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蓓,徐东升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气象局,江苏泰州 225300)
浅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气象服务需求及现状
赵 蓓,徐东升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气象局,江苏泰州 225300)
就改革中出现的农业育种、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气象保险、农业减灾服务和风险评估、农产品三产融合中出现的气象服务新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气象服务现状进行了阐述,从研究服务需求、明确任务分工、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搭建服务网络等4个方面对当前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供给侧改革;气象服务;需求;现状
农业因其生产周期长,受气候环境制约、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素质不高、生产能力低、效率低、科技含量低等条件限制,其现代化进程推进缓慢[1],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在农村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农场主、农业合作社、休闲农庄等新兴农民的出现,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的改变,均展示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助力农业生产最主要因素之一的气象服务,原来单一的以常规种植品种为主的气象服务产品以及由点到面的服务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农业改革发展的需求[2-3]。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农产品生产的服务需求,提供既面上覆盖又具体到点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这是气象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气象服务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1.1 农业育种需求 作物的质量、产量不仅与种植技术、环境条件有关,最根本的还在于作物品种本身,如大豆。虽然我国大豆种植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大豆均从美国进口,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大豆产油量高,其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种子品种的好坏关乎着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根本上找原因,加强农产品品种育种研究及其生长的气象条件、大面积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推动农业生产向健康、优质、高产发展有重要意义。
1.2 农业物联网发展需求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阿里巴巴、联想、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在农业领域的布局,农业智能化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对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农业物联网作为推进智慧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大棚内应用大量的传感器构成监控网络,实时监控棚内温光湿、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养分水分等各种参数,实现农民通过掌上手机完成作物生长环境调控,同时通过农产品二维码扫描,客户还可以了解整个作物的生长过程、作物成分、药物残留、食用方法、养生因子等多重要素。这些情景的实现,需要气象部门开展大棚内外小气候的研究以及作物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研究来为物联网种植管理、食物绿色管理、人体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1.3 农业气象保险需求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数字化推进,气象灾害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最多的不可控因素之一,通过开展农业气象保险减轻农民的损失,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也将成为气象为农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着手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服务,如浙江开展的茶叶指数保险,结合茶叶采摘季节容易受到“倒春寒”影响减产的情况,为投保的茶农在不同的时间设定最低投保温度指数,如果发生低于该指数茶农受损的情况,保险公司给予相应的赔付,此类保险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美国天气意外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气象保险服务也提供了一些思路,该公司利用采集点采集的天气数据,结合天气模拟、土质分析等信息,分析出可能出现的意外天气风险,农民对系统模拟出可能出现的天气意外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如果灾害发生,那么购买的农民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通过对气象数据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关键点的分析,开展贴合农民需求的保险,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的改革进程。
1.4 农业减灾服务和风险评估需求 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面临的气象灾害事件和种植风险呈增加态势,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业气象业务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监测评估以及提高服务的精细化、定量化和时效性;农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条件优劣(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市场条件等)、农业政策变化(包括耕作制度、品种选择、种植区域以及种植技术)、生产力水平高低有关,具有风险性,是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气候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开展气候风险评估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农业生产模式的部分更新以及再组织[4]。
1.5 农产品三产融合需求 在2016年的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泰州市高港区上膳源农场打造的“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最为突出,从土壤维护到智能大棚,从加工包装到冷链配送,从网上销售到自主点菜,从农耕体验到品牌打造,从农业生产到休闲观光,从有机绿色到健康养生,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自成一体。在这个农业发展模式中,气象服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智能大棚的小气候为各种作物的生长过程建模,实现大棚作物生长智能化控制;通过对冷链配送点的气象服务为合理安排配送路线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对作物生长气象条件的研究,提出大棚内作物生长搭配的最佳模式;通过对生产基地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为休闲观光项目提供合理建议等。
我国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得到发展,服务对象延伸至村级气象信息员,服务内容从天气预报预警到农业技术服务,服务方式从电话、传真到短信、微信等,为农业增产增收、防灾减灾做出贡献[3]。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为:①农业气象监测。建立了集卫星、农气观测站、农气试验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于一体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通过对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分析,为作物长势、灾情、土壤水分、天气气候条件等提供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并结合天气气候条件和趋势分析利弊,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理建议。②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领导机构,组建了覆盖到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灾情,积极开展农险气象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主动为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民提供干旱、渍涝、高温、低温冷害、霜冻、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提示农民在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做好防范灾害的准备,指导气象信息员开展技术服务,并对灾情进行评估。③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对常规农作物提供各生育期预报,根据作物的长势、面积以及气象条件,开展农作物产量预报,从而服务农业经济发展。根据对部分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向农民和种养植大户提供抗旱、抗低温、防霜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对设施农业、育种、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及时通过人工增雨或人工防雹等技术措施,提前防御灾害性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④农业气象情报。以农业气象旬报、月报、年报、土壤墒情监测报告、关键农时季节的农业气象专题报告等形式,对过去和当前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农业生产影响进行评价,为农业生产进程和安排提供建议[2]。⑤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每隔几年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分析,并就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专题研究,服务于全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农业发展。
尽管气象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需求不明、职责分工不清、监测能力不足、数据资料利用不全、服务领域不宽、科研能力不强、科技支撑不够等,尤其是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服务需求,缺乏专门的研究,阻碍了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紧跟农业改革步伐,找准问题所在和服务需求痛点,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3.1 研究服务需求,把准服务方向 不同的品种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其品质和产量也各不相同,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种植模式的转变,高产量、高效益的品种的引入,全球气候、种植环境的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断开展各类农产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挖掘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因素,对地方农业提质增效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5]。
3.2 明确任务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气象服务必须全盘考虑,分工明确,不仅要依托上层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力量,还要依靠基层服务人员关注农业生产,走访种养殖户了解种植品种和服务需求。县级台站开展调研需求和技术服务;市局负责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省局强化科研管理和技术支撑;国家局纵观全局,加强面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从政策上为各地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3.3 提升数据应用能力,补齐工作短板 经过多年的布局,气象部门的观测站网已日趋完善,地基、空基、天基观测均提供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但城市的扩张、环境的污染、人为的破坏等一些外界因素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3]。从数据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来讲,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红线保护范围,另一方面需要气象部门强化科研能力,提高对大量气象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水平。
3.4 搭建服务网络,凝聚工作合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沟通渠道、获得外部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眼花缭乱,如何打造品牌,帮助人们去伪存真,确保获得的预警和服务信息出自专家的技术指导,一方面需要气象部门打牢基础,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确保预警减损失、服务出效果,另一方面需要搭建一张智慧气象服务网,充分利用政府及机关各部门或商业部门建设的服务网络,整合发送渠道,将气象预警和服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
农业气象服务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为依托,以服务需求问题为导向,研究观测设备升级和气象服务能力提升,专注于气象服务技术研究,专注于服务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专注于服务专业化和信息化引领,实现常规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变,基层台站预报型向服务型转变,专业型研究向交叉型研究转变,跟上改革的步伐,想农民之所想,根植于服务,助力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 林琳.发挥改革成果和效益做好农业生产气象服务[N].中国气象报,2007-03-27(001).[2] 段海花,侯学源.浅析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J].广东科技,2010,19(24):85-87.
[3] 贺宇.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2):129-130,148.
[4] 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5] 高胜利,林敏,金苏微,等.农业气象服务更新的几点探讨[J].现代农业,2008(2):30-31.
Analysis on the Dema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ZHAO Pei,XU Dong-sheng
(Gaog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Taizhou City,Taizhou,Jiangsu 225300)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w demand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agricultural breeding, agricultural networking development, agrometeorological insurance, agricultural disaster mitigation service and risk assess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vergence in the reform, and expound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rom the aspects of researching service demand, clarifying the division of tasks,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data application and building service network.
Supply side reform;Meteorological service;Demand;Present situation
赵蓓(1978- ),女,江苏泰州人,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研究。
2016-09-05
S 16
A
0517-6611(2016)32-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