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激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
——高校“基础”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

2016-03-19 12:36郭霞亓慧坤
高教学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高校课堂基础

郭霞  亓慧坤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系,山东 泰安 271000)



刍议如何激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
——高校“基础”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索*

郭霞亓慧坤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系,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培育“精神”、启迪“心灵”的德性修身课程。其课堂教学既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场所,也应该是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的实践过程。所以,必须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即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我们对此做了初步尝试,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可喜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校课堂;教学活力;学生主体性

一、提出问题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打课程,应该着力通过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彰显课程的教育特色,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使命担当,努力营造成为青年大学生生成性自我教育过程。然而,目前的“基础”课课堂教学普遍缺乏生命活力,其教育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我们认为,其关键问题就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这个问题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多育少的问题

教多育少是指在日常“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多,但育人的实际效果少,或者说不够理想。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往往是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处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以教材及其相关教辅资料为基本教育教学工作的蓝本,依据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素养、水平与能力具体设计教案和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授课内容也主要是教师比较单纯地讲授一些理论性知识,教学方式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式,绝大多数授课时间表现为教师的“一言堂”。尽管目前任课教师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并积极尝试采用“微课”等新的模式组织教学,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效果而已,整个教学活动仍然凸显着教师的“教”,其实际的“育人”效果由于普遍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着实令人怀疑。

(二)学者被动无趣的问题

学者被动无趣是指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感觉教学的内容大体已知、教学的形式基本老道、教学的整个过程无吸引力、无兴趣、甚至无聊。也就是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对应,学生仅仅是相关知识的被动学习者、理论的被动接受者、人生价值观被塑造者的客体。这种教学状态只能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知识的排斥、对相关理论的厌恶、对所倡导的价值观的无视。这也就难免会出现课堂上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则或者索然无趣昏昏欲睡,或者干脆各忙各的尴尬局面。

(三)教育教学过程缺乏生命活力的问题

教育教学过程缺乏生命活力是指在实际的“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少见思想的沟通、观点的交流、情感的培育,也鲜有心灵的触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与原本点化、激活与唤醒精神或心灵的“基础”课程本性要求相距甚远。正如德育专家鲁杰教授指出的“迄今为止,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仍然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主流,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了道德理论和实践的‘人学空场’”[1]。

二、剖析问题

从课程性质特征角度讲,“基础”课属于培育“精神”乃至是启迪“心灵”的德性修身课程。因此,提升“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效果,离不开大学生的“自”、“觉”、“悟”。任课教师需要加强研究并努力做到的是根据课程性质特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或曰主体性,即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一)选择性

“立德树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生命个体在成长成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调整和完善自我选择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内容的选择、对自我学习方法探索确立的选择、对个人行为方式的选择,以至于对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等等。“基础”课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正确的施教,帮助青年大学生自觉体验选择,学会正确的观察与思考,积极参与人生实践,不断选择正确的成长发展之路。

(二)自主性

青年大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主人。这既是一个个体生命发育成长的独立的自然过程,更是一个年轻生命从家庭的“断乳”开始,不断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经历磨砺、积累经验的艰苦复杂的社会化过程。“基础”课所要探索的就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施教,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主观思想上正确认知、在客观行为上正确抉择,在成长发展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学会自立、自强,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三)能动性

在信息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下,站在时代前沿的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宽广、获取的资讯内容丰富,甚至一部分学生能够紧跟科技发展的新潮掌握和运用最新的网络科技工具。所以,就此来讲,每一位青年学生几乎都能够高度自觉地调动主观能动性。“基础”课所要努力做到的就是通过合理的施教与引导,调整青年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向,找寻实现其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四)创造性和超越性

人是一个现实的存在,其现实性本身就规定了生命原本的有限性。但人能思想有追求,致使人从来就不满足于有限、不满足于现实,而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顽强地不断创新、超越实现着理想也追求着无限。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的一些哲学家把创新性、超越性看做是人的生命的本质。所谓教育也“就是要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使其心中时刻充满希望;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实现对世俗和存在的超越;要培育学生的批判和反思的能力,给学生生命超越的工具;在自主发展教育中不断实现生命的超越”。[1]“基础”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正确而有效的施教,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条件,帮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创新超越的活力、享受创新超越的乐趣与过程,通过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改造和超越而实现自觉主动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初步探索

我们根据课程的性质特征,围绕提高“基础”课的实际教育效果,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展开了初步的探索性工作。其具体做法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适度参与教学。

(一)基本做法

其一,将一起上课的一个大班(一般是自然班的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全体同学分为若干个教学小组,每个小组(4-6人)确定一名主讲人;其二,各小组既可以按照教材体系自行选择相关的教学题目,也可以兼顾小组成员的兴趣和社会现实自由选择题目;其三,在任课教师统筹协调确定各小组构成及其选题以后,各个教学小组课下认真备课,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按照教学进度由任课教师引导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其四,每个小组参与教学的课上活动时间一般为20分钟。其中包括主讲人授课、小组其他成员每人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自愿向授课小组提出相关问题以展开彼此的学习交流等三个教学环节。其五,任课教师根据该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参与教学的小组的实际表现当堂作出点评。并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分别以30分、20分二个级次确定成绩,以“平时成绩”的指标体现在“基础”课程的总考核体系之中。

(二)初步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实践,我们认为“组织引导学生适度参与教学”的尝试,使得课堂教学实现了多方面的积极转变,不仅初步焕发了“基础”课的课堂教学生命活力,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产生了比较理想的育人效果。首先,学习状态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在明确活动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备课并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从组建教学小组开始,学生们认真选题、广泛搜集资料、尝试构建教学体系、学习制作完善教学课件、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准备应答问题、直到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所担当。这使得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对课堂教学充满期待,既希望了解其他同学的教学情况,更渴望自己有一个精彩的表现。其次,学生的视野由仅盯课本向观察社会转变。允许且鼓励在教材以外选择相关的教学课题,极大地开拓了青年人的视野。“90”后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秉性、善于挑战的青春特征、追求张扬“个性”的品质、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需求,以及基于大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来,从长期已经习惯的校园生活开始转向社会生活,观察问题的目光从长期已经习惯的聚焦自我开始聚焦于他人与社会。再次,学习的效果由掌握知识向提高能力、升华境界转变。完整地承担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全方位的挑战与机遇。从组建小组到完成授课若干个工作环节的经历,无不成为学生尝试规划、展开研究与学习的具体过程,也成为实实在在的锻炼成长与自我超越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师生思维和精力的投入与展发、有不同观点碰撞而产生的思想火花、有情感的互动与培育,也有大学生人生智慧的启迪和提升。由此所带来的青年学生学习进步的实际效果全面而明显。最后,教学过程由单一的“教”向“教学相长”转变。充满蓬勃朝气的“90”后,生活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信息化时代,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他们的思维、语言及其表达等许多方面无不投射着时代的气息。所以,无论是网络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还是资讯内容的感获与交流,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亚于教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所以,组织引导他们参与教学,也大大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学习,达成不仅有学生的自我实现,也有教师的自我实现,形成了难得的真正的“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科学教育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4-009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号:GJ20130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号:GJ 201309)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霞(1957-),女,汉,山东泰安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亓慧坤(1982-),男,汉,山东莱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The lesson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 education'is committed to cultivate the spirit and enlighten the soul of the college students.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be the place of living vitality and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self-education and improvement.As a result,we must motivate students'subjectivity,that is the selectivity,autonomy,initiative,creativity and transcendenc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e have made a preliminary experiment,which brings positive changes in four aspects,and have obtained the good educational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 education";college education;learning vitality;students'subjectivity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高校课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五抓五促”夯基础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