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晨晨 陈兰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会议暨邓小平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综述
侯晨晨 陈兰馨
2016年9月26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会议暨邓小平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李酌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致欢迎辞,来自中央编译局、南昌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该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和《邓小平研究》杂志社共同承办。
与会专家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邓小平与中国梦这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主题,与会学者就如何建设马克思科研主义学科、如何培养马克思主义科研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与会学者还紧密结合社会科学院实际,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关于邓小平与中国梦主题,与会学者主要探析了以下问题:
其一,邓小平的伟大战略思想和前瞻性思维。唐国平教授指出,邓小平推动了两岸统一战略的两大转变: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战略大转变;由“一国一制”到“一国两制”的战略大转变。两大战略转变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实践上有力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王浩副研究员认为,“冷静观察”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点。曾敏研究员指出,在美国推行“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当今,邓小平武器装备思想的作用再一次凸显。
其二,邓小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当代意义。杨勇教授分析了邓小平主政大西南时期的城市治理思想与实践。杨永亮结合邓小平图书馆的建设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远影响。吉勇则结合广安市的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言献策。
其三,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新思想。阚延华教授系统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分析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幸晓峰研究员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文化系列讲话精神后指出,在国际学术领域提高中国历史文化话语权,要厘清历史和文化的关系,注重以史为鉴,坚持文化自信。
此外,一些专家学者还就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邓小平和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李羚研究员认为邓小平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反腐的首倡者,而依规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制度建党的新发展,它第一次阐明党章是党内最高法的理论基础,厘清了人们在党法关系上的模糊认识,创新了党员领导干部终生政治教育的理念,为执政党加强反腐败提供了有益启示。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