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路
(北京大学 关工委,北京 100859)
大学生的宗教行为过程分析
——以北京某高校青年基督徒为例
冯 路
(北京大学 关工委,北京 100859)
为进一步梳理当前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现状,访谈发现家庭信徒成员、缺乏有效社会支持网络、负面情绪积蓄、家庭教会组织等因素影响着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学科认识以及专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学生组织的情感纽带建设,针对新生入学、毕业分流等重点阶段展开工作,加强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动向,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大学生;宗教信仰;社会支持;学生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多元化发展,我国信教群体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官方数据,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总数一亿多人。其中,天主教徒约550多万人,基督教(新教)教徒约2305万人。与此同时,基督教在高校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根据孙尚扬和李丁的统计调查数据,北京市大学生中自称信仰佛教的人数占总数的7%(还有31.6%的人表示“比较信”),信仰基督教的占总数的3.9%,信仰道教的占总数的2.7%,信仰伊斯兰教的占总数的2.1%;同时,对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总数的近70%。虽然报告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人数占比不是最高的,但是根据孙尚扬和李丁在另一篇文章中的统计分析,有半数大学生报告他们身边有基督徒(含天主教徒、新教徒、东正教徒),并且半数以上在校园遇到过基督徒对其传教(复测百分比为46.2%)。相比于其他宗教,基督教在传教方面最为积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佛教或者道教等中国本土传统宗教,因其异质性文化的特殊身份,基督教信仰问题也就同时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相互牵连而变得复杂化。这也导致基督教信仰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
目前,针对高校基督教信仰的相关研究与其受到的关注程度是不相称的,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高校”、“基督教”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上分别根据发表时间、被引、下载三个排序规则无重复筛选排名在前60的论文(剔除学位论文),共计获得论文20篇。这20篇论文中,11篇(55%)文章采用定量研究方法,6篇(30%)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5篇(25%)为一般意义上的单纯论述;18篇(90%)价值导向非常明确而对事实挖掘不够,4篇(20%)文章的作者明确为行政人员。
可以发现,当前围绕高校基督教信仰的研究存在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受到价值导向的影响过于明显,导致作者分析问题时容易为价值观所影响,难以准确和深入分析宗教现象本身;二是过于偏重于利用数据分析来提供论证依据,对事实把握不足、阐发不够,往往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三是实证研究过程特别是定量研究过程大多操作简易随便,在定性研究过程中则忽略对行动者及其行动意义的主观理解。
基于以上认识,文章决定在悬置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对高校基督教信仰行为进行事实性阐述。文章认为,对宗教行为的真正理解,离不开对个体行动及其意义世界的把握,而这恰恰是定量数据难以呈现的,也正是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且,实际工作的有效推进,虽有赖于正确的价值导向,但首要任务却是要真正感知宗教信仰个体的生活世界,这即为本文的研究起点。
本次研究采取深度访谈和生活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试图通过深度访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受访学生主体,在深入探究信仰思维转变过程的同时,也将受访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我诠释能力的个体而看待,从而将主体带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具体而言,在主观层面上,把握他们在参与宗教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疑问、动机和思想起伏;在客观层面上,收集受访学生当时的社会网络状况、家庭状况等信息,从而对这些学生的信仰状态进行分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课题组通过朋友介绍、网络招募等形式,选取了研究的访谈对象。此外,本次研究主要以基督徒学生为主,适当兼顾佛教、道教信仰学生。
(一)某些学生由于受到家庭主要成员或经常接触的其他个体的影响,比较容易在某一时点接受宗教信仰从而成为信徒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的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或者从某段时间开始从事宗教活动,使得这些学生对宗教逐渐产生好感。在此后的特定的时间、事件的刺激下,已产生的好感会促使这些学生走向宗教。来自某理科院系的研究生JIZ(女生)的外婆和母亲先后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因此,JIZ小时候就开始被家人带着参加宗教活动。这时期JIZ虽然只是“就形式上地去听一听,没有太融入进去”,但是这一经历为她以后接受基督教信仰埋下了伏笔。工科院系的研究生DXZ(女生)本科期间的室友是位基督徒。起初,DXZ和她的其他室友感到非常惊讶。后来在这位基督徒同学的影响下,DXZ跟着慢慢接触了一些宗教活动。来自社科院系的ZGQ(非全日制,男生)的家人因为重大疾病皈依了基督教,此后ZGQ就从小接受基督教活动的熏陶。进入大学以后,ZGQ开始参加大学校园周边的宗教活动并逐渐成为基督徒。
(二)缺乏有效社会支持网络,使得部分学生容易接受宗教影响并通过宗教渠道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这部分学生或者因升学脱离原有社会支持网络,或者因原有社会支持网络无法提供有效支持,或者是因为无法及时建立起替代性社会支持网络,而选择从宗教团体中获取社会支持。JIZ考上大学后第一次离开家,家里人比较担心。在父母的支持下,JIZ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正式参加基督教的家庭教会活动,她认为,“大家都互相认识,彼此关心,彼此照顾”。医学部本科生XJG(男生)性格比较内向,在班级活动中也主要是一个不算太积极的参与者。在成为基督徒之前,他不知道该怎么跟人交流,社会关系网络比较封闭。DXZ研究生第一年是在深圳,刚到深圳的时候,就碰巧走进了一家教会,融洽的氛围让她很快融入其中,“跟班里的同学并不是特别亲切,但是跟教会里的伙伴会有很放心、安心的感觉”。来自社科院系的研究生IXX(男生)长期以来受到家庭关系的困扰。在自己学业压力很大的时候,他认为家庭不仅不能成为他的精神支持,反而时常分散他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IXX逐渐转向宗教和宗教组织。
(三)负性情绪的大量积蓄或者长时间处于较大心理压力之下,是部分学生逐渐倾向宗教信仰或者进一步坚定宗教信仰的主要临界点
JIZ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优秀,但是大四结束后,她的室友都保研了,她却只能考研。对此,JIZ有些心理失衡。紧接着她考研又失利了,“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连续的心理冲击之下,JIZ逐渐开始从宗教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学习、考试以及评选奖学金等事情,她的心态更加平和,“当时我觉得我没考上研究生,他(神)是希望(让)我经历这些以后(变得)更加的柔和谦卑”,“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你人生里的一部分……还有就是我的人生不是我来掌控的,我相信有一位神,他来指引着我,道路和方向。”在这之后,JIZ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只有学习的状态,“该玩玩,该吃吃,该睡睡”。
(四)家庭教会等小规模宗教组织所具有的规模小、同质性高、交流深入、关系融洽等特点,相对有效地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成为部分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主要动机
IXX在信仰基督教后,并没有有效地缓解他与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随后他又继续沉迷于网络游戏。但是不久在教友的邀请下,他参加了一个宗教活动(小组交流)。在活动过程中,IXX将自己同父母关系紧张等各种烦恼和委屈与教友一同分享,这其中很多内容是他头一次说出来,“我本科的两个室友是我在大学最好的朋友,但一块住了几年都没说(自己内心深处的委屈和烦恼)”。经过这次分享活动,IXX最终从内心上强化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IXX“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感,被人完全地接纳,也会觉得自己的伤痛得到了治疗”。在小规模、关系融洽、同质性比较高的宗教组织或宗教活动中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不仅是他们参加宗教活动的主要动机,也是他们挑选家庭教会等宗教团体的主要参考。JIZ理想的宗教团体的几个主要特征包括:“比较小型,大家关系比较紧密一些”;“形式比较活泼,讲的东西更接地气吧”;“大家都互相认识、彼此关心、彼此照顾”等。来到北京读研究生以后,JIZ加入了学院路一所兄弟院校的宗教团体,她表示能够“感觉大家都挺热心的,能感觉出来大家都是基督徒”。DXZ与JIZ有着类似的轨迹,她入学第一年在深圳,深圳大学城的宗教团体基本上都是附近院校的大学生,人员来源比较简单,大家关系也比较融洽,因此DXZ在深圳经常参加由这个宗教团体组织的各类活动。来到北京以后,DXZ开始寻找新的宗教团体,但却一直未果,导致她渐渐淡出了宗教活动。
(五)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学科认识以及专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部分学生在信仰基督教过程中对宗教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了重新建构。TTJ学习的是T学科(社科类),他认为T学科的知识体系预设了无神论,“他们是按照一个世间的逻辑在做,就是跟神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他觉得自己无法继续学习T学科。对于思政理论课上老师们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TTJ认为这虽然有道理,但是它与基督教的关系就好比是牛顿三大定律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关系,“马哲就是上帝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所有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而已,某些问题它是适用的、是对的,但是你如果把它推而广之放到全宇宙的话它就不是真理了,是存在问题的”。JIZ对“心理学持一点怀疑态度”,她认为,“心理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把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归因到基因上,它说抑郁症这些都是基因造成的”。进而,她认为,心理学只能缓解,而解救之道在于宗教之信仰与“爱”。
(六)主要受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影响而信仰宗教的学生的皈依过程相对比较平稳,主要经由其他社会交往渠道成为信徒(基督徒)的学生的皈依过程则相对比较曲折
TTJ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皈依了基督教,所以他从小跟着母亲参加教堂组织的宗教活动。ZGQ的父母亲因为重大疾病而皈依基督教,在父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他逐渐形成了对基督教的认同,并于大学期间正式参加宗教活动。XJX的母亲在邻居的劝导之下信奉佛教,她便从小跟着母亲参加各类佛教活动。大二期间,在母亲的感召之下,XJX正式成为佛教徒。以上三位信仰宗教的学生,主要是受到家庭以及父母的影响而成为教徒,皈依过程相对比较平稳,未有反馈明显的心理波动状态。但是IXX、JIZ、DXZ、XJG等人,此前家庭中没有人信奉基督教,但是他们的交往圈中或客观存在、或主动认识了基督徒,从而对基督教有了最初的印象。在遭受较大心理压力或承受最大挫折时,他们开始通过基督教寻求心理慰藉或建立支持网络。
(一)关注竞争关系对班级等学生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加强学生组织的情感纽带建设
人才培养的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同辈之间的竞争。不容忽视的是,竞争关系可能影响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有可能对学生组织的运行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竞争关系甚至成为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在遭遇挫折以及承受压力时,他们向这类学生组织寻求心理慰藉、压力排解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宗教活动团体具有规模小、关系亲密、不存在同辈竞争关系、群体内部同质性比较高、人际关系更多体现为情感性而非功能性等特点,这使得部分学生更愿意在遭遇挫折或承受压力时通过教会、教友疏导压力。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参考宗教团体的组织特点,处理好学生组织竞争性关系与情感性关系的平衡,着重加强学生组织以及其他相关学生团体的情感纽带建设。
(二)新生入学、毕业分流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产生压力的敏感时期,较易成为部分学生转向宗教渠道寻求心理支持的临界点,建议针对该阶段学生加强重点排查、压力纾解、解惑答疑等工作
一方面,改进“入口”服务,重点加强新生教育,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安排,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出口”引导,整合升学、就业等多渠道资源,重点加强毕业生教育,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发展方向。此外,加强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针对性的管理服务。
(三)加强相关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以及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当前,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相对比较复杂,这客观上也导致学生的成长发展比较容易受到不同思潮或群体组织的影响。调研发现,在大学校园内和校园周边,活跃着不少大大小小的宗教团体。这其中有一些团体或者个人以“信仰”为幌子,利用学生心理单纯、警惕性低等特点开展针对性牟利活动,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带来了隐患。因此,一方面,建议加强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区分信仰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另一方面,建议加强社会生活方面的专题教育,帮助学生积累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进而提高警惕性和安全意识。
此外,宗教信仰在部分学生中有其一定的生存空间,在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压力纾解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正功能。可以适时研究建立相应、必要的沟通渠道机制的可行性,及时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动向,从而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1] 孙尚扬,等.意义的匮乏与北京市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态势”.宗教社会学(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孙尚扬,等.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态度的调查报告.同济大学学报,2013,(4)
(责任编辑:陈九如)
Analysis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havior
Feng Lu
(WorkingCommitteefortheCareoftheNextGeneration,BeijingUniversity,Beijing, 100859,China)
Interviews reveal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volvement with religious activities has much to do with family history, absence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ccumulation of negative feelings and house church organizations. Religious beliefs affect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ir choice of major. The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for stronger emotional bonds and focus attention on the students who have just started their university life and those who are graduating. It's important to impart leg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and keep track of their learn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trends of their thinking so students can receive a more purposeful and more scientific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religious belief; social support; student organization
冯路(1987-),男,北京大学关工委秘书处(离退休工作部)助理研究员。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6.015
G641
A
1674-5337(2016)06-00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