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 思 ·世说新语·
李克强热词(下)
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第一次专题讲座,题目是“先进制造与3D打印”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这可视为观察本届政府施政的一个窗口。其中深意,绝不局限于单纯一项技术。“今天组织这次专题讲座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多了解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习新技术,更要吸收新理念,并且要和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创新思考。”总理一连用了5个“新”阐述此次讲座的意义。
事实上,“新”也的确是李克强各种讲话提及最频的词之一。他毫不掩饰对新生事物的浓厚兴致,也从不回避包容和支持态度。
“‘新业态’这个词,我最早是从总理这里听到的。”国办一名工作人员回忆。据悉,总理曾“压”下过一些文件,这分明是一种保护。“如果不是他,一些新业态今天可能就不存在了。”这位工作人员说。
李克强立场鲜明地表示,对于新技术引领的新模式、新业态要高度重视。“总不能让新的去适应旧的,更不能让脚去适应鞋。”他说,“政府确实有‘错位’的问题,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一个新的业态、新的事物发生了,本来可以看一段时间,培育一段时间,但我们很快‘管’的手段立刻就上去了,这就有可能把这个业态给遏制、甚至扼杀了。”
今年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在强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时,首次明确提及“新经济”:“过去我们的政策主要扶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就地扩能,现在要提升政策的‘边际效益’,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
紧接着,2月24日的常务会上,他以新能源汽车破题再次详解“新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一阶段,传统动能的上升幅度已经有限,但新经济、新动能却正在蓬勃兴起。这两年传统汽车产业的产销增速持续走低,可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却实现了爆破式增长这表明“新经济”正在孕育产生巨大的“新动能”。
本届政府施政,以开放心态,顺应和催生“新”。如今“新经济”破茧而出,并被寄予厚望。正如李克强所言:“我们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拐点’,只要让‘新经济’壮大起来,把‘新动能’培育起来,中国经济就不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柳暗花明又万村’!”
“创”和“闯”,这两个读音相近、内涵相承的词,勾勒出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一种气质。本届政府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之提升为中国经济“新引擎”。这个“创”接续的,便是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一种“闯”的精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单指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的“创”,它尤其在意观念之“创”、制度之“创”。观念和制度创新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激发亿万民众的创造活力,从而根本上改变亿万民众的命运。
“30多年前,中国有很多人在改革开放政策激励下,淘到了‘第一桶金’。现在我们正激励大众创造‘新的第一桶金’!”李克强在瑞士达沃斯论坛向各国来宾介绍。
对于我国大力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理认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他每次都会强调,创新不仅指科技创新,同时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政府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仍然有巨大空间,仍然可以释放更多红利。
“创”联接着新与旧。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必须发动“双引擎”。一方面培育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方面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扩大重点民生领域的有效投资“补短板”,为旧引擎找到新出路,这本身也体现出政策取向的创新。
“创”覆盖了大与小。“双创”不仅带来雨后春笋般的小微企业,大企业通过引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不仅服务业,工业企业同样也是“双创”的沃土。总理力推的涵盖大中小企业与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创”打通了内与外。本届政府把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对于结构调整中凸显的富余但并不落后的产能,李克强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计划,积极寻求全球市场。他表示,中国有巨大的装备能力,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有工业化需求,发达国家有高端技术和创意,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把三者需求和利益结合起来,实现“三赢”。这样既可以拉动全球市场需求,也会有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某种意义上讲,“创”的气质,就是改革气质的诠释。李克强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是:“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他同时还说过一句话:“拒绝改革的人可能不会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拥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李克强在国内外众多场合给出他对中国经济的核心判断。
所谓内在韧性,一方面如总理所言,中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型多样,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业不兴那业兴,经济的支撑并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另一方面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结构性改革,可以充分挖掘经济潜在增长率,同时也使实际增长率尽量贴近即期的潜在增长率,从而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国经济正在呈现的一些深刻变化,进一步揭示了这种韧性。国内外的经济分析都注意到,尽管中国GDP增速在放缓,但就业却相当坚挺。2015年,中国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1300万,2016年1月的最新调查失业率为4.99%。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却逆势增长,这颠覆了过去只有高增长、高通胀才能带动高就业的传统认知。一位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表示:“不要低估中国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政府正在推进走向长期稳定的发展。”
“韧”不仅是对中国经济自身的描述,同时是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描述。它指向一种品性和意志。这大概也是李克强格外看重这个词的原因之一。
总理曾在重庆长江码头边与几名“棒棒”交谈。他动情地说:“你们很了不起!每一分钱都是流汗挣来的,是中国人民勤劳的象征。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在溯江而上的航程中,李克强站在船头甲板上对随行人员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需要我们坚定逆水行舟的勇气和信心。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航程也是这样,一路航行要不断涉险滩,过暗礁,闯激流。”
常怀忧患意识,又要保持必胜信心。这样的探索前行,靠的正是韧性。“韧”,构成中国经济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精神层面的一个核心意象。
(摘自《新民周刊》2016年第10期 陈 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