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刘迎春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论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借鉴
陈丹,刘迎春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孔子以经典书籍《论语》为载体,从“性相近,习相远”出发,论证了中国古代德育发展的可能与必要。他的整个德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展现了一种“相亲、相爱、相敬”的交往之道,以及治国之道。同时,在德育过程中,孔子注重教育者的身教,并强调环境的塑造。孔子的这些德育思想及其对德育方法的探索,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民道德规范以及形成健康的德育大众媒介环境等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孔子;德育思想;当代借鉴
(一)孔子德育思想起源
孔子提出的人性相近论,第一次真正地将人性问题与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论语.阳货》中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1]其中的“性”含义是: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其中的“习”含义是: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全句可以语译为: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是相互之间差异甚大。
一方面,孔子以“性相近”说明了德育的可能性。孔子认为,就道德性而言,人的先天都有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论语.阳货》还指出:“唯上知与下愚下移。”[2]认为多数人的天赋素质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表现出巨大差异,是因为后天所处的环境、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异所带来的。再者,孔子的弟子子思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3]其中讲到性无善恶,亦或说人人生来具有向善之心,性就是人生而成人成圣的根本。由此得出,德育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在人们后天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塑造作用。
另一方面,孔子以“习相远”论证了德育的必要性。其中的“习”,为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论语.述而》指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4]这里孔子所讲的道理便是,我们来到世上的本性是相近的,而后天所处的环境、学习的知识、个人的努力程度都是因人而异,相差甚远。习染积久养成的个人品质越不好,个人的智慧也就会随之穷尽;反之,则能激发出个人潜在的本性和智慧。所以说,德育是必要的。人性是可以塑造的,每个人生而为人的天赋相差并不多,只是后天的道德教育让个体之间差距变大。孔子的这一强调人性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善,为后世重视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
(二)孔子道德教育思想
孔子创立了“仁”的学说,“仁”本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此待人之道的基本内容是:相亲、相爱、相敬。
其一是相亲。“孝悌”是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也是仁的本源和基础。“孝”是对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悌”是对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孔子的学生有若把孝和悌结合起来,《论语.学而》里指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大意是说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还喜欢犯上作乱,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孔子把孝和敬结合起来,《论语.为政》里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讲到“敬”是孝的精神本质。孔子把孝和礼结合起来,《论语.为政》里指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6]“孝”的行为表现为礼。孔子认为这种发自肺腑的真感情和真性情是符合道德的,它属于人性中的“善”的组成部分,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核,它是“仁之本”。所以说,君子在道德修养上首先应做到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逐渐扩大仁爱之心,从而实现推己及人,最后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二是相爱。“仁者莫大于爱人。”《论语.学而》里指出“爱人”是实践“仁”过程中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7]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孔子主张“爱人”必须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由己及人。对父母之爱,《论语.里仁》指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8]对君臣之爱,《论语.颜渊》指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9]对朋友之爱,《论语.学而》认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的“爱人”是有等级之分的,比如“天子、诸侯、大夫、士”之间,再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都存在亲疏、远近、上下、尊卑的等级之分。孔子的“爱人”具有强制性,如果违背了“仁”的要求,不仅要受道德良知的谴责,而且要受到刑法的制裁。《荀子.民富》指出:“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10]孔子所指的“爱人”,是由“爱自亲始”到“泛爱众”,从而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其三是相敬。礼是仁的表现,礼,即周礼(周朝礼仪)。《论语.为政》里指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者,虽百世,可知也。”[11]孔子所讲的“礼”是对周礼的继承,并将其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论语.颜渊》里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克己复礼”的真正寓意,就是约束自己以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孔子在《论语.季氏》里指出:“不学礼,无以立。”这里将“礼”提到是人立身之本的高度。孔子的礼学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帮助个人克制自己,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同时,孔子在《论语.学而》里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里讲到“礼”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是治理国家的一套社会制度。
(一)身教示范的方法
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要率先示范、以身作则,重视身教。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者的影响和熏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和”。强调了教育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教育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孔子的德育思想,重在言传身教,强调教育者要行为仪表,率先垂范,重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孔子一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论语.述而》),而后才逐步达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3]
(二)环境塑造的方法
环境塑造是指外界的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道德性而言,人的先天都是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习与性成,关键在于后天学习而形成的个人品质。所以,孔子强调“择友”,“益友三友,损友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群、友善矛,损矣”。还强调要“择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4]“择友”与“择处”的本意都是为了创造一个优越的,有益于培养良好道德修养的环境。
(一)“仁爱”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传统借鉴
孔子的德育思想以“仁爱”为核心,它既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仁”包含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爱”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由此看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注重人的心性的提升,仁爱之心的培养,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消极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自私、拜金、奢靡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国内蔓延,精神追求越来越被忽视。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4字核心价值观”。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结合的结果。一是继承了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道德思想(比如诚信,“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二是发展了新时期的道德要求,具有时代性(“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因此,新时期全民教育是塑造德育观念和仁爱实施的重要手段。就社会而言,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的德育思想。
(二)传统身教示范提升了现代榜样力量的感染力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现了道德价值观多元化、道德态度冷漠和道德缺失等种种道德问题,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为了解决当前陷入的道德困境,榜样示范是非常必要的。榜样示范是以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人物为载体,以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为素材,弘扬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精神。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到“五一劳动模范”的年度评选。榜样效应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产生越来越大的潜移默化道德教育正效应。所以,一方面,将孔子的德育教育方法中的身教示范应与现代德育承接,使其融入公民道德规范的建设和榜样示范中。另一方面,建设社会示范平台,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在日常行为中可以参照的榜样。如通过“最美公交车司机、孝老爱亲模范”的宣传教育,发挥榜样的示范学习作用。
(三)“环境育人思想”促成了健康的德育媒介环境的构建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指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5]说明“择处”(环境)的重要性。人具有社会性,所以个体道德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介变成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二个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如,人们可以就某一个道德问题或道德现象,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有利于推动道德认知,也有利于道德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也有可能存在污染和负面信息。比如,大学生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到一些不健康信息侵害,使其道德发展受到不良影响产生异化道德观。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好当前的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构建健康的德育大众媒介环境。积极利用现代媒体网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像纯洁的空气一样,发挥好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德育观结合在一起,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民族精神,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4][5][6][7][8][9][11][12][13][14][15]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议注[M].长沙:岳麓书院,2009.
[3]王文锦.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An Analysis of Confucius'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Reference
Chen Dan,Liu Yingchun
(School of Marxism,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ng history,China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which takes the thought of Confucius as its core.Taking the classic book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the carrier,Confucius cultivated the the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He also proved the possibility and comb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with his famous saying,“The nature is the same,and the habit is the differences.”His whole thought,centering on“Ren(benevolence)”,showing a kind of communicational way concerning“mutual affinity,mutual love and mutual respect”,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way of running the state.Meanwhile,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Confucius put emphasis on the model effect of educators and the shaping function of environment.Confucius’Thought and his exploration on moral education has certain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civic moral standard and the building of healthy mass media environment.
Confucius;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contemporary reference
G416
A
1001-7070(2016)06-0050-03
(责任编辑:盘桂生)
2016-10-21
陈丹(1989-),女,吉林白山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刘迎春(1967-),男,安徽无为人,公共管理硕士,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