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生涯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升路径

2016-03-18 22:19陈秋兰
高校辅导员 2016年4期
关键词:适应力后现代生涯

◇陈秋兰 林 蔚*

后现代生涯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升路径

◇陈秋兰 林 蔚*

以传统生涯教育理论为指导的大学生生涯教育,已然不能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主张以积极接纳不确定性、关注生涯适应力提升为核心的后现代生涯理论则为高校大学生生涯教育开创了一个崭新视角。高校需要正视大学生生涯方面普遍存在的适应力水平不高、意识淡薄、实践缺乏等问题,适时转变生涯教育思维范式,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锻炼提升自身的生涯适应力。

后现代生涯理论;生涯适应力;提升路径

经济形势新常态使得“不确定性”成为当今经济社会最为显著特征之一。传统生涯理论所主张的在客观世界不变前提下进行理性生涯决策,在指导大学生应对复杂多变就业形势之时,已然面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尴尬局面。因此,生涯研究领域亟需一个能有效指导个体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现代社会中实现个体生涯弹性发展的理论,这就是后现代生涯理论。

一、后现代生涯理论的含义

后现代生涯理论以积极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和高度关注生涯适应力提升为核心目标。所谓生涯适应力即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1],是生涯成功的核心能力。“生涯” 即一个人一生当中所扮演不同角色的总和[2],它是著名生涯辅导大师舒伯等人在20世纪中期率先提出的,并通过生涯心理学代表人物萨维科斯的努力,最终建构形成了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在内的生涯适应力理论和模型[3]。

国内生涯适应力研究者赵小云通过本土化研究得出结论:生涯适应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呈现正向关联,即生涯适应能力越强,适应环境(广义)变化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反之亦然[4]。因此,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不仅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耐挫力,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在面临障碍或困难的生涯路上保持弹性,促其以良好心态面对生涯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从而实现身心健康与生涯发展的“双丰收”。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就业质量是社会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目前衡量高校就业质量高低的两大维度是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培育、发展和提升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促使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能以积极态度面对择业,以成熟心态步入职场,并在瞬息万变的生涯世界中获取有效发展,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提升高校就业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剖析

生涯适应力一词起源于西方国家,它对于个体包括职业在内各方面的成长、成熟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下我国高校而言,寻求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有效途径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当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并进行原因剖析。

(一)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水平

赵小云在萨维科斯四维理论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生涯调适和生涯人际两个维度,形成了本土化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六维度雏形:生涯调适、生涯人际、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测试得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特别是在个体对职业关注、对未来职业的掌控及个体内外世界探索意愿方面得分都较低[5]。这与笔者2015年对福州市区5所高校开展的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受调查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无论是对个体的生涯规划还是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的满意度普遍不高[6]。

(二)大学生生涯意识淡薄普遍存在

生涯适应力培育首先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意识上得到重视。虽然生涯教育在国内高校施行已近十年,生涯教育的理念也逐渐得到高校认可并被列入必修课程。然而,当下生涯教育的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生涯教育理念尚未在社会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在高校也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高校出现了生涯课程作为“必修课”与“零学分”的尴尬现状。该课程在有些高校的边缘化地位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此外,片面强调专业学习的观念根深蒂固,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片面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现象无处不在。而包括通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内的能让人受益终身的隐性素质的培训却总被“无情抛弃”。

(三)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涯适应力实践

生涯适应力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使学生能力真正得到锻炼与提升。高校生涯教育的现状是: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以理论知识课堂传授为主,大量实践锻炼环节普遍缺乏,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在部分高校仅为一纸文字协议的现实并不少见,为数不多的专业实践环节也多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收场,具备实质意义的生产实践环节严重不足。

三、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路径探析

在“不确定性”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最显著特征之一时,积极适应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俨然成为关系到每个个体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现实世界中实现立足、立身、立业的必备素质。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要改变当前大学生的现状,必须借助后现代生涯理论所创造的崭新语境,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体四个层面入手,提升大学生生涯适应力。

(一)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升之前提条件: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生涯适应力培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则需要政府、媒体、社会机构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共同推动。

1.立足新老媒体,构建立体宣传模式

立足于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的新媒体在社会舆论传播过程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速度与优势。生涯适应力作为一个舶来品,要得到中国民众足够的重视,离不开媒介平台的宣传与推动。在发挥传统媒体宣传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广且可以互动沟通的特性,通过构建立体宣传模式,宣传、普及生涯适应力培育对于个体、社会的重要意义,推动生涯适应力概念深入人心。

2.呼吁政府牵头,建立实习保障机制

生涯适应力的培育除了课堂学习外,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根据相关调查,国内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能参与一些真正与专业、科研相关联的实习,但实际上这种机会相当缺乏。学生实习普遍是些周而复始的简单体力劳动,其“含金量”并不高,无法得到能力的全面锻炼与有效提升。而在国外,许多大学工科学生参与一年以上的专业实习是学业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可以到联合国旁听席上“听课”,学经济的可以去华尔街实习[7]。可见,要使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需要政府层面加以倡导,建立实习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参与实习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3.鼓励社会咨询机构参与生涯咨询服务

国内各高校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专职师资队伍,而现实中生涯师资队伍的多重身份与从事个体生涯咨询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之间的矛盾,使得高校众多遇到生涯困惑或障碍的同学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帮助,也是造成学生对高校生涯教育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吸引、鼓励那些具备专业资质的咨询机构,参与到高校的生涯咨询工作中,壮大大学生生涯辅导力量,使更多需要生涯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与帮助。

(二)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升之核心任务:高校转变生涯教育与辅导思维范式

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培育与发展的主阵地,肩负引导教育与辅导的重要任务。

1.重视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育

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对于学校和谐稳定、提升高校人才培育质量、提升高校就业质量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开展生涯教育主阵地的高校,不论是领导班子、管理层,还是普通教师员工、教辅人员,都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上到下达成共识,形成重视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培育的浓厚氛围。其次,要在师资培训、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生涯适应力培育以足够的支持与保障,以保证生涯适应力教育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2.重构高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教学课程体系决定该门课程的教授内容,直接关系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成效。当前,我国高校生涯教育是在传统生涯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主要由自我探索、外界探索及决策实施三大模块组成,引导学生在内外探索基础上做理性生涯决策,并根据既定或者假设目标职业素质要求来发展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这种过于局限的生涯理念已经无法解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引进后现代生涯理论,重新构建高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3.转变高校生涯辅导思维范式

高校生涯辅导是生涯课程教育的有效延伸,是个性化生涯教育的主要实现方式,以引导来访者在内外探索基础上做出符合自身的生涯决策并付诸行动,传统理性生涯辅导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地应对变化多样的世界需求。因此,后现代生涯理论应运而生,它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理性决策模式,而是主张以良好适应力积极面对“不确定性”,使得来访者能有足够心理准备、良好社会适应力以回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且取得有效发展。

(三)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升之重要保障:家庭重视并积极参与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强调家庭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培育过程中,家庭的角色同样不可缺位。家长要了解孩子志趣,尊重孩子选择,引导孩子积极锻炼生涯适应力,并为孩子社会实践拓展。

1.转变观念,重视生涯适应力教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一个人想要立足、立身、立业,前提在于具备应对生涯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能力——即培养和发展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因此,作为父母,呵护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培育、发展这种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自身观念。要转变单一重视智力因素培育的片面教育观念,除了重视智力教育外,要重视包括适应力在内的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因为非智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生命线的长度与宽度。

2.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发展意识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和陪伴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有效的教育和互动的方式方法,也是掌握比较到位的。因此,作为家长在掌握生涯适应力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基础上,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与孩子保持经常联系,做到有效沟通;引导、督促孩子不仅学好学业,更要有主动学习、掌握并积极参与生涯适应力教育与锻炼,使之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涯世界时能做到“宠辱不惊,沉着应对”。

3.尊重孩子选择,拓展生涯实践学习机会

生涯教育认为对内外世界充分探索是个体生涯探索的基础。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兴趣、性格、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掌握也是最全面、最深刻的。因此,家长在引导孩子进行生涯适应力探索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其进行生涯适应力的实践与锻炼。此外,鉴于高校能够提供的有效实践机会的局限性,作为家长,还应积极挖掘家庭社会资源,为孩子积极的生涯适应力探索提供更多的资源。

(四)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提升之关键因素:大学生本体自觉认同、锻炼、提升

生涯适应力培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本体,因此,大学生本体对该能力培育的认知、态度及其行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大学生本体只有在认知、认同基础上,才能自觉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锻炼该能力。

1.自觉认同生涯教育,学习生涯知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思想上促其发自内心认同生涯适应力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生涯适应力教育与培育当中,主动承担起生涯适应力知识学习的任务。

2.积极参与生涯探索,做到知己知彼

生涯适应力培育的前提是要对其本体要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兴趣、爱好、性格、价值观等。关于自我探索的内容,大学生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生涯测评工具辅助自我认知,并结合亲朋好友对自己的评价,帮助自己更好认识“我是谁”。其次,外部世界探索部分,在了解感兴趣职业素质模型外,还应该针对就业市场对求职者通用能力或称可迁移能力的要求,进行比对,找出缺位的能力,努力提升,以便提高自身职业化素养。

3.积极寻找实习机会,锻炼生涯适应力

作为大学生,要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身的生涯适应力。赵小云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本土化模型,其中生涯调适、生涯人际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实践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大学生通过在学生组织中承担某个角色,适当参与社会工作,来锻炼自身包括组织、协调沟通和管理能力。

总之,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育与提升是个系统工程,系统内各种因素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在后现代生涯理论语境下,面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需要大学生本体,还需要高校、社会、家庭四个层面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取得实效。

[1]赵小云,郭成.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9):1503.

[2]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1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3]赵小云,郭成.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9):1503.

[4]赵小云,薛桂英.高校生涯辅导的新方向——生涯适应力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12.

[5]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3.

[6]陈秋兰.“90后”大学毕业生对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满意度调研——以福州市五所高校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114.

[7]程墨.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不走过场[N].中国教育报. 2011-11-23(3).

(责任编辑:神彦飞 郝 卿)

G641

A

1674-9618(2016)04-0048-04

陈秋兰,女,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林 蔚,女,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辅导员,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青年博士项目“后现代生涯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C1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适应力后现代生涯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我的教书生涯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吐槽退役生涯
90后现代病症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