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娟,于 沛
(天津商业大学,天 津 300134)
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
——以天津市高校为例的调查研究
艾娟,于沛
(天津商业大学,天 津 300134)
摘要:青年学生是社会志愿服务的主体,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以天津市高校1 100名青年学生为对象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状况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普遍较高,并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但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较浅,体验不深入,尤其是学校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重视和规范等影响了他们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基于此,为了实现青年学生较高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应该采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组织的设置以及运行情况,提高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同时要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贴近青年学生的专业需要和发展,注重产生更实际、更积极的效果,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水平。最后,要进一步提高学校以及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关键词: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天津高校;调查研究
一、引言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具有自愿性的特点[1]。近年来,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逐渐增强,志愿者在帮扶救灾、教育支持、知识宣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社会活动的开展、社会秩序的维持以及弱势群体的支持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对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集中在4个方面:其一,了解志愿服务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这是志愿服务政策完善的现实基础;其二,对志愿服务价值与功能的探讨,志愿服务可以加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满足其成长和交往的需要[2];其三,从组织和管理的角度分析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以及完善志愿服务的对策[3];其四,深入探究志愿者的个体特征,比如志愿者的人格特点、心理品质、亲社会动机、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等[4]。以上4类研究分别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角度去分析志愿服务,相对而言,第一类研究属于现象调查,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操作基础。
以天津市为例,近年来天津市先后承办了国际达沃斯论坛、2008年奥运会分赛场、全国大运会等各种大型活动,带动了大批高校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而且在社区发展工作中也吸纳了众多青年学生作为志愿服务者,为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问题在于,目前还缺乏对天津市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整体性把握,这使得天津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和完善缺少了现实性的依据。有鉴于此,我们以天津市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以期全面了解天津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与影响因素,为社会和学校组织、开展志愿者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完善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二、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
在天津市8所全日制本科大学中随机抽取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1 100名,采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状况的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分别从个体(比如,个体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等)以及环境(比如,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参与志愿服务的态度和重视程度、效果等)两个层面调查影响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因素。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80份。其中,男生554人(51.3%),女生525人(48.6%),大一265人(24.5%),大二431(39.9%),大三337(31.2%),大四46人(4.3%);理工类学生782人(72.4%),社会人文类学生297(27.5%)。
总体来讲,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普遍较高。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7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志愿服务,15.5%学生表示自己不确定是否参加志愿服务,只有5.6%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可见,绝大多数的青年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主动的、自愿的,有着一定的热情和期望。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与这种普遍较高的参与意愿相联系的是,大部分学生更期望参与与其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51.2%的学生会考虑参与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服务活动,33.8%的学生会考虑参与大型赛事类活动,26%的学生会考虑服务弱势群体,还有22.1%的学生希望去支教。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年学生更期望参与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志愿活动。
三、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
具有较高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和热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志愿服务行为。为此,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了影响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因素。结果发现,青年学生是否具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青年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的认知和体验是主观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和管理程度是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和行为。
(一)个体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较浅
青年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来了解志愿活动,但了解程度不够深入。他们普遍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有必要的,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尤其是想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来提高自身的能力。调查发现,44%的青年学生是通过学校来了解志愿服务的,36.7%的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志愿服务,24.8%则通过社团了解志愿服务,学校、社团和网络成为青年学生群体了解志愿服务的主要途径。但进一步分析发现,50.6%的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处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入,他们对志愿服务过程缺乏深层次的认识,由此可能会造成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较差。总体来说,83.4%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有必要的,88%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对自身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二)个体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不高
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不同的,57.4%的学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38.6%的学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18.6%的学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结识更多的朋友,18%的学生希望借助志愿服务寻找精神的满足与快乐,9.2%的学生有其他想法。已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类型是3种,即以责任感为核心的传统型动机,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型动机,以及以快乐为核心的后现代型动机[5]。现在看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还是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以发展为核心的动机更加强烈,而以快乐为核心的动机水平更低一些。
然而,从他们参与的志愿活动与专业的相关程度来看,志愿服务并没有满足青年学生的主要动机需求。调查发现,45%的学生认为自己参与过的志愿服务与专业关联不大,25.2%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与自己的专业根本不相关,25.1%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与专业有一点相关,只有4.7%的学生认为参与过的志愿服务与自己的专业非常相关。同时,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收获也是比较少的。调查发现,44%的学生都选择了自我价值的满足,43.8%的学生则认为志愿服务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21.4%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21.7%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提高了自己的一些能力,有4.5%的学生则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没有多大的收获。有的研究者曾经分析指出,大学生更喜欢具有挑战性、 能展现自身价值、 证明自己能力的工作,而对一些能力要求不高的志愿活动则缺乏持续性和激励性,不能满足其自身的动机需求[6]。
(三)家庭、学校、社会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
1.家庭影响甚微
已有研究发现,家庭对个体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家庭成员是否具有志愿服务的经历,或者家庭对参与志愿服务的支持与鼓励程度。那么家庭对与志愿服务的了解以及参与情况又如何呢?调查发现,家庭对志愿服务具有一定了解的占到24.5%,一般了解的占到42.8%,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的占到了32.7%。也就是说,大部分家庭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是很低的,并不能全面认识志愿服务的参与、功能、效果等状况。其次,只有25.4%学生指出,其家庭中有成员参与过志愿服务,具备一定的志愿服务经历;37.4%的学生表示,其家庭成员没有参与过志愿服务;还有37.1%学生认为,其根本不了解其家庭成员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但问及自己参与志愿服务,家庭持怎样的态度时,70.6%的学生认为,家庭一定会支持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由此可见,家庭成员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并不是影响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因为即使大部分家庭没有志愿服务经历,但是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仍旧很高。而且大部分青年学生认为,家庭一定会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志愿活动。
2.学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各项工作缺乏公共认可度
我们的调查发现,青年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校对志愿服务的关注程度又如何呢?结果发现,55.6%的学校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有明确要求的,74.7%学生了解到学校有相应的志愿服务组织设置。但是关于学校志愿组织的运行情况,只有60.4%的学生了解,39.6%的学生对学校志愿组织的运行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42.8%的学生觉得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效果一般,29.3%的学生觉得志愿组织根本就是走形式,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对学校相关志愿服务组织的效果缺乏一定的认可,极大地削弱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
3.社会对志愿服务缺乏宣传的力度和有力的鼓励措施
调查显示,43.7%的青年学生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比较关注,57%的学生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不太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27.7%的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有一定的了解,69.8%的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不太了解,不清楚志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情况。而且69.5%的学生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组织以及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已有的研究表明,有些学生不参与志愿服务是因为志愿服务缺乏安全保障,自身安全问题以及其他权益保护成为学生突出关心的问题[7]。
总体来看,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较少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却更多地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调查显示,学校和社会对志愿服务的管理工作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组织结构的设置和运行缺乏公开性和公众性宣传,使得大部分青年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志愿服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而且大部分学生并不满意志愿服务的效果,尤其是没有切实感受到志愿服务对自身成长的帮助,甚至觉得志愿服务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没有意义。
四、对策与建议
总体而言,青年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志愿服务意愿,但他们对志愿服务的总体认知不足,加之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工作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制约。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青年学生本身的认知与体验
为了提高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体验,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建立较为统一的、全方位的宣传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组织,尤其是网络(朋友圈、公众平台)、社团等青年人较为认可、参与人数较多的信息平台,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情况,介绍不同志愿组织的服务内容与服务过程,明确参与志愿组织或者服务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可能得到的认可,以此提高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使其贴近青年学生的专业需要以及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注重产生更实际、更积极的效果,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水平,让青年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志愿活动对自身成长的帮助。
(二)发挥学校在志愿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调查发现,36.7%的学生认为没有适合的项目让自己参与,30%的学生则认为缺乏有效的组织成为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之一。因此,从学校的角度而言,要更好的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之纳入日常的学生工作体系,成为常态化活动。调查发现,如果将参与志愿活动作为一项评定优秀学生或者奖学金的条件,80%的学生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如果将参与志愿活动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一部分,93%的学生也是赞同的。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通过合理的方式肯定和支持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早在2010年,有的研究就尝试提出将大学生做义工纳入高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甚至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实施社区义工学分制,将参与志愿行为纳入到毕业考核中来[9]。所以,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纳入到对其的评价体系中,并与社会评价联动起来,使得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能够在其就业考评时得到重视。其次,学校可以与民间的、社区的志愿组织建立联系与合作,拓宽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容,丰富学生的选择,并结合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专业所长,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最后,学校应该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具有的不同需求变化,设计相应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和行为的持续性。
(三)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和激励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宣传制度。社会应该建立志愿机构登记政策,通过多元化的媒体渠道集中介绍不同类型的志愿机构,包括志愿组织的主要服务内容、参与方式、参与要求以及可能取得的社会性效果等,提高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认知度。其次,社会应该制定多元化的鼓励政策,打破志愿服务无报酬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物质与荣誉奖励相结合,组织肯定与社会认可相结合的全面鼓励方式,提高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行为,并由此带动全社会形成志愿服务是一种日常化活动的信念。比如,北京市丰台区实行志愿者“存”服务时间可“支取”帮助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个体参与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累积到一定的志愿服务时间积分可以兑换社区服务券,社区与其他商家合作的服务项目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换取。
总之,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较强社会意义、公益性质的事业,要让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成为志愿服务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树立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信念。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从制度、管理、激励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体系,营造出一个人人为社会,处处为他人的志愿服务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 董庆玲.试析心理学视野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J].教育与职业,2011(9).
[3] 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刊2).
[4] 王为正,刘佳,蔡迎春.大学生志愿者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
[5] 吴鲁平.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类型与结构——对24名青年志愿者的访谈分析[J].青年研究,2007(5).
[6] 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2003(1).
[7] 卢平,谈杰.非志愿者不愿参与志愿活动的合理化机制研究——对14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8] 于天红,赵福山.浅议将做义工纳入高校活动德育课程体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5).
[9] 何海翔.社区义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0(18).
[责任编辑:谢华]
收稿日期:2015-12-05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简介:艾娟(1980-),女,山东泰安人,天津商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青年社会心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6)01-0055-04
A Surve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Young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Services——A Case Study of Tianji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 Juan, YU Pe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Abstract:Young students are the main participators of social voluntary services. Their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s in participating in voluntary service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servic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1,100 young students from Tianji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young students have desir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ary services, and are positive about the value of voluntary services; however, they have insufficient awareness and experience of voluntary services. Moreover, the highlights and standards set by schools and the society have curbed their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services. To increase young students’ desire of service participation, several measures can be taken: first, extensive publicity of the operation and structure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can be carried out via multiple ways, so as to enhance you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voluntary services; meanwhile, the contents of voluntary services can be enriched to meet the you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needs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and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real and positive effects of voluntary services on the other, so as to deepen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ors; finally, the school and society should put more emphasis on voluntary services,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work for voluntary services.
Key wordsYoung Students; Voluntary Servi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ianjin; Survey and Research
于沛(1982-),女,天津人,天津商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