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琴 汪 勇
(1、2.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问题及对策
明道琴1汪 勇2
(1、2.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农村中学生作为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和生力军。然而,由于当前对农村中学生环境护育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他们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体保护农村环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与个人共同努力。
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目前来看,城市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已有的重视,然而,农村环境问题却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短板”必须补齐这块短板,才能尽快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1、农村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农村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有机物污染等日益严重,农村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很多资源不可再生,甚至使农村稳定的生态系统丧失了自身修复能力,严重威胁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374由于人们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导致各种疾病不期而至,严重威胁到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2、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依赖于自然环境
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2]92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自然环境是人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一切生理性活动,以及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3]11农民群众一直以来都是靠天、靠地吃饭的,自然环境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环境污染将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是人们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5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不珍惜和保护自然所赋予的一切即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则终将会受到自然界应有的报复和惩罚。恩格斯也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383可见,保护农村环境势在必行。
1、国家对农村中学生环保教育总体缺失
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明确为基本国策;1989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迄今为止,国家和政府共颁布了7部环境保护法律、34部环境保护法规、90多项全国性环境保护规章和1020多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但是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很少具体强调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的内容。其次,虽然国家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一项战略,但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也没有具体针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的改革的措施。国家强制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但是也没有一条明确规定农村中学生应该学习和遵守的追究制度条例。最后,国家提出GDP的4%用于教育投入,虽然目前已经超过了4%,但也未能进行合理分配,例如在数学、语文、英语等这些重要学科上投入的比重较大,对生物、地理、化学等这些涉及环境知识方面的学科投入比重较小。
2、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识和关注度,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在不平衡性,导致农村地区各种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育资源缺乏,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受到很多限制;其次,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使用教材涉及农村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一册书有的涉及环境问题的甚至只有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农村中学生在教材中获取农村环境保护的知识十分有限。
3、学校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意识整体不强
首先,学校对中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教育重视不够。在教学中,学校教师很少专门对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重点强调,也很少专门开展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的具体实践活动,无法营造良好的环保教育的环境。其次,学校对于农村环境保护教育的意识整体不高。学校也深知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由于条件限制未真正引起重视,只是课堂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未重点进行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行动,导致农村中学生无法真正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出现了随意破坏农村的公共设施、污染生态环境等行为。最后,学校实施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相对偏少,在学校环境保护教育中,由于顾忌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升学压力等条件的限制,具体的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关于环境保护教育的讲座、竞赛等活动很少开展,从而导致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相对偏少,而且比较单一。[5]农村中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仅仅从地理、生物等教科书中获取。
4、社会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总体宣传力度不够
首先,在农村学校以及村镇街道的标语多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爱国、敬业等等宣传的都是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很少有专门宣传农村环境保护教育的标语。其次,社会公益组织、公益广告、新闻媒体等大多也侧重宣传的是富强、民主、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尊老、敬老等中国传统美德等贯彻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很少宣传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相关内容。最后,当今比较流行的自媒体平台,例如: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每天在不断更新,速度极快、传播极广,影响极大,但是也很少有专门宣传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因此,总体而言,社会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总体宣传力度不够。
5、家庭和个人对农村环境保护教育意识总体比较欠缺
在农村家庭中的祖辈、父辈等以及自身环境保护知识的严重匮乏,环境保护意识整体不高,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行为动力不足,废弃垃圾随处乱扔乱倒,如:废弃的食品包装袋和塑料以及电池等固体垃圾随便抛弃到河道边和马路旁,导致河道、马路的水土污染,垃圾袋“漫天飞舞”造成严重的白色垃圾污染;此外,各种化肥、杀虫剂等过量使用,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最后,乱伐树木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落实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并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二五”以来,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严峻性,我国加紧了补齐农村环境保护的短板。这些战略举措都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但是整治力度不够,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目前来看,也还尚未出台具体的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法律法规。鉴于此,首先,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制定具体的关于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战略举措,引导农村中学生对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明确自身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做环境保护权利和义务范围允许的和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使其学会知法、守法、护法,用法律意识和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坚决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另一方面,利用所学的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在农民群体中进行宣传,带动周围的人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强烈地环境保护责任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协助国家和政府共同维护自己的家园。其次,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加强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体制纳入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之中,引起农村中学生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视。最后,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的教育法律法规进行明文规定并要求教育系统领域的各单位、各部门强制贯彻实施,促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视。
2、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教师队伍的建设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课程资源和资金方面分配不平衡,农村学校中环境保护方面的师资缺乏,导致农村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强,环境保护动力不足。首先,应该引起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视。合理分配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资金,扩大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招录一批专业能力过硬、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方式活跃、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式先进,接受系统而全面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的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他们接受过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能够更好理解和诠释环境保护教育问题,有能力做到议案说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系统培训,弥补环保教育知识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吸纳一些热心公益的环保局、卫生局等退休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传授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治理途径和方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在农村中学生的生物、地理、化学、思政等教科书中多增加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最后,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的考核力度,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到农村中学生的考试范围,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充分利用教材这一重要媒介,增强环境保护的知识教育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仅要逐渐渗透到教材中,渗透到课堂中,从而也要逐渐进入学生们的头脑中。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步伐的逐渐加快,新农村建设理念的在农村的深入,农村的环境问题令人堪忧。农村中学生作为未来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知识教育是当务之急。“课堂教学是环境保护的知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6]特别是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到相关环境保护的知识。首先,学校要重视对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特别是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以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在环境知识教育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环境知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科学、有效地在课堂中传授。其次,教师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好课堂挖掘教材中关于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污染的各种原因、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环境。通过相关环境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从而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利用所学的环境保护的知识发动身边的人共同维护美好的家园。最后,学校要适当增加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使学生将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此外,学校应适当组织农村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例如:在3月12日植树节当天组织部分农村中学生在村镇进行植树活动,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当天组织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问答活动或者每周安排一次大扫除活动等。通过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4、不断扩大社会媒体宣传力度,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首先,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在大力宣传国家发展大政方针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和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引导农村中学生学习正确的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调动农村中学生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身边的先进人物事例的榜样示范作用鼓励身边的人加入到农村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其次,由政府领导、环保部门辅助执行等手段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使农民群众以及农村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最后,社会公益组织要结合农村现实环境问题,加大对农民以及农村中学生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破坏的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拍摄和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定期播放。还可以在农村学校或者村镇定期举行环境保护知识的讲座或者会议等形式,扩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以及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的自我意识。[7]
5、提高农村家庭和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自我教育
要提高农村家庭和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行动的开展。首先,家庭的父辈要提高环境保护的观念,培养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等良好生活习惯,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要把农村中学生纳入环境保护宣传队伍并作为中坚力量,积极鼓励农村中学生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农村生活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这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科学有效地方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其次,农村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农村环境从自身做起。鼓励农村中学生利用周末在农村地区指定位置张贴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和宣传标语,发放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手册,结合所学知识,在农村地区向农民讲解一些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具体的一些保护措施,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在课外,组织农村中学生在乡村的河道边、马路边等地方捡拾农民随便乱扔乱倒的垃圾,把废弃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特殊节日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使自身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一方面,可以培养农村中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亲身体会到农村地区不合理的行为和习惯给农村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强烈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防范于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农村中学生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要时刻明确自己作为农村中的一员,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语
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亟需改善这种状况,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目前,农村中学生作为当前农村中正在不断接受教育的“知识分子”,是农村今后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和重要践行者。加强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促进农村中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长期不断地共同努力。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3]许崇正,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5]袁晓峰·浅谈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J].新西部,2015(11):34.
[6]何丽红,刘沛林·农村中学生环境教育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145-149.
[7]徐善玉等·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与外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6):72.
(责任编辑:李昌礼)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Ming Daoqin1Wang Yong2
(1,2.Academy of Marxism,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550025, Guizhou, China)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rural higher education degree of grou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in body and main force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due to the state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need to the country, 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education, school, family, social and personal effort.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16-09-18
2015年度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研创201501)中期成果。
1.明道琴(1990~),女,陕西安康人,贵州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2.汪勇(1971~),男,贵州安顺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30
A
1673-9507(2016)06-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