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娟,李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崇左532200)
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李荣娟,李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崇左532200)
人口老年龄化已成为中国当前一个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减少老年人疾病的发生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广西第三张明信片,气排球运动由于技术要求低、难度小、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等特点很适合老年人运动,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长期气排球运动对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作用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与总结,理清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行之有效且易坚持的体育运动。
长期;气排球运动;老年人;生命质量
基于多种现实因素,当前人口老年龄化显然已成为中国一个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占13.26%,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占8.87%,而中国无疑也成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1]511-512。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老年人生命质量备受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减少老年人疾病的发生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运动尤其是规律性体育运动可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就体育运动本身而言运动引起机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改变需要一个循序渐渐的积累过程,而并非一蹴而就,故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步行、操类等)由于枯燥、娱乐性、竞技性不强、场地限制等不利之处不易使老年人长期坚持运动,因此就当下情景探寻一种既能具有良好健身效果又易使老年人坚持的运动项目将极具现实意义。作为广西第三张明信片,气排球运动由于技术要求低、难度小、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等特点极易适合老年人运动,且气排球运动在产生之初主要的从事群体也主要为老年人。
基于此,此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长期气排球运动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身心健康)的作用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与总结,旨在理清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当前社会背景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一种行之有效且易坚持的体育运动。
气排球运动产生于20个世纪80年代,并于21世纪初在广西流行,目前气排球成了中国广西地区最时尚、最受欢迎及参与人口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无论是从运动本身的健身价值或是运动项目所固有的文化影响力,气排球在中国广西地区都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所无法媲美、所企及的,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气排球运动的运动特点:一是相比于传统的排球,气排球体积有所增大同时硬度明显降低,大大降低了运动中求在空中运行的速度,故相比于传统排球的运动强度将明显降低,极易适合老年人运动。如吴梁国研究发现,在气排球运动中老年人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均处在一种较为适宜的范围内[2]169-171。二是由于气排球运动中球的速度有所降低,使得比赛中回球次数大大增加,加之团体协作作战,故其竞技性、娱乐性及趣味性不亚于传统的排球运动。三是气排球由于硬度明显降低及球速大大降低,故气排球运动不易发生手指挫伤等伤害事故,这大大提高了气排球运动的安全性。董能研究便发现,老年人在进行16周的气排球运动中基本未出现运动损伤等情况[3]。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气排球运动极易适合老年群体进行运动。
(一)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器官的外部结构、形态、体型及姿态等,其不仅是老年人形体美学的重要评价体系之一,且与老年人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如过度的肥胖易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而骨骼肌的丢失又可引起机体肌肉疼痛等。评价老年人形态结构主要指标有身高、体重、脂肪及BMI(身体质量指数)等,尤其BMI是反映人体充实度、脂肪率及肥胖程度的关键指标,而当前我国老年人由于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原因导致BMI指数严重升高。杨光等人研究发现,与日本老年人相比我国老年群体虽然显示出高大魁梧的体格特征,但中国老年人BMI指数却显著高于日本老年人,且我国老年人进入了超重和Ⅰ度肥胖范围[4]56-58。
而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规律性体育运动可使运动者体形发生适应性塑变,降低运动者脂肪含量及使瘦体重增加。郭吟等人通过研究发现,长期规律性有氧运动可明显改善肥胖老年人身体形态结构及脂肪率[5]42-45。许晓峰等人研究也发现,长期进行耐力性运动项目游泳可明显老年人BMI指数,对预防肥胖、改善身体健康程度有着积极作用[6]1530-1532。关于长期进行规律性的有氧运动的减脂的机制是有氧运动可使机体肾上腺受体敏感度增加、肾上腺素抗脂解作用减弱,从而提高人体基础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的脂肪酶的活性,提高脂肪的功能比例,同时可的松及生长素长时间升高对加强脂解作用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可见,长时间的有氧耐力运动对改善形态结构及BMI指数有着积极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高强度间歇性运动)运动效果更佳。李志敢通过研究发现,与传统有氧运动(键步走、八段锦等)相比有氧运动结合力量练习对改善老年人身体形态结构、降低机体脂肪量效果更佳,同时还可使肌肉力量增强[7]76-79。邓士琳通过研究也认为,为了达到全面的健身效果,完整的运动处方应包括有氧耐力练习、抗阻力量训练及伸展性柔韧性练习[8]953-958。此外国外学者研究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能够显著提升不同人群的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身体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降低动脉血压、降低空腹血糖、降低胰岛素、提升脂肪氧化率。相比于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更以坚持,传统运动减肥即健身方法采用的长时间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方案,但类似方案中运动方式单调、运动时间过长等不利因素经常导致普通人群难以坚持。Bartlett等在研究中使用“体力活动享受感知等级表”对受试者HIT(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后的愉快感分别进行测试后发现,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训练后受试者的愉快感要高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且依据主观感觉体力量表的测试结果,训练结束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受试者主观体力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受试者,说明相比于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训练,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训练方案可能更有利于锻炼的长期性[9]851-858。关于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减重减脂的机制,研究认为可能和较高运动强度后机体过氧耗量处于较高水平有关,较高的过氧耗量水平有利于提高游离脂肪酸的代谢水平,动员脂肪代谢[10]547-553。
气排球虽然是一种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但在比赛中仍对力量素质起着一定的塑造作用。首先相比于传统的硬排运动,气排球运动强度明显降低,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者大多处于一种有氧状态,且一次气排球运动时间一般在60-90分钟之间,而当进行20分钟以上的中小强度运动时机体便开始动员脂肪供能,故长期进行气排球运动可降低运动者体内的脂肪含量。孙艳秋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老年人通过12周的气排球运动后体重、脂肪量及BMI(身体质量指数)明显降低,但骨骼肌含量变化不大[11]74-77。同时董能研究也发现,老年人进行16周的气排球运动后体重、皮脂厚度(尤其是上臂)明显降低,且腰围、臀围也明显减小[3]。
此外长期进行气排球运动还可提高机体瘦体重的含量及骨骼肌的机能。虽然在气排球运动中运动者多处于有氧状态,但气排球运动中的发球、扣球等动作又需要一定的爆发力及力量素质,而长期的力量训练可使骨骼肌形态结构发生一定的适应性变化,故肌肉纤维增粗、肌纤维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及骨骼肌肌束膜和肌内膜增厚、肌腱、韧带增粗等。此外骨骼肌中肌红蛋白、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及肌糖原等化学成分的改变对提高骨骼肌的机能也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长期从事气排球运动骨骼肌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专项特异性,在气排球运动中上肢的发力占据了主要的动力作用,故练习者上肢尤其是上臂肌肉改变最甚。
(二)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运动能力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作为评价人体体质状况的两大体系,是决定机体运动能力的关键指标。基于多种因素,人到了中年以后(尤其是女性)运动频率将逐渐减少,进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加之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往往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虽然人到了老年以后身体机能塑造性有限,但适量的运动仍可使机体结构与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费加明等人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12周的规律性有氧运动后心率、肺活量、握力等指标的基线值与实验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改善[12]7-11。而于贵身研究发现长期的气排球运动可使老年人肌肉力量、反应时及心肺功能明显提高[13]168-170。董能研究也发现,老年人进行长期气排球运动后血压明显下降、坐站实验指数及心肺功能明显提高[3]。此外覃少菊研究也认为,长期进行气排球运动可提高运动者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能力[14]57-58。
可见,尽管中老人身体机能处在不在退化的过程中,但适量的规律性运动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种因年龄及生理功能改变所导致的机能变化,而气排球作为一项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长期进行气排球对延缓老年人体质下降、提高生理机能有着重要作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反应速度。人到了中老年后,随着生理机能的退行性变化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器官功能的退化往往导致机体反应较为迟钝,在完成动作时明显减慢,若反应速度进一步减慢则可能诱发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而气排球运动却能较好提高运动者的反应速度。无论是传统排球或是气排,瞬息万变的赛场变化需要运动者高度的精神注意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也需要运动者具有较快的反应能力,以便准确地做出回击动作,这些无疑都对提高运动者反应时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其中的生物学机制可能是长期从事气排球运动提高了大脑皮质机能的可塑性及灵活性,增加了皮质储存的信息、完善了皮质分化机能,使机体提取信息和反馈的速度加快,进而使机体的预见性增强;二是基于骨骼肌形态结构及机能的改变,气排球运动可提高老年人力量水平,尤其是握力;三是可提高老年人心肺功能,降低安静时心率。相比于硬排运动,气排球运动中机体大多处于一种有氧状态,而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使心肌系统的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心储备能力增强。同时长期的有氧运动可提高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效率、肺泡的弹性、通透性及呼吸肌的收缩力量,进而使肺通气量及肺活量提高;四是可降低老年人血压。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及儿茶酚胺的浓度,缓解小动脉痉挛,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从而使血压降低。
但作为评价老年人体质健康的重要指标,气排球运动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甚少,此外目前关于运动对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也尚存在一定的分歧。Rock-well等人研究发现绝经期妇女进行肌肉耐力训练后腰部的骨密度并没有改善,甚至降低3.89%[15]71。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无负重运动并不能有效地改善人体的骨密度,甚至会运动者骨密度下降[16]42。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的形成,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同时体脂含量、瘦体重有关,瘦体重越大,其对骨骼产生的机械力越大,那么骨骼承受的应力就越大,对骨骼产生较大刺激。Danz等人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进行体育运动可降低骨密度的丢失速率[17]701-702。而Lane等人研究则发现耐力训练可使女性骨密度增加约4%[18]1147-1151。可见目前对于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争议,其可能与运动方式、负荷量、性别、年龄及运动干预时间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骨的重建至少需要持续4-6个月,运动干预引起骨量在生理上显著增加,必须有1年以上的时间[19]71-74。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应是重要的切入点,尤其是干预时间的界定。
由于身体机能的退行性变化(如血管弹性降低、硬度增加),老年人易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高血脂等,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发生血脂异常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而适量的体育运动可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率。Cauley等人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经过长时间规律性有氧运动后HDL(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20]687。同时Fahman研究也发现,绝经后老年妇女进行10周抗阻练习后HDL明显升高,而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低密度胆固醇)明显降低[21]54。而Boyden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经过5个月的抗组训练后LDL下降0.36mmol/L[22]。而目前关于长期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已有报道,且研究结果遵循了一般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主要为老年人HDL水平的上升及TC、LDL下降。如孙艳秋等人研究发现,老年人在经过12周的气排球运动后HDL显著上升,而TC、LDL明显降低[11]74-77。
对于运动引起机体血脂变化的生理学机制,笔者认为主要有:一是长期气排球运动可提高脂蛋白酶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脂类过氧化代谢物质,同时脂蛋白酶还能促进LDL向HDL转化;二是长期气排球的运动提高了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胺转移酶的活性,此酶可促进HDL水平的提高;三是长期的有氧的运动可改善机体微循环功能,提高微循环内皮依赖式舒张能力,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降低血流阻力、血细胞聚集程度及血液黏度。
综上,笔者认为长期进行气排球对提高老年人生理健康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生理指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机体脂肪率的下降、肌肉力量的提升、反应速度加快、血压降低及心肺功能增强等,但对于骨密度的影响尚不能定论;对血脂的影响主要为可提高HDL含量,同时使TC、LDL下降。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应在老年群体中大力推广气排球运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8).
[2]吴梁国.老年气排球运动健身功能的生理学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
[3]董能.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
[4]杨光,白翠瑾,黄学诚.中日老年群体体质的差异性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1).
[5]郭吟,肖焕禹,王业玲.运动干预对肥胖老年女性身体形态和血脂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
[6]许晓峰,李世森,邱建勇.游泳运动对老年人身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
[7]李志敢.不同锻炼方式对男性老年人身体形态结构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
[8]邓士琳,叶灵子.健身运动处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要背部疼痛的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5).
[9]Tsekouras Y E,Magkos F,Kellas Y,et al.High-intensity interval aerobic training reduces hepatic very lowdensitylipoprotein-triglyceridesecretionratein men[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8,295(4).
[10]Bartlett J D,Close G L,MacLaren D P,et al.Highintensity interval running is perceived to be more enjoyable than 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exercise: implications for exercise adherence[J].J Sports Sci,2011,29(6).
[11]孙艳秋,吴悦.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体成分及脂代谢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7).
[12]费加明.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体育科研,2014,35(6).
[13]于贵身.气排球运动对老年人主要生理指标的贡献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
[14]覃少菊.论气排球运动对城市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31(3).
[15]Rockwell JC,Sorensen AM,Baker S,et al.Weight training decreases vertebral bo-Ne density in premen opausal women:a prospective study[J].J Cilin Endocrinol Med,1990.
[16]金绪忠.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3 (4).
[17]Danz AM,Zittermann A,Schiedemaier U,et al.The effects of a specific strengthdevelopment exercise on bone density in postmennopausal woman[J].Woman Health,1987,7(6).
[18]Lane NE,Bloch VA,Jones HH,et al.Long-distance running bone desity and oste-oar-thritis[J].JAMA,1986,255 (9).
[19]沈华.不同形式的健身运动和体成分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2).
[20]Cauley GL,La Porte PE,Sandler RB 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activity tohigh density lipoprote in cholesterol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J Chron Dis,1986,39(9).
[21]Fahman MM,Boardley D,Lambert CP et al.Effects of endurancetrainingandr-esistanceonplasmalipoprotein profiles in elderly women[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2(57).
[22]BoydenTW,PamenterRM,GoingSBetal.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is assoc-iated in 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in premenopausal women [J].Arch Intern Med 1993,153(1).
责任编辑:谢雪莲
Effect of Long-term Balloon Volleyball Exercise on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LI Rong-juan,LI Feng
(Health and P.E Depart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Chongzuo,532200)
The ag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more serious social problem of China,and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s of the elderly.As the third postcard of Guangxi,due to low technical requirements,small difficulty,interest,high value of fitness,balloon volleyball exercis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ethod,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elaborates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bout the role of long-term gas volleyball.It aims to disentangle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balloon volleyball on physical health of the elderly,so as to provid a practical and convenient sport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long term,balloon volleyball exercise,the elderly,quality of life
G642
A
1674-8891(2016)03-0138-04
2016-02-19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ZD2014144。
李荣娟(1970—),女,广西蒙山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