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礼貌言语与认知期待关系研究*

2016-03-19 05:25林明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福建福州350108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林明(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福建福州350108)



英语不礼貌言语与认知期待关系研究*

林明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不礼貌言语与受话者的认知期待之间存在着多重复杂关系。从认知期待的角度审视不礼貌言语,分析了受话者对不礼貌言语的关注与认知期待的关系,不礼貌言语的构建与认知期待的关系,以及不礼貌言语的转换与认知期待的关系。

关键词:不礼貌言语;认知期待;言语转换

一、不礼貌言语概述

近年来,不礼貌言语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语用学家和学者的关注,而不礼貌言语的本质也逐渐明晰。Culpeper认为,说话者运用旨在攻击对方面子的、会导致社会冲突与不和谐的交际策略,会产生不礼貌言语。也就是说,说话者有意构建攻击对方面子的言语形式,或者受话者感知到说话者的言语有意攻击面子,那么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言语[1]。Bousfield提出,若说话者故意制造矛盾的、攻击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则这一言语交际是不礼貌的[2]。Holmes指出,不礼貌言语是受话者认为威胁到其面子或身份的言语行为,违反了在特定语境中通行的和特定群体所共同遵守的言语行为规范,不论说话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由此可见,Holmes的礼貌观认为,说话者是否故意构建某一言语形式并非是判定其为不礼貌言语的关键。更重要的评价依据在于,这一言语形式是否符合这一语境中语言使用者所共同知晓与遵守的规范[3]。Culpeper阐述了在一定语境中,如果言语行为与受话者的期待、互动需求和言语行为的预期形式相冲突,那么这一言语行为通常会招致负面评价,即被认为是不礼貌的[4]。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礼貌言语行为的本质,尤其是其与受话者的认知期待之间的关系。

二、言语的认知期待

个体对于言语行为的选择是社会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一环,而对这一言语行为的评价取决于说话者对于言语形式的构建方式。说话者首先考虑到的是在当前交际语境中试图通过言语传达的意图[5]。其次,需要考虑选择某一特定的语言手段具体构建这一言语行为,而构建完成的言语形式应能明确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并能暗示本次言语互动试图达成的交际目的。说话者参与言语互动时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即其有责任推动本次互动向着交际目的演变或推进。也正是因此,说话者是理性的。若说话者的话语偏离了一般的认知期待和交际模式,则说话者的言语行为方式与言语互动中所承担的交际责任或许都发生了改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说话者在言语互动的进程中或许改变了最初的交际目的。因此,认知期待在受话者对于言语的感知和评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判断某一话语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中是否礼貌,主要是基于个体的认知期待。而认知期待是现实世界的事件、状态或行为的典型结构内化的结果[6]。就言语交际中的认知期待而言,其源自于互动参与者对于说话者在当前语境中所应实施的言语行为的固有印象。例如,在网络虚拟空间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在微博中就博主发布的图文信息发表评论。在微博评论的阅读者认知经验中,某些言语行为是被认可的,而另外一些言语行为则是被禁止的。在前者范畴之内的言语行为符合受话者的认知期待,而后者则有悖于读者的认知期待。被大众认可的言语行为通常是合法的或有社会责任心的。而有悖于公众认知期待的言语行为通常与现行政策或法律背道而驰,或有违一般的道德规范等。

以职场为例,部分认知期待源自于劳动合同或者法律的约束以及职位本身的要求。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面试话语中,“学历或资历同等的情况下,男女在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上是等同的”这一言语行为符合应聘者的认知期待,而关于性别歧视的言语行为则超出认知期待的范畴。后者不仅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还会被认为是不合法的。

在生活和网络等社交语境中,认知期待还来源于特定语境中言语行为习惯、规范和交际的礼仪。例如,在百度贴吧这一网络虚拟言语社区中,贴吧的运营方已经就互动参与者的言行做出规约。使用者在注册成为贴吧的正式用户之前,需要同意《贴吧协议》[7]。在这一协议的第二章关于贴吧用户的规定中,明确表示:

第8条用户的言行不得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在百度贴吧发布、传播或以其它方式传送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信息:……11.含有虚假、有害、侵害他人隐私、中伤、……或其它道德上令人反感的内容;其他网络言语互动平台(例如新浪微博)也有类似的规约[8],这就以明文的方式界定出符合受话者或阅读者认知期待的范畴。

上述的社会规约在受话者对于这一言语的理解与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社会规约构成了受话者认知中固定的言语行为期待,并且引导言语互动面向既定的交际目标推进[5]。

此外,以上认知期待的诸多方面构成了认知期待体系(expectation systems),而这一体系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中激发受话者的期待图式(anticipatory schemata)[9]。Caffi和Janney提出“期待图式”这一概念[10]。在期待图式或认知期待中,有标记的或意料之外的言语选择会引起受话者情绪上的反应。超出期待图式的不同言语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具体而言,期待图式可分为语言期待图式、语境期待图式和上下文期待图式。语言期待图式中囊括了对于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发音、句法结构和肢体语言的一般假设。语境期待图式主要包括对说话者在现实言语交际场景中所产生的各种言语行为的期待。上下文期待图式主要包括对于言语交际活动之间的衔接的期待。

三、英语不礼貌言语与认知期待的关系

在受话者的认知中,当前语言交际中的某一言语行为与社会规约相符,则可称其为礼貌的言语行为[11]。而如果受话者感知到这一言语行为超出了认知期待或者社会规约的范畴,则其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以下探讨不礼貌言语与认知期待的关系。

(一)不礼貌言语的关注与认知期待

互动参与者虽然被允许在特定的社交语言环境中实施某些言语行为,但这些言语行为并不一定是受话者所期待的[8]。而若某一言语行为在语言互动中是受人期待的,则其会被判定为礼貌言语。换言之,允许实施的言语行为并不一定是礼貌言语,而判定其礼貌与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一言语是否符合受话者的认知期待。从这一角度来看,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若互动参与者对某一言语行为的期待过于强烈或者将其视为理所应当的,那么说话者对这一言语行为的忽视会招致不礼貌的评价。

由此可见,受话者所期待的言语行为可被认为是礼貌的。而恰恰因为此类言语行为符合受话者的言语期待,若说话者构建这样的言语形式,人们则会对此习以为常。虽然受话者不会有明显的反应,但会将其评价为是礼貌的。而不礼貌的言语行为通常是有别于受话者认知期待的言语行为。其偏离了受话者的认知期待,唤起了受话者对于其本身形式的关注和深一层次的语用理解。因此,认知期待将受话者引向对不礼貌言语的关注。

(二)不礼貌言语的构建与认知期待

言语互动对于社会规约的依赖涉及言语构建过程的多个层面,始于语义和句法的规则,直至在特定情境中使用特定的交流方式的期待。虽然社会规约会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并且对个体认知期待的影响并不相同,但若缺少这一社会规约约束下的认知期待,言语的理解、评价和互动就无法进行[5]。以下不妨引用美国情景喜剧(电视剧)《生活大爆炸》第3季第14集中的言语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在科学研究中思路阻塞的谢尔顿(Sheldon)突然告诉莱纳德(Leonard)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当后者疑惑地问前者具体情况时,谢尔顿只是简单地提及Einstein(爱因斯坦)。此时,莱纳德进一步追问详细。

Leonard: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Sheldon: Einstein.

Leonard: Yeah,I'm going to need a little more.

Sheldon: Albert Einstein.

在这一语言环境中,受话者(莱纳德)期待说话者(谢尔顿)能详细说明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认知期待不仅是基于言语互动中前一时间段谢尔顿的陈述,也是莱纳德为了言语互动进程向着彼此减少关于此问题的信息差这一交际目的推进而做出的。

与前一话语“Einstein”相比,谢尔顿的第二次回答仅仅给出与之在信息量上相差无几的“Albert Einstein”。这说明,谢尔顿在本话轮中并没有给出符合莱纳德认知期待的回应。不仅在言语的内容上不符合莱纳德在此语境中的认知期待,其重复的言语形式(即在语义和句法结构方面)更有悖于受话者的认知期待。因此,本话轮中谢尔顿的两次回应话语会招致不礼貌的评价。

(三)不礼貌言语的转换与认知期待

在言语互动中基于语用能力对言语是否礼貌做出评价之时,受话者对于语言的形式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共同构建了专属于这一个体的认知期待。某一个言语形式在现实交际语境中符合互动参与者(尤其是受话者)对于语言构建方式和社会规约下的行为的期待,那么这一形式与内容俱佳的言语会在交际互动中“平滑通过”或“顺利通过”而不会引起受话者明显关注。而受话者也会因此习以为常地将其评价为礼貌的。若说话者在言语行为的构建过程中感知到这一言语形式不符合受话者的认知期待而可能被评价为不礼貌[12],那么说话者可以将其在礼貌程度上进行转换。这一转换涉及话语构建的多个层次。具体而言,可以依据受话者的认知期待和说话者自身的交际目的而重新选择言语中的词汇,根据交际意图的侧重点选择更贴近受话者认知期待因而更容易接受的句法结构。在话语构建的过程中,说话者实时感知语言环境或上下文以及受话者的认知期待,从而对可能有悖于对方认知期待的言语形式或内容在话语表达之前进行转换。说话者的感知与转换过程是动态的,理性的。其转换的动因在于说话者力图通过本次言语互动达成交际目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本研究从认知期待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不礼貌言语,分析了认知期待与受话者对不礼貌言语的关注、不礼貌言语的构建以及不礼貌言语的转换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进一步知晓不礼貌言语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Culpeper,Jonathan,Derek Bousfield and Anne Wichmann. Impoliteness revisited: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 prosodic aspect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545-1579.

[2]Bousfield,Derek.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M].Philadelphia and 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8:72.

[3]Holmes,Janet,Meredith Marra and Stephanie Schnurr. Impoliteness and ethnicity:Maori and Pakeha discourse in New Zealand workplaces[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Language,Behaviour,Culture,2008,4(2):193-219.

[4]Culpeper,Jonathan. Impoliteness:Using Language to Cause Off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23.

[5]Heinz-Helmut Luger. Some Aspects of Ritual Communication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3(7):695-711.

[6]刘国辉.言语礼貌·认知期待·语境文化规约[J].外语教学,2012(5):22-25.

[7](百度)贴吧协议[OL].http://tb1.bdstatic.com/tb/eula.html.

[8]微博服务使用协议[OL].http://weibo.cn/dpool/ttt/h5/regagreement. php.

[9]Claudia Caffi.(Un)expected behavior:Some general issu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5(86):19-24.

[10]Caffi,Claudia,Janney,Richard W. Toward a pragmatics of emotive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2):325-373.

[11]Watts,Richard J. Politeness[M].Cambridge:CUP. 2003:19.

[12]Spencer-Oatey,H.(Im)Politeness,face and perceptions of rapport:Unpackaging their bases and inter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05(1).

Abstract:There exist multiple relations of impolite utterances to cognitive expectation. The paper explores: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addressees' attention to impolite utterances and cognitive expectation;re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impolite utterances and cognitive expectation;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ansition of impolite utterances and cognitive expectation.

Keywords:impolite utterances;cognitive expectation;transition of utterance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60-03

*基金项目:福建江夏学院2014年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和谐管理模式视角下的不礼貌言语转换机制”(JXS2014012)

作者简介:林明(1986-),男,福建福州人,福建江夏学院公共外语部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