业经销商等与农场主签订合作,通过订单农业、赊销等方式提供预付款融资或者直接融资服务。
2.2马铃薯保险发展成熟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其农业保险业务覆盖范围广,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农产品。以马铃薯为代表的大宗农产品农业保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农业保险作为美国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美国农业保险采用双轨制。美国农业部负责相关农业保险政策以及法规的制定,私营保险公司负责开展具体的保险业务。具体来说,美国农业部根据国内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的保险费率标准和赔偿措施;监督并管理私营保险公司的日常运作,审核保险公司开发的新险种;与私营保险公司签订农业再保险协议,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补贴和再保险服务。私营保险公司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开展农业保险经营;在政府相关框架下开展新产品研发;根据政府制定的保险计划推广农业保险。
美国马铃薯保险涉及多种险种。马铃薯生产险是一种与农户产量挂钩的保险品种,这种保险根据马铃薯种植户的历史单产水平数据制订费率和赔偿标准,对马铃薯生产受灾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赔付。马铃薯收入险(价格险)是最重要的马铃薯保险品种。2013年美国收入险的保费收入是生产险的3.9倍[10]。马铃薯收入险以农户实际的收入数据为参考制定费率和赔偿标准。政府通过提供保险补贴专项资金支持保险公司降低保费,因而农户参与保险的比例高[11]。
3我国马铃薯产业金融支持现状
近年来,我国逐步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2006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2008年我国把马铃薯纳入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十二五”规划,并提出了马铃薯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为了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我国从2009年开始将其纳入了国家农业良种补贴范畴,首先在内蒙古、黑龙江、青海、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和重庆9个省区开展马铃薯良种补贴试点工作。2015年试点省份增加到16个。2015年农业部确立了以科技创新引导马铃薯产业主粮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马铃薯应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用以补充我国三大主粮。2016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把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方式,提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666.7万hm2,单产达到19.5 t/hm2,总产量达到1.3亿t;马铃薯脱毒种薯使用比率达到45%,适用于马铃薯主食加工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马铃薯的主粮消费比例占总消费量的30%。
虽然我国正在努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但是与美国和荷兰等马铃薯产业发达国家相比,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程度较低。首先,马铃薯育种资金来源单一。我国是马铃薯产出大国,但是马铃薯单产低。2013年马铃薯的单产只有15.41 t/hm2,约占美国和荷兰的1/3。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差,脱毒种薯使用率低是制约马铃薯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马铃薯品种专利制度,农科院等国家科研单位仍然是马铃薯育种的主要机构,政府负责研发的模式极大地限制了马铃薯育种的积极性。第二,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力度低。我国现阶段马铃薯农户生产性融资规模小、收益低,商业银行提供农业金融产品的意愿并不强,农业生产面临较强的正规金融约束。蓬勃发展的P2P融资业务缺少必要的金融监管,投资风险大。第三,马铃薯保险仍是以生产保险为主,保障模式单一。2007年我国开始试点农业保险,主要推广的马铃薯农业保险是生产保险,即根据马铃薯种植面积、单产和当地受灾情况核定赔偿标准。政府通过补贴保险公司的方式促进农户购买保险产品。这种保险只能从产量上保障农户权益,无法应对农户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而在推广过程中实际问题较多。结合国际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4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1鼓励金融资本进入马铃薯育种领域。我国应当借鉴荷兰的育种经验,推广育种专利制度,改变现有的国有科研单位负责农业育种的体制,通过规范育种专利使用制度,增加私营企业进入马铃薯育种领域的积极性,从而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进入马铃薯育种领域,通过育种市场化促进马铃薯育种的发展。
4.2开发马铃薯产业链融资工具。荷兰合作银行的马铃薯产业链融资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即以马铃薯产业链核心企业或者组织作为融资中介,实现资金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合理分配。我国应根据马铃薯生产的现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金整合,由银行通过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合同为农户提供融资服务。银行通过整合产业链,促进农户与上下游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从而促进整个马铃薯产业链的发展。
4.3发展马铃薯产值保险。收入保险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保险种类,但是我国现阶段仍以生产保险为主。促进和发展马铃薯产值保险可以降低马铃薯价格波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从而减少市场风险。我国应在现阶段尝试试点马铃薯产值保险的基础上,完善农户马铃薯产值保险的赔付标准和推广体系,之后可以在马铃薯主产区推广马铃薯产值保险,减少农户的农业经营成本,避免农户逆向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祚恬,方招祥,苏林鹏.借鉴荷兰经验加快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3):41-43.
[2] 李文刚,曹春梅,刘富强,等.国际马铃薯种业现状及发展综述Ⅱ:国际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现状及趋势[C]//屈冬玉,陈伊里.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4:68-72.
[3] 刘洁,刘永平.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以荷兰合作银行为例[J].银行家,2014(12):107-108.
[4] 李建英,李柳颍.荷兰家庭农场产业链融资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6(1):41-43.
[5] 赵学尽,张婉莹.美国马铃薯贸易促进措施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5(7):133-135.
[6] 覃群发.中、美、印农业融资体系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3(11):48-51.
[7] 王丽,蔡纬国.美国农业金融支持研究[J].世界农业,2013(5):56-59.
[8] 卫志民,李忠昶,关园.美国农业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特征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4(9):105-108.
[9] 陈华.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12-14.
[10] 张秀青.美国农业保险与期货市场[J].中国金融,2015(13):60-64.
[11] 高晓春.比较分析美国和加拿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4(9):76-78.
作者简介李璐伊(1987-),女,浙江永康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价值链和农村金融。
收稿日期2016-05-11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6-235-03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
LI Lu-y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staple food strategy, the potato industr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pota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financial support mode of the potato industry in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tato industry in China, suggested that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industry should be realized from three aspects: encouraging the financial capital to enter the potato breeding industry, developing potato value chain financing instruments and developing the potato insura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ep analysis of potato industry financial support way.
Key wordsFinancial support; Pota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