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

2016-03-19 13:22:58秦绍德
高校教育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学校长校长大学

秦绍德

(复旦大学,上海 212000)



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

秦绍德

(复旦大学,上海 212000)

近几年,大学教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而大学校长则又处于被议论的中心,什么样的校长是社会所需要的,现在的校长是否胜任?各种议论都有。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一个科研题目——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不知是管理大学校长专业化,还是大学校长管理学校专业化,抑或都是。无论是管理校长不够专业化,还是校长管理学校不够专业化,问题均出在制度上,核心是我们缺少一个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制度。

一、 大学校长的职责

大学校长为什么那么重要?社会赋予他的职责是什么?俗话说,角色决定职责。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就被赋予什么样的职责。对于大学校长的角色,大家的认识都不一样。历史对他的定位不一样,世界各国对大学校长的定位不一样,当代中国对大学校长的定位也不一样。从国内来看,党和政府、校内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校长的定位不一样,公众心目中对大学校长的定位也不一样。党和政府对大学校长的要求很高,定位是政治家、教育家;校内教师希望大学校长最好是科学家,许多大学教师都有这样的文化情结;而学生们希望大学校长是一位教育家,有声望、有思想,能给他们引路;公众对大学校长的定位,首先是高级知识分子,其次是名人,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校长最好是名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学校长就是官员。这就是不同的定位。大学校长被社会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定位,因而他被赋予的职责也是多方面的。

大学校长应当有以下职责。第一,大学校长是大学教学与科研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大学是一个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也有人称之为学术共同体。教育、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科研也是大学的主要活动。因此,校长应该是大学基本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种领导和组织是在宏观层面上,或叫大学层面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或机构实现的,不是他个人的行为。第二,大学校长是行政管理的决策者。行政管理的范围很广,包括资源的配置,计划、制度、规定的制定和监督执行等等。行政管理主要是靠校长,很多具体决策应该由校长担当。第三,校长还应该是大学的经营者。大学校长不仅要与政府、社会打交道,为大学争取资源,还要和国内外交流,甚至要争取国际资源。大学需要经营,要用心经营,没有这样一个经营者是不行的。第四,大学校长是社会公众人物。这是大学校长的隐性职责。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大学校长代表大学,一定程度上代表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知识分子,所以社会对校长的要求会很高。例如,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一讲话,互联网传播得很快,大家评头论足,让大学校长压力很大。

职责决定权力,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就应当赋予什么样的权力,权责应该相当。大学校长可以行使的权力是他的职责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说的“校长负责”为大学校长职责范围内享有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限权是不对的,滥权当然也不行。

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还有一个重要外在因素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我国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大学领导体制。在现行制度环境下,校长行使职权是有规定范围的。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怎么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有明确规定的,但实际执行中,还有不少问题和争议,文章恕不展开。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大学校长的职权该怎么划定呢?第一,校长是党委决策的重要参与者。现在,公办大学由党委会作重大决策、最终决策,校长是参与者。但由于校长的特殊地位,他是重要参与者。校长可以在大学的目标定位、大学的规划、大学的重要决策、大学的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相关决策过程中发挥积极和主导的作用。第二,校长是重大决策的执行者。大学党委的重大决策,除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维稳等外,许多是有关事业规划、学科发展、校园建设、人才引进、师生福利方面的,具体执行的还是校长。第三,大学校长应是干部人事的重要提名者。党委要特别尊重校长的提名权,包括对副校长的提名权。在现行制度当中,要让校长更好地发挥负责的作用,实施细则要完善;党政主要领导的配对要合适,就是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配对要合适;如果发生了问题,要及时解决。这里是对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希望,发生问题要及时解决;久拖不决,就会错过一个学校的发展机遇。

二、 大学校长的职业要求

大学校长是职业化的岗位,而不是兼职的岗位。担任大学校长,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熟悉教学、科研的规律,懂得育人,懂得科研。一个好市长,一个好省长,不一定是好校长。我们不能随意任命行政官员(哪怕他经过多个岗位的历练)来担任大学校长。因为具备政府工作经验,并不一定胜任大学管理。政府工作和大学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他的育人涉及百年树人,他的科学研究涉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还是要懂行的人当大学校长。二是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大学校长要具备“三个善于”:善于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善于决策推动,善于处理难题。以前的实践中,有一种“著名的大学校长非院士不行”的论断,这有很大的片面性,不成功的事例很多。大学行政管理也是一门学问,要学习、遵循其客观规律,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大学管理不可能无师自通。科学家不等于天然就是好管理者。一所大学有许多学科,“隔行如隔山”。如果没有一点战略思维,没有一点管理经验,哪怕是院士也当不好大学校长。比较成功的是“小专家大校长”。为什么是“小专家”?因为他有教学和科研的经验,懂得其中的规律,搞行政管理不会违背规律。小专家小有成就,护摊子的意识不强。而如果是大专家,放掉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团队很可惜,当大校长就不能专心一致。在大校长和大科学家的层面上,“双肩挑”是不行的,一头必受影响,或两败俱伤。

除了上面的基本条件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不能忽视。首先,大学校长必须做到“三全”,即全职、全心、全力。作者在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期间,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专门请教了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询问其在任职期间是否保留自己的专业。他们对作者提出的问题感到很奇怪,后来他们分别告诉作者,他们当了校长以后,基本上就不做专业了。耶鲁大学校长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很著名的经济学家,是一位对华非常友好的人士,他曾经是总统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对华的政策都可以向总统建言,但他担任校长后就不再做专业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苏珊(Susan Hockfield)原来是耶鲁大学的学术副校长、生物化学专家,后被选任为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到波士顿就任后也不搞原来的科研了。因此,大学校长不应该兼职科研,否则不仅当不好校长,而且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如果他的实验室在自己学校,如果他的重大项目、重点学科都在在本校,别人会怎么看这个校长?一碗水怎么端平?所以作为校长要全职、全心、全力。其次,校长要德才兼备,德重于才。这里的“德”具体指有理想,敢担当。校长没有理想,大学就难以有奋斗目标。但校长的理想不是他个人的理念和想法,而是继承和归纳了历史传统的、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理想不是空讲。校长还要为理想的付诸实现亲自实践,遇到困难和挫折敢于担当。这里的“德”,还指公道正派,气量大度。校长身为一校之长,身教重于言教。公利在前还是私利在先,下面看得清清楚楚。校长还要尊重教授,尊重下属。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全校,发动全校,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

三、 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

现在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有很大的缺陷,不成功的有相当比例,而且不成功对许多大学的稳定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现在的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呢?没有单独书面行文的制度。校长遴选都是参照一般干部选拔制度来做的。作者把它归纳为一句话:上级组织部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领导点将制。按照现有的制度,按照党管干部的程序,现在是“三民主义”,即民主推荐、民主考察、民主选举。民主推荐是“海选”,大家摸不着边;民主考察,就是上级从基层推荐的人中遴选一两个人之后定向考察;接着是民主选举,不是“全民公投”,而是在几百人的骨干范围里选;然后由组织部门考察,上级任命。这样的程序是形式上的民主,实际上容易走过场,根本不可能深入了解教师们、教授们或者是过去曾经在这个学校工作过的老同志们的意见。现在的趋势是,直接任命的外派校长越来越多。我们不简单否定外派校长,有的时候可能还是需要的。但对完全是任命制来的外派校长,所在学校不了解选派标准、选派意图;选派去的校长难以很快融入学校,甚至会有一定隔阂。为了打破圈子的局限,避免腐败,也有必要对干部进行适当的调动,但现在的调动是不是太多了呢?而且任命制还有扩展的趋势。上级组织部门调查基础上的领导点将制有怎样的弊病呢?第一,所在学校教师干部的民意得不到体现。他们希望怎么建设学校,学校今后往怎样的方向发展,选派的校长不了解。第二,组织部门考察任务重,考察工作不专业,来去匆匆,流于形式。由于工作量大,组织部门根本来不及对意见进行深入的、符合实际的分析。第三,所在学校党组织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不要说校长没有提名权,实际上党委书记也没有提名权,更没有否决权。第四,上级领导在知人不深的情况下,往往是拍脑袋办事,感到可配置校长的资源很匮乏,捉襟见肘,拆东墙补西墙。一个校长在一所学校做得很好,正在大展宏图,不料一纸调令,就调动到另一所学校。这样实际就伤了两所学校。

综上所述,我们的制度需要创新。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行一下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遴选制度。这个职业化遴选制度的核心是解决大学校长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第一,我国要形成大学校长的职业圈,建立人才库。政府能做的工作主要是确立校长系列,制定相关政策,取消行政级别,建立校长级别及其相应的薪酬范围。薪酬不一定很死板,年薪可以从50万到150万不等,留有一定的余地。另外,学校恐怕还要实行无套级的“旋转门”制度。难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原因就是没有大学单列的校长系列,如果人事部门建立了校长系列,行政级别就可以取消。我们不赞成行政官员随便任命到大学任职,但不否认好的干部可以当大学校长,而这可以通过“旋转门”制度来实现。这样的“旋转门”制度在国外很流行,但我们却没有。学校内行政部门要实行教育职员制,使管理人员有职业认同和制度保障,因为教育职员制度是产生具有丰富经验校长的来源之一,当然不是唯一来源。

第二,市场遴选校长人选。具体来讲就是委托人力资源公司进行大学校长遴选。市场反应需求,市场决定性价比,市场形成优胜劣汰。从宏观上看,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相对比较公正合理,它考虑的完全是大学校长专业化条件,而不是其他条件。

第三,高校应建立遴选委员会主导遴选过程。遴选委员会可以由教职工代表、学校董事会成员、校友代表、所在学校党组织代表、教育行政机构(公办学校出资方)代表、所在地地方政府代表等组成。党委书记任遴选委员会主席,主持制定遴选规则、启动程序、招标遴选、与候选人洽谈,最后投票表决人选。遴选委员会的设置及运作应充分体现校内民主,所有的遴选会要以代议制方式决定校长遴选。

第四,政府部门审核批准。“政府部门”实际上包含了党委组织部,这体现了党管干部的中国特色,在政治品德上对大学校长考察把关,组织部门的工作从决定“选什么人”转变为决定“选定的人选是否合适”,可以一票否决,但不要自己去做“选什么人”的工作。

此外,大学校长的任期应变“最多任两届”为“无限届任期”。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非常职称的校长,得到大家认可的校长,任两届对学校的发展有巨大的好处,最怕的是当一届就走了,对大学发展很不利。职业化制度成熟以后,我国应向国外开放,利用国际校长的资源进行配置。现在一些民办学校已经有了从国外招聘的校长,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大学校长遴选国际化可能是未来趋势。因为当大学校长有共同的规律,他既然能够在国外当很好的大学校长,到中国也许会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大学校长职业化制度的建立,是一种制度创新,难点在于要突破原有制度的束缚,涉及人事制度、干部制度、薪酬制度、选举制度等等。因而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协调。制度创新的前提是转变观念,这往往又需要耐心等待。即使新制度已试行,职业群的形成尚待时日,任重而道远。愿有识之士携手共进,不懈推进这一改革。

doi:10.13316/j.cnki.jhem.20160614.002

收稿日期:2016-04-23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D042)

作者简介:秦绍德,教授,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新闻传播研究。

笔谈: 校长管理专业化

专题主持/宣勇

主持人语:“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大学校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历史经验表明,伟大的大学总是和伟大的校长联系在一起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完善进程中必须要坚持的“中国特色”,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校长的能力、推进校长管理的专业化进程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校长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关键人物,“校长负责”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和提升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关于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一文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视角下,对于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职业要求、遴选办法进行了深度思考,提出大学校长必须做到“三全”:全职、全心、全力,并认为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遴选制度的核心是解决大学校长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需要制度创新。《大学校长:一个从“个体”到“集体”的进程》依循大学组织的历史演进,阐明了管理当代巨型复杂的大学组织,要强调“大学校长”作为集体的概念和重视“大学校长”集体领导的基本立场。

主持人简介: 宣勇,教授、博导,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工业大学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主任,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6-14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60614.1604.004.html

猜你喜欢
大学校长校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留学(2017年14期)2017-08-01 00:17:04
论校长的修养
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大学校长谈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