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培育途径探析

2016-03-18 21:45谢东宝
关键词:社团环境保护意识

谢东宝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培育途径探析

谢东宝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在人类社会整体愈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人才,应担当起培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责任。而可能的培育途径主要应包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环境保护选修课程;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假期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教育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参与者和监督者,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

高职院校;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培育、提升包括高职院校在内全体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是一项针对性强、现实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但高职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在学习时长、课程设置取向、培养目标等方面差异明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育影响深远。首先,我国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一般是四到五年,年限较长;而高职院校的学制普遍较短,修业年限通常是二年或三年,且第三年往往面临实训、实习、求职就业等事项,使知识无涯与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素质发展无限与成长期有限的矛盾更加突出。学时较短,使高职院校在开设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方面捉襟见肘。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本科院校通常在一、二年级开设有包含环境保护教育在内的通识、通选课程;而高职院校,除极少数环境保护类职业院校开设有环境保护的课程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专业取向的,即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学生就读的专业,依照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的顺序展开,因而较少开设有环境保护类的课程。再次,本科教育强调理论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必须具备较厚实、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开发能力;高职院校则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主要培养职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以实践训练为重,要求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因为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设置环境保护课程方面普通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众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贯彻执行。因此,有鉴于培育、提升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高校及高等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担当起这一重任,通过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生动活泼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真正体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价值取向。分析起来,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在“两课”中开展更加宽泛的环境保护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与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保护教育列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如美国开展的“生态教育”,日本的“环境教育”、英国的“社会环境教育”、新加坡的“环保教育”、澳大利亚的“绿色教育”、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能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是衡量一名当代大学生合格与否、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维度。

“两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的一门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对国家、社会建设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应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升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就目前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已经吸收了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诸如其中的“社会公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章节,以大量的鲜活案例和数据对比,向大学生阐述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现状;通过正反两方面案例的鲜明对比,向大学生论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两课”的主要课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一章,着力阐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切身利益。教师也应向大学生全方面论证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辩证关系的认识,在大学生中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两课”是全体中国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两课”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是将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纲要的体现,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全社会更快、更广地得到普及。如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拓展,广泛查寻相关资料,增加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并加以整合,以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方式呈现,必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生态环保知识的兴趣意愿。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理应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在其社会实践与职业活动中,应体现出地球公民的意识与行为。

2 开设环境保护教育的选修课

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的环境保护教育,无论从学习时间,还是从学习内容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有可能导致学生知识的碎片化,因此,有必要开设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选修课程。选修课有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丰富阅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开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选修课,可以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讲授有关环境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理解人类、我国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作出的努力,有利于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当前人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的重要一环。无论现在,抑或将来,大学生都应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行为要求,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开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选修课,使大学生能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环境污染的深刻教训、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各国采取的先进做法,有助于大学生们放眼世界,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密切关注大至地球整体生态,小至自身所处环境,从而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与当前社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就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华水文化与水资源危机”的课程,选修人数众多,教学效果良好。师资力量雄厚的高职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开设系列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选修课程,如“生态素养”课、“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课、“环境保护与职业发展”课等等。这种一以贯之,且逻辑相关的课程,使学生能将其所掌握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与职业发展,并将受益终身。

3 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社团是大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在大学的校园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团队组织——大学生社团。而且,每个大学生社团都会在新学年或新学期进行成员招新,如能充分利用、发挥好学生社团的的宣传及展示作用,就可以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受众面和普及度。

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既是适应当前我国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需要,也是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如社团成员在学生宿舍区回收废旧电池、在校园内收捡白色污染物、在食堂宣传倡导“光盘行动”等,都是在学生社团活动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体现。

学生社团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各社团以其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的社团生活吸引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高职院校中,往往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且与个人爱好、专业兴趣密切相关。如环保协会、爱心社团、环境督查队等。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在社团活动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指导大学生如何在社团活动中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意义。社团指导教师还应有步骤地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对校园环境检查监督,这是贯彻落实公民环境信息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有力表现,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公民环境权利的法律要求。

4 在大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的狭小环境中接受教育,对生态环境保护虽有所耳闻,也知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毕竟缺少亲身实践的经历,生态环保意识有,但不强烈,因为缺乏切身的体会。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在教育部、团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寒暑假期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等生产建设一线,调查当前我国城乡生态环境的真实状况,分析造成环境污染的深层原因,研究环境的防污治理可行性方法。这种极富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必定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在校大学生传递每一个人与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引起更多的同龄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关注。

在环境教育普及较早的发达国家,鼓励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常规性活动。如新加坡近年不断鼓励学生多外出,接触学校周边社区环境与大自然,让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之对社区和国家产生归属感;澳大利亚的“绿色教育”,倡导学生走出校园,与自然、动植物亲密接触,在人与动植物共同生活的绿色环境中培育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意识;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野外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走进大自然,认识生物多样性,了解周边环境的生态足迹与能源消耗,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度出发,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促使广大在校大学生能从自身做起,自觉选择绿色消费方式,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努力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参与者和监督者。大学生是拥有较高、较多知识文化的社会群体,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真正成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在家庭生活、职业实践、社会活动中,扮演生态环境保护的模范表率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案例,层出不穷,屡见报端,环境保护形势危急,生态系统趁于脆弱。究其原因,既与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缺失、环境保护法律滞后有关,也与国民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有关。可以说,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保护,既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因地制宜,利用有效的教育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弘扬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培育、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鼓励大学生养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使他们从身边点滴做起,并能持之以恒,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习近平: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805/c385474-27412488.html,2015-08-05.

[4] 靳忠良,周江.国外教育新潮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5] 学生社团.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wz1GPu0 H1TOmJIKuIi4bNcnz-nK7onPklT6klVYjAZKQrAOxR-2p6nKPhzGwrTcmug_l2TmHd8D-o8l_OF5Tq[EB/OL].2015-09-27.

[6] 谢东宝.论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现实意义[J].职大学报,2014,(10).

[7] 祝怀新,梁珍.瑞典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教育,2009,(4).

[8] 夏天.新加坡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多校推行环境教育[J].国外职业教育,2011,(2).

[9] 祝怀新,李玉静.可持续学校: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2).

Exploration on the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IE Dong-bao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635, Chin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that more attention is being concentrat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upposed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to foster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since it is an inborn duty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ducate“high quality, high skills” professionals for productio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The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awareness building should inclu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es,optional courses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pen to al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group and student union activities, and the last, social activitie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to be awa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uided to be advocators,participants, and part of supervis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wareness

G641

A

1672-2841(2016)01-0057-04

2015-12-23

谢东宝,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社团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
缤纷社团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