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2016-03-19 07:10尚起媛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思政

尚起媛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243000)



高校思政课微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尚起媛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00)

集信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为一体的微课,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切片化处理,制作成既可融于课堂、又可延伸至课下的微视频,打破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微课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鲶鱼效应”,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其持续和健康发展。

微课;高校思政课;鲶鱼效应

微课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热点,它在中小学兴起并得到认可后,迅速波及到高校。近两年来,全国性的微课大赛多次举办,与微课有关的课题、论文和实践也随之井喷。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探讨将微课应用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如何发挥微课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鲶鱼效应”。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课堂教学的组织上,方式单一,内容枯燥。部分思政课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打天下”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上,教师填鸭式的灌,学生闻而不听;部分思政课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ppt课件的内容就是教材要点的照搬,拉上窗帘的教室好似为学生唱起了催眠曲;部分思政课教师无限放大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整节整节课的播放电影。这一系列单一单调的教学方式,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内容,缺少师生的课堂对话和课堂互动,缺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和尊重,特别是一些高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采用大班上课,教学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其次,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参差不齐。思政课的教学现状让很多思政课教师无教学成就感,进而产生职业倦怠,对课堂失去信心。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的自我锤炼和调适:一方面,要扩充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胜任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和工作需求,用强大的知识魅力和良好的人格魅力来提高教学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克服畏难心理,具备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如今的微时代下,很多教师都使用大学生青睐的QQ、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来补充传统的课堂教学,加大与学生的课上课下互动,思政课教师也要克服焦虑、畏难心理,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重拾对课堂的信心。

第三,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今的大学生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在视听上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课堂内容枯燥沉闷、与现实脱节,教学方法死板单调,很难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上海量、直观的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更能征服年轻活跃的大学生,相比之下理论性强、缺少现实基础的思政课被大学生所排斥。

第四,就业形势严峻,公共政治理论课受到大学生的怠慢。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促使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功利性增强,高度重视专业课以及同就业需求息息相关的考级科目(比如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无法依靠过级考证来凸显学习成果的思政理论课被大学生片面“打压”。入校分数较低的高职高专学生更鲜明的表现出重技能轻理论的一面,思政理论课被高职高专学生认为“不实用”,受到普遍怠慢。

二、微课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微课短小精悍,有利于大学生注意力的保持。高校微课的时长一般认为在10-20 分钟之间,简短的教学时间,紧凑的教学内容,让微课教学环节中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较高。短时间传出内高质量的精华内容,能有效减少思政课上部分大学生乏力无趣、玩手机、睡觉等现象。

2、微课强烈的视听冲击,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内容和呈现方式的课程,交互式微视频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而文字、音频、视频、图像等有着强烈视听效果的资源形式更是倍受大学生青睐。能有效打破思政课堂里“上面你讲你的,下面我玩我的”消极现象,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微课主题的多样性,有利于打破思政教材的大一统格局。思政微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思想引导。思政微课主题的确立,一方面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另一方面也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不可拘泥于教材章节目的标题。主题的多样性,有利于弥补当前思政教材高度统一与规范带来的弊端,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微课学习的便捷性、超时空性,符合“微时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新特征,有利于打通课上课下。大学生是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青年群体,将思政微课开发为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大学生可以通过任何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络,随时随地便捷的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并可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能够有效打通课上课下,满足微时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大学生快餐式知识学习的需求。

5、微课融信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学为一体,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节奏,客服畏难心理,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掌握各类网络技术的使用技能,增强对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

6、微课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优质思政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微课平台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教学交互系统,建立和完善思政微课平台,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师同行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师生的深度互动。

三、微课教学中的策略

1、思政微课选题的确定

思政微课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微课,它是以传递价值观念,启迪学生思考,引起情感共鸣为主要目标的微课。思政微课选题的确定,应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但却不能拘泥于此。同时,应从教学体系出发,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去选择某一个主要知识点或者某一个主要问题,选题不可过大过散。

具体来看,思政微课可用于课前预习,课中突破重难疑点问题,课后复习巩固和扩展学习,同时也可用于教师的说课、评课和研讨环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第一章第二节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请学生先预习以介绍毛泽东生平的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走近毛泽东》,学生只有在了解了毛泽东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和生平事迹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第七章课堂教学开始前,也可以请学生先预习以《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为主题的微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在课前就明白中国改革的必要性。第九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以《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方针》为主题的微课,来解决本章的重难点问题。课后,可以针对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制作微课《低头一族》,在轻松的氛围中维护课堂纪律,还可以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制作相关主题的时政微课,让思政理论课教学不与学生脱节,不与现实脱节。

2、思政微课制作的核心——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

微课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其进行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持学习者有意注意的最佳方式。[2]有过微课制作经历的教师可能都有同感:“设计微课是艺术,制作微课是技术”,当下微课制作技术可能成了部分教师的拦路虎,但制作技术一旦普及之后,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才是微课制作的真正核心要素。

具体来看,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它指引着教学的全过程。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恰当,内容一方面要能够支持关键知识点的解决,要精炼、紧凑、“接地气”、逻辑清晰,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另一方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专业差异和个性差异,开发出符合不同学习者特点的微课。最后,教学策略要得当,比如:巧妙的导入、适时的提问和提纲挈领的总结。思政微课的导入可从社会生活现象和热点时政问题入手,切勿占据过长的时间;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还可巧妙设计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发大学生的深度思考;结束时的小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对当堂重点内容的进一步突出,也是对今后学习的引导。

3、思政微课的录制及后期的编辑制作

思政微课开发者不仅要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能够熟练的操作电脑,轻松的驾驭各类新媒体新技术。从近几年参加了微课教学大赛的教师反馈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于技术层面。虽说技术只是手段,但现状说明当前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对思政学科教师而言仍较高,需要专业技术培训力度的加大、简易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教育技术人员的加盟。

具体来看,首先,控制思政微课的录制时长。一节思政微课的时长不可能有统一的规定,但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更长,且教学内容更加复杂,所以一节思政微课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其次,提高思政微课的录制水平。教师可以选择技术门槛较低的录屏软件、录音设备、视频编辑软件等,对于有教师出镜、师生互动和场景切换的高质量微课,则建议由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的摄像设备来拍摄。最后,加强微课后期的编辑制作。

4、思政微课平台的健全和维护

健全的思政微课平台是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保障。思政微课平台的建立和健全,能满足思政课教师上传、发布优秀微课作品的需求;能满足思政同行们对微课资源开展交流、共享、评价的需求;能满足广大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以及学后反馈、交流和评价的需求。思政微课平台的健全以及之后的跟踪维护工作,是需要团队力量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全国性思政微课平台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思政微课作品的数量还很少,还没有形成体系,资源开发的力度还非常有限。比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网,专门开辟了“获奖微课展示”的栏目,优秀的微课作品使学习者大受启发,但作品的总量还比较有限,三门课程总共57个作品,还没有形成体系,交流研讨的版块还有待开发。

结语

微课在国内是刚刚起步,思政微课更是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还存在诸多有待成熟和完善的问题。需要高校给予思政课的微课教学模式大力的支持, 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共同推动思政微课实现专题化、系列化、课程化的发展。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05-107.

(责任编辑:王德红)

Play Micro Lesson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Catfish Effect”

Shang Qiyuan

(Maanshan Normal College, Ma’anshan 243000,Anhui,China)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as a whole class, the abstract and boring teaching content were sliced processing, manufacture can be melted in the classroom, but also extends to the after-school micro video, break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micro clas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catfish effect”,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attract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promoting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micro lesson,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atfish effect

2015-12-19

安徽省质量工程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szxm112),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项目编号:2014gxk093)中期成果。

尚起媛(1981~),女,安徽马鞍山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9507(2016)01-0051-03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