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茜
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张茜茜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校团委]
教育改革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迅速升温,各个大学商业化倾向增加,由于毕业生的急剧增加,学生就业困难,几乎所有的专业都不得不以就业为导向重新设计教学计划。在这里并不是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理念是错误的,但这种导向客观上加强了中国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传统文化教育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历史遗产在意识形态方面体现。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对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状态的文化。目前各个大学除了教委规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还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之外,再无其他关于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功利主义代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越来越弥漫于大学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经过数千年历史的发展与演绎,在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条件的作用下,这些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其以主体形式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知识、审美和风俗中,同时又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传统文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具有巨大的渗透作用,尤其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对人们的思想活动以至于日常生活都产生莫大的影响和支配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左右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国情的重要因素[1]。
之所以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因为其对高校学子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和树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调节市场经济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制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入侵。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推动因素。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2]。
如今,大学教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成熟、世故,甚至超过老师。但是,他们与叛逆的学生一样,自身并未树立起信念体系,只不过这些学生早早地学会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技术罢了。《孟子·离娄下》写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很多是讲为人处世之术的,但是其同时也强调保持真诚善良的本心为前提,完全失去了赤子之心,只讲究人际之术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初衷。在社会大环境趋于功利时,大学本应该是理想的庇护所。但是一些教师,素质不高,本身的很多行为反而在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大学教育也失去了本来的用意[3]。时代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地与当今社会实践产生互动的同时,对社会实践进行指引。主张传统文化教育进入大学,为在当今“多元文化”、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家园,特别是这些象征着中国未来的90后大学生,更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从而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开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注重集体主义的整体精神。巍巍中华素有“天下为公,贤能与选,讲信修睦,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质朴的大同世界美好向往,也有着“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仁义思想与情怀,这便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变迁和动荡,依然屹立于当今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主义精神正是其中精髓之所在,它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礼记·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提倡的是提高个人境界,孝敬父母、悌爱兄弟维护家庭整体,进而上升到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4]。当现实生活中遇到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之时,大学生由于接触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尚未确立,崇尚个人至上的绝对自由,难免将个人利益放置在首位。因此,将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为重点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围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的传播,将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与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
第二,主张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孔子将博爱的思想进行了推广和升华,“仁”的含义不仅限于“爱亲”更替为了“爱人”,“泛爱众”的博爱思想将亲亲之间之爱深化为普世之爱,其中包含着是亲疏关系质的飞跃。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仁爱”的内涵不断发生着改变,,但其核心的礼让互助、谦虚、同情等品质仍是大学生群体必修的优良品行[5]。诚然历史正在发生着巨变,现代文明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生产力在科技的推动下正在进行不断的革新与加速,同时也使得现代社会的竞争的强度不断上升;经济的转型与开放逐渐充实了人们的物质基础,但无疑也淡化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交流。以上现代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常常以拜金主义或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反映在大学生身上,甚至产生过分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因此,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交际准则,应对到大学生的“仁爱”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有儒家经典的再读、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优秀传统传承是必然的使命。
第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教育。如前述,所谓“齐家”思想就是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这一思想闪耀数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的核心思想。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对父母不孝不敬的新闻竟然层出不穷。年轻一代竞相当起了“啃老族”,赡养父母时却将其当作“包袱”,甚至出现了互相推辞赡养、虐待、遗弃的违背道德的事件。因此,对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不可或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需要先从千万个小家开始组成和谐的氛围,之后才能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家庭观念的养成,需要加强品德修养教育,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道德品行,以促成整个国家层面的健康稳定[6]。
《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高校可以通过礼仪训练,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义文化维持了几千年的文明,并对东亚各国产生广泛影响。虽说传统礼仪有其繁琐封建的部分,但是,任何国家的民风乡俗、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传统节日等都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存的。
第四,推崇慎言力行,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论语·里仁》有云“慎言力行”,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言与行关系上的精髓思想,可谓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放眼当下,大学生虽然都踌躇满志,有理想有热情,但相对也过于浪漫主义,阅历尚浅。在知与行上表现为誓言多于行动,决心强于意志,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对理想的丰满与现实实践不可避免的骨干的差距这一诙谐但深刻的比喻还理解不深。因此,发扬“慎言力行的品格对大学生砥砺成才、健康成长是难能可贵的。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因此,着眼于当下,更多要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做到知行合一,锻炼和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无畏理想的高峰。而首先应发扬务实精神、专心学习、自强不息为未来的发展铺就平坦的大道。[7]
第五,弘扬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成为具备中国传统文化根又有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儒家之“圣人”、道家之“真人”以及佛教中的“菩萨”的理想人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学为主,道、佛为辅的复合型文化的表现。此三种理想人格虽然名称不同且各有特色,但在本质上具有共同之处,体现在:内圣外王,修身治国;重义轻利,克己奉公;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的竞争趋势已不可避免,如果大学生未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很可能失去了本土特色。显然,只有将本民族文化的根扎牢了,才能更好地吸收别人的东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不能忘却古往今来一代代的圣哲的执着追求,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追求理想的人格,成为既具备国际竞争力又有中国传统文化根的新一代中国人。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强烈的需要栋梁之材添砖加瓦,特别是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也是如此,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全面的在高校课程和实践中进行弘扬教育。只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开拓的视野和立足现实为基础,用发展的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陆 风.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 江苏高教,2015(1):121-123.
[2]李国娟. 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4(12):95-96.
[3]李国娟.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 思想理论教育,2015(4):64-69.
[4]程艳敏. 浅谈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 教育探索,2014(6):30-31.
[5]孙正林.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15-18.
[6]于洪霜、何瑞麟.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J]. 教育与职业,2012(18):45-46.
[7]张倩. 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0):41-43.
(责任编辑:卢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