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18 18:22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高教学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院校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学方法与模式单调、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为了适应学生发展与市场需求,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安排。

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

在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类隶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其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0个专业,面向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企业是一个社会和国家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它们的发展状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这个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健康程度。而企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既包括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也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熟悉企业经营的管理人才。目前,这些人才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的培养与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运行方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安排等要素。在信息时代,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都促使企业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才需求,而这又会推动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与此同时,人才的培养还要结合学生自身特性与志向来量体裁衣,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最终带来的只会是学生对前途的迷惘以及与社会的脱节。

在众多高校中,本科院校在人才的提供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本科院校中,数量最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却在人才的培养上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况,这主要是相对于重点院校的精英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实用教育而言。由此可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矛盾与供需矛盾突显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其中的一部分迅速融入社会,而还有部分则找不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综合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两类去向:一类是去高校或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另一类则是就业。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确定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并没有考虑这两类学生的差异,而是笼统地设定为培养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这样单一的目标设置违背了“因材施教”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抹煞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扰乱了其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这样的培养目标也没有与重点院校和高职院校形成有效区分,缺乏特色,导致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模糊,在工作实践中面临管理能力不如重点院校毕业生、基础操作技能不如高职学生的尴尬境况。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开课计划没有很好的遵循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一些课程之间具有非常强烈的先行后续关系,只有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授课时间,学生才能循序渐进,但是,一些院校因为各种原因却人为地颠倒了这个顺序,例如把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开在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管理前面,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专业课开设的数量不够。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非专业的课程开设地过多,严重地挤占了专业课的教学时间,导致一部分重要的专业课程不得不缩短教学课时,甚至还有一些专业课程根本就不开设,这严重损害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再次,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内容上侧重于理论的阐述与解释,缺乏在实践中的应用,而且,课程内容也与企业与市场的实际变革不完全同步。

(三)教学方法与模式单调,实践环节薄弱

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更多地依然是沿袭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先进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得较少,或者流于形式,学生对单调的、刻板的授课过程感到厌烦。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薄弱,更多地是把实践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这导致了学生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不会创新,缺少主见。

三、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导思想。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未来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一部分学生对经济管理理论感兴趣,勤于思索,善于钻研,并有志于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企业实习,选择毕业后参加工作。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最好按照分类培养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术型人才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应用型人才方向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学校特色明确毕业生未来的主要去向——企业。而且,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该明确所培养学生将来要面对的管理层次主要是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拥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既可以满足企业当下的工作需要,又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满足企业未来成长的需要。

(二)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管理学设置宽口径、综合化、多模块的集群式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整合与综合,着力构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课程首先是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组成,其次是由若干个平台课程组成,第三是由若干个分类培养的模块课程组成。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是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为获得所学专业毕业就业和继续深造的知识、素质、能力而限定选择修读的专业课程,包括学术型和应用型两个方向的课程,学生可选择修读其中任一方向;任意性选修课是指学生为提高专业技能和满足个人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等发展而非限定选择修读的综合教育课程,包括专业任选课程、创新实践环节和校级公共选修课程。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安排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众多理论与现实结实地极其紧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体现这一特点,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适合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PBL、慕课、精品课等。除此之外,应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结合理论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探索各种实践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专业课程实验、毕业论文、专业见习与实习、学年论文、假期社会实践、学生科研项目、企业管理人员授课、管理案例和营销技能比赛等。

[1]张小成,刘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386.

[2]李闯,彭文武,陈国生.STS视角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2):227-228.

[3]薛敏.浅谈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165.

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郜翔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curr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such as inaccurate objective orientation,unreasonable curriculum setting,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 and weak practice link.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market demand,training objectives must be repositioned,scientific course system must be set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must be adopted.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business administration;talents training mode

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8-0079-02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郜翔(1978-),男,汉族,河南焦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政策、企业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院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