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模型分析*

2016-03-19 07:34李永乐江苏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江苏徐州221116
江淮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区域发展重点项目文化产业

李永乐(江苏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江苏徐州 221116)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模型分析*

李永乐
(江苏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要实现科学化、理性化,避免盲目性、随意性,需要构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模型,从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模型的供给系统分析需要考量地域特色文化、前期建设基础两大因素,模型的需求系统分析需要考量市场发展前景、区域产业结构、文化遗产保护三大因素。江苏、江西、广西、河南、河北等地的经验总结与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价值与可行性。

关键词:重点项目;选择模型;考量因素;文化产业;区域发展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www.jhlt.net.cn

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设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地选择、确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成为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文化部以《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形式,公布每年的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013—2015年,《手册》共收录了5721个项目,涵盖了11类重要的文化产业行业。除了全国层面,地方政府分批或分年度陆续出台了本地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名录,或以文化产业“投资推荐项目”、“引导资金补助项目”、“招商指南”等形式确定了本地区文化产业鼓励投资、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与确定,有的是科学分析的结果,也有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如何科学、理性地确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时应该考量哪些因素,这是学术界和理论界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模型构建

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模型由两大系统构成: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供给系统包括文化资源、人力与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三大要素,需求系统包括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求三大需求(见图1)。

(一)供给系统分析

供给系统分析是文化可能性分析,主要分析本地区是否能够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提供资源要素(文化资源要素、人力与技术资源要素和资本资源要素)支撑。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之间文化资源的性质、数量、质量、结构、形态与特征各不相同,依托本地区特色和优势文化资源形成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才能具有竞争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高智力性产业,人力与技术资源要素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各国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1]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就没有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的素质决定了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的竞争,实质是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人才的蓄积培育和市场配置是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关键要素和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技术为文化产业提供新工具、新资源、新载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推动力。[3]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将文化创意转变为现实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只有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技术对接、结合,文化产业才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诞生新的文化产品和产业形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向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项目倾斜,方可取得预期成效,获得持续发展。

我国的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融资渠道窄,文化产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文化部网站关于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调查显示,有74.1%的参与者认为“很难,几乎不能融到资”,16.3%认为“还行,有些项目能融到资”,仅有0.9%认为“很容易,不存在任何困难”。资本投入量和资本门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资本资源匮乏,文化产业项目就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造,也就没有必要将其确立为“重点项目”了。

(二)需求系统分析

需求系统分析是必要性分析,主要分析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能否满足本区域或更广阔地域的当前或长远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和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求。

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特征,文化产业主客体的关系可以表现为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4]所有产业的发展,都源于市场需求,适用于市场经济规律同样也适用于文化产业经济体。因此,现实的与潜在的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与确立的重要依据之一。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的重要引擎[5],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与确立,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需求。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文化属性,承担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还必须考虑文化效益。在选择模型需求系统中,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求是体现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要求的不可或缺的独特部分。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提炼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需要考量的五大因素:地域特色文化(源于供给系统中的文化资源要素)、前期建设基础(源于供给系统中的人力与技术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市场发展前景(源于需求系统中的市场需求)、区域产业结构(源于需求系统中的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文化遗产保护(源于需求系统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需求)。

二、模型的供给系统考量因素

(一)地域特色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这是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文脉基础。一个区域上马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切忌罔顾本地特色与优势文化资源,盲目跟风,简单模仿,东施效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纷纷上马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娱乐项目,全国各地建设了400多个内容基本雷同、照搬照抄、缺乏个性与创意的“西游记宫”,丧失地方文化特色,有的甚至走向庸俗化,不仅导致经济上的亏损,而且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伤害。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其地方特色文化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以赵王城遗址为代表的战国文化、以邺城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黄粱梦吕仙祠为依托的梦文化以及以馆陶黑陶、磁州窑为代表的陶瓷文化。邯郸市在建和拟建的赵王城遗址公园、邺城遗址文化产业园、梦文化中心、馆陶黑陶生产培训基地、磁州窑文化产业基地等五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就是依托上述四大地域特色文化凝练而成。湖南省株洲市的地方文化主要体现在炎帝文化(神农文化)、陶瓷文化和红色文化三个方面。陶瓷艺术产业园、神农耕食文化创意农业园、神农谷文化旅游区、杨得志故居、茶陵红军村保护与开发等重点项目植根于株洲本土特色文化,需要重点扶持,优先发展。

在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不高,但各种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吸引力强,依托民族特色文化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比较优势。2014—2015年,西藏自治区共有12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含续建项目),除了两个文化产业服务平台项目外,其余项目全部以西藏特色文化为依托(见表1)。

表1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014—2015年)

(二)前期建设基础

经过若干时间的前期建设,区域内某些文化产业类型或项目往往已经具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这种发展基础主要体现在:初步形成品牌效应,知名度较高;积累了较雄厚的资金,经济基础较好;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人力资本较充足;形成若干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选择已有一定前期建设基础的项目作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可以降低投资的风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动漫产业还没有引起其他地区重视的时候,常州市就绘制了动漫产业的发展蓝图并付诸实施,常州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批、江苏第一家“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常州市已经形成了动漫产品研发制作、动漫衍生品开发、网络游戏、软件设计、数字娱乐、服务外包等特色产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动漫产业人才,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动漫技术服务平台,培育了多家知名的动漫企业。2009年,在文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审核认定的国家首批100家动漫企业中,江苏有15家动漫企业入选,全部集中在常州。鉴于常州市动漫产业已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继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有望取得更大的效益。近几年,常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明显向动漫产业项目倾斜,2011—2013年,动漫及其衍生项目占全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比重均在30%左右(见表2),这些项目多数来自人力、技术、资本资源较为雄厚的重点企业。

表2常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结构

三、模型的需求系统考量因素

(一)市场发展前景

科学地选择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甚至需要具备超前的市场预判能力,选择那些市场前景好、成长性高、内生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切忌盲目跟风,亦步亦趋。

主题公园的建设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近几年,主题公园新一轮投资热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新建的主题公园超过100家。主题公园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融合,是现代旅游业的一大创新。但同时必须注意到,主题公园投资大、占地多、门票贵、消费高、游客重游率低,最好建设在经济比较发达、流动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区,而且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宜布局多座。有的中小城市不顾市场实际情况,盲目上马大型主题公园项目,刚开业的时候尚可维持,随后游客量不足,亏损经营;有的地方互相攀比,不顾主题公园空间布局规律和市场前景,同一区域内上马多座主题公园,造成恶性竞争。

近几年,影视基地建设成为许多地方文化产业的“新宠”,一哄而上的影视基地项目重复建设,陷入混乱的无序竞争状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已建成的影视基地中,80%亏损,15%收支平衡,仅有5%能赚取微薄利润,其经营状况比当年主题公园的局面还要糟糕。[6]如此众多而分散的影视基地,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群,没有打造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最后只能是“有场无剧、人去城空”。无锡的影视传媒产业起步较早,始建于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影视基地之一。但是,现有的提供外景拍摄场地、设备和服务,收取场地租金和服务费的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可持续,将被市场逐步淘汰。数字和3D技术等科技发展给影视制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现代数字制作手法正在改变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数字电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影视基地转型的市场挑战,无锡市提出建设数字电影产业园重点项目,致力于高新技术形式的3D、高清巨幕等电影的拍摄与后期制作,这是科学理性分析市场发展前景的结果。

(二)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既是行业分工的产物,又是地域分工的产物。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优化)和高级化(升级)的过程。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与布局,既要充分考虑现有区域产业结构,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又要积极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桂林山水甲天下”,旅游业是桂林最具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的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居主导地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桂林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桂林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中心进行产业布局;桂林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与布局,要服务于“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总目标。桂林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包括旅游演艺类项目“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景区类项目靖江王城及王陵景区、龙胜黄洛长发瑶寨景区、阳朔瑞盛旅游休闲区等,都是充分考虑了桂林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旅游产业)而设立的。

在传统产业主导的区域,新兴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与传统产业的战略关系,促使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升级,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7]在传统工业、制造业占主导的区域,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应该着重考虑传统优势产业和相关新兴产业的融合,以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项目(如工业设计、广告会展、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具有广泛的产业融合性和密切的产业关联性[8],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时要给予特别关注。

陶瓷业是景德镇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景德镇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要优先考虑陶瓷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催生出来的项目。陶溪川国家陶瓷文化产业园、古窑民俗博览区、三宝陶艺村、陶瓷名坊园、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陶瓷艺术创意中心、陶瓷博览会、乐天陶社创意市集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体现了景德镇传统陶瓷业与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创意、软件、旅游、会展、电子商务、资讯传媒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升级。

对于产业结构面临根本性调整的区域,要根据确定的产业方向,凝炼设计若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建成一批标志性的文化产业工程,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作为传统煤炭城市、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河南省焦作市以旅游产业和太极文化产业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的突破口。云台山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从2006年起就被列入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招商项目,中国太极城、太极服装、东方太极文化论坛和太极文化特色街等项目连续入选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在一系列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下,焦作市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

(三)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甚至存在矛盾。文化遗产保护的落脚点是“保护”,是公益性事业,文化产业的落脚点是“产业”,是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增值为目标的。但文化产业又有其特殊性,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产业项目的基础,文化产业项目具有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认同的功能和使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选择,除了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外,还要充分考虑利用重点项目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基因传承。

在2014年全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南京直立猿人化石遗址公园项目是文化遗产保护类项目的典型代表。古人类遗址的旅游开发一直是业界难题,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故宫同年(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游客稀少,全年游客量(约15万人)甚至不及故宫4天接待的游客量。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建设南京直立猿人化石遗址公园,多半是亏损的,但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又是非常有必要的。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邯郸市“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湖南省长沙市“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考古公园”、山东省“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辽上京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大抵也属于此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资源丰富的苏州,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州市2014年度71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有张家港金村古村文化保护、香山景区历史文化展示、太仓浏河古镇文化产业园、吴江黎里古镇综合保护、盛家厍历史街区改造、吴中东山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相城御窑金砖博物馆、姑苏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工业园区斜塘老街、苏州古建老宅保护修缮等12项以及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参考文献:

[1]顾江,昝胜锋.亚洲国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6):38-41.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问题与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14-118.

[3]王颖,支大林.文化产业生成、运行和发展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12,(9):19-23.

[4]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属性与运动规律[J].上海交

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13.

[5]张鸿雁.文化产业深化改革的切入点与行动逻辑[J].江苏社会科学,2014,(4):7-8.

[6]秦毅.影视基地建设“虚火”当降[N].中国文化报,2013-9-3(2).

[7]苗成斌.江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探微[J].南京社会科学,2009,(12):59-63.

[8]杜传忠,王飞.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我国应重点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J].江淮论坛,2014,(6):38-45.

(责任编辑焦德武)

作者简介:李永乐(1975—),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江苏“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085)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144-005

猜你喜欢
区域发展重点项目文化产业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