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不道”:教育者的迟疑或坚守?

2016-03-19 04:18保跃平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6年5期
关键词:言说文字学术

保跃平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道与不道”:教育者的迟疑或坚守?

保跃平

(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教育在传统的认知中是与“上学”“读书”“教书”“育人”等由教与学决定的社会关系,而今接受教育实则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教育不只是个人的事,不只是家庭的事,而是社会与国家的事,如此,学者对教育的观照不应脱离社会和人的整全生活,这个整全生活包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生活,也必须包括达成人格完善和获致心灵成长的精神生活。教育研究者在面对“教育文化整体现象”的同时,不能对其中的“部分假象”和“个别乱象”视若无睹,在高等教育惯常的宏大政策研究和遍在的指标度量面前,需要保持基本的清醒,认清“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方式或许才正是教育生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体认在波折的学术选择和纠结的学术探索中所浸润着的生命价值。

“道与不道”以著作标题的形式点明了作者在“对或不对”“说或不说”间的迟疑。从字面上看,将对立关系的双方并列起来,体现作决定时的犹疑,但这种扪心自问式的暂时和有限的犹疑,恰恰体现作者面对这一矛盾时选择的自觉和勇气,更折射着教育在当下的现实处境、教育学者普遍面临的事实困境及所采取的一般应对策略。

一、言说·对话·激荡

董云川教授新作《道与不道》部头不大、文风轻松,却承载着当下最值得品读的教育文字,呈现了一种对话体的师生互动文体,还荟萃了一批名家隐者的墨宝真迹,与作者思想、书作主旨相映成趣。

全书布局分为三篇,分别采择作者本人情感丰沛的教育言说文字、学生与其往来应和的对话体文章、教育界内外雅士高人的文墨激荡。上篇收录作者关于教育主题的灵动文字,观点鲜明;中篇收录作者与弟子五年来的历次新年寄语及回应。虽然这些主题各有各的梗,各有各的趣,却真实记录了一个为学团队共生共长的痕迹;那些先后在不同期刊发表过的文字,如今连缀起来,凑成一串只可意会的温润和趣意。下篇是教育和艺术的激荡,也是思想和情怀的激荡,荟萃了一批书画高人对作者教育思想的应和之作,也体现出对教育的深切关怀,这些相惜有戚的书法绘画作品也展示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推动教育发展的人心支柱和精神力量。

二、教育·学术·人生

这是一部教育主题的著作,它的言说没有回避高校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的环境、生态,以及人文学术圈、人文学者学人的风气品相,“术”中见道,“术”中有道;它的立意达至生活格调、人生价值的高度,符合教育横连社会各领域、纵贯人生全过程的内涵和要义。“教育何为?当下的大学是否还有意义?所谓高等教育是否富于生命的迹象?”将教育置于现实社会生活的背景中,将教育活动归位到师生学术生活的交往中,将学生回归到对他们整全生活的关照中,理顺宏大政策环境、常规指标度量与真实师生学术共生活动之间的关系,将教育回归到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个真实目的和出发点上,教育才能做好自己,继而才可能为其他社会领域助力,才能履行更多的外在功能,担起被赋予的工具价值。教育先回归自性,才能应付这个基于二进制的智能化时代无孔不入的信息冲击和裹挟,大学才能担起宏大叙事下、系统运行中程式化、工具性的角色预设和职能期许。

高等教育的成色可从高校学术的品相中略见一斑,学术的品相又倚重学者学人的旨趣格调。一言以蔽之,高等教育的质地问题是教育和学术活动朝着怎样的目标、如何得以开展、能够培养出什么人的问题。透过目中有“人”、字里行间有温度的教育文字,读者所品读的不只是教育,还会促使自己思考怎样采择生活的态度和如何审视人生的价值。

三、走心·有趣·可藏

这是一部走心的书。它是从有生命的人的立场来看教育和教育活动,看大学和师生,看学术和学者学人,而不是从政策框架和社会架构冷硬的结构出发,考察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个体及其行动成效。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以梦的意向将本人关于教育的言说归为白日梦呓,亦庄亦谐的文字,无情时直戳痼疾,读来痛心疾首;有情处丝丝入扣,读来心有戚戚。对话体文字中众弟子各取立场,各采角度,风格不一,自成一幅教育众生相。书画作品部分,每一字画均有出处,皆藏故事:法师墨宝、东汉砖砚、名家篆章、著名教育家真迹、知名学者亲书、象形东巴文书写的教育管理理念、圆珠笔书法作品、取字画成的作者影像……

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书。快餐文化、电子阅读冲击纸媒的今天,纸书阅读与大多数人渐行渐远;学术指标威压、经济利益驱使之下,出版物高产劣质化的趋势日益抑制了人们购书藏书的欲望。而《道与不道》以其生动文字下富有洞见的言说,以对话体的新鲜体例,以高人雅士的书画文气,以精巧的装帧、精心的排版,以文字前后、书画内外引人入胜的故事,自成一个教育研究的样本、学术呈现的范例,同时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珍藏、品读、鉴赏的充分理由。

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波的冲击下浮沉,国内大学为“双一流”的新一轮洗牌摩拳擦掌,高校教师在观望取消编制后的人事管理衔接方案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炉,社会大众已经开始顾虑大学学费会不会应声飙高……在高等教育改革虚假繁荣的假象下,在人文学属屈从于指标权威的乱象中,社会和高校自身对课堂内外的真实师生互动到底有多大的容忍度?师生互动作为教育生长主要动力源泉,何时能够真正取得社会和高校自身的重视?

道与不道?在“对或不对”“说或不说”之外,隐含着的作者持守教育正道的宣示和呼吁,正如董云川教授所执着的那样:“教育因周期而需要长期等待,教职因品相而需要终身坚守”。

10.3963/j.issn.1672-8742.2016.05.009

保跃平(1981-),男,云南师宗人,讲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教育学。

G40-059.9

A

1672-8742(2016)05-0081-03

2016-04-25;编辑:荣翠红)

猜你喜欢
言说文字学术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