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英语专业课程为例

2016-03-18 13:43张建荣
关键词:英语专业专业课程跨文化

罗 玲,秦 勃,张建荣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中华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以英语专业课程为例

罗 玲,秦 勃,张建荣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中华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学校实施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尽管不同课程和专业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特点,但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是各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的共同出发点与归宿。由于学科间的差异,中华文化教育与不同课程相结合的意义不同,结合的基础也不尽相同。英语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使其与中华文化教育的结合具有特殊的意义;英语专业课程的文化属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观念的更新、中华文化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明确定位、教育者素养的提高等,是两者结合的基本保障。

中华文化教育;英语专业课程;特殊意义;基本保障

一、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而中华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全面参与,并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该项工作的历史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落实纲要的重要举措[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在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此项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实施,应做到在各教学阶段和教学任务中的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和教学人群全覆盖,这一要求明确提出了中华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结合的指导思想。

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各学科课程须根据自身特点,找准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的基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挥自身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的作用。

本文以英语专业为例,讨论中华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对于该专业本身的特殊意义,进而探讨两者结合的基础和保障。

二、 中华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对于英语专业教学的特殊意义

中华文化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都决定其与不同课程教学结合的必要性;而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更是呼唤着中华文化教育对该专业的渗透。换言之,中华文化教育需要通过课程教学这一渠道得以实施;而英语专业教育本身同样需要中华文化教育的参与和支撑。

(一)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华文化教育的参与

英语专业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不可或缺。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特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的过程中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性,因而跨文化交际人才应“成为双语人和双文化人”[ 2]。了解目标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目标语、排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而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则是为了保持自身文化身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如果交流的任何一方放弃他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必然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3]。“在谙知母语文化、习得目的语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在几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斡旋是综合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亦可以说,母语文化修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教育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必要内容。

(二)完成新时期任务对中华文化教育的要求

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和中国人”[5]。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媒介直接向其他国家的人民讲述、解释、展示和宣传自己的文化、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是满足外界这一愿望的重要手段;这在当前软实力竞争背景之下,也成为让中国展示民族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英语学习者作为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无疑承担着这样的任务。

对外宣传本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双边的交往过程,牵涉到目标语、目标语文化以及本族语文化三个要素。其中,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是实现预设交流目标的桥梁,承担了工具的角色;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则是交际的内容,是交际过程中的灵魂。就交际中工具和内容的关系来看,文化的地位更为重要,因为使用目标语语言的最终目的是阐述内容,没有内容的存在,工具便也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当宣传本土文化成为重要的交际目标时,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果英语人才本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就会在谈及本土文化时“无话可说”,其结果要么是导致交际中断,要么是将双向交流变成单向信息流动,宣传自己的文化便无从谈起。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和对未来的看法,都代表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中华文化修养,则会导致交际对方对中国文化的曲解甚至误解,进而可能影响我们民族文化的形象。

因此,直接或间接参与传播中华文化工作的英语人才,不仅需要熟悉目标语语言和文化,更须通过中华文化教育掌握本土文化知识、提高中华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身份,这是完成历史赋予他们新任务的必要条件,它决定了中华文化教育在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中华文化教育是治愈“中华文化失语症”的主药方

2000年,《光明日报》刊载南京大学教授从丛的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自此引发对该现象的关注、讨论和研究。有关英语学习者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不仅证实了该现象的存在及其严重性,还发现了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即中华文化教育的不足导致了青年学生中华文化知识的匮乏。比如,肖龙福等的研究指出高校学生(包括教师)中国文化知识储备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也不能令人满意:“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表达失语现象确实存在,且较为明显。”[6]刘世文的调查发现,很多受试者竟然不知道“春节”为什么叫“过年”[7];韩翠萍、郑厚尧则发现,受试者写出来的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没有实质性的内容[8];徐梁峰所做的调查表明,受试者中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是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9];胡小佳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本原因是对本国文化掌握的缺失,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各科教学中的“后天不补”,导致了失语症的发生[10]。同样,石志华的研究也得出结论,中国文化失语的客观原因之一,是母语文化知识储备不足[11]。

治愈“中华文化失语症”需要综合多种手段的复合“药方”,其中的主要成分便是对英语学习者进行中华文化教育,丰富他们的中华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中华文化修养。

三、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基础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12]。第一类指英语技能的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单项训练课程(如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类课程的教学材料,“大多来自外文报刊和书籍,……语言表达‘洋气’十足”[13],内容自然是英语语言所传达的英语民族文化。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角度看,这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具有必然性和科学性,因为原汁原味、表达地道的范文(课文),不仅有益于学生英语语言的掌握,也有助于学生对其文化的学习。第二类(比如英美文学、西方文化、英语语言学等)、第三类(如外交、法律、教育等)课程,目的是为了传授英语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某一专业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这些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专业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不难理解英语专业课程的内容大都以该语言所表达的英美文化为主,但这恰是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的前提和基础。以英美文化为主的专业技能课程教材,课文内容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价值观、 生活方式、 思维习惯、 行为模式 、风俗民情等;专业课程如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更是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价值;其他有关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相关专业课程,也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对于这些领域的内容,中西两种文化都有各自的表述,它们要么相似或相通,要么大相径庭。也正是对同一领域内容相似或不同的解读和阐述,为英语专业课程利用现行教材渗透中华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分析目前常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发现,很多选文的思想内容既可以从英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也可以用中国文化的视角来阐释;或者,表面上是英美文化的文本内容,实质上也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关键是有没有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它们。例如,有研究者通过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分析,发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其中包括关注修身(立人之道,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4]。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能同时对这两种文化保持高度的敏感,对比分析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观点对同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的异同,在英美文化内容中挖掘中华文化因素,无疑都将促进实现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的结合。英语语言课程的文化性、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的相似和不同,构成了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基础。

四、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的保障条件

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的结合,是新时期的一项新举措,须全方位、多层面同步跟进,需要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参与和积极配合。

(一)观念更新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观念的更新。必须认识到,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之间存在着互补、互动和互利的关系,而非相互冲突、抵制或排斥;必须改变课程教学功利化、实用化思想,认识到英语课程具有育人的社会功能、承担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必须认识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促进该专业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只有树立了这些观念,才有可能自觉将中华文化教育和英语课程教学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观念更新,是实施中华文化教育的思想准备和先决条件。

(二)明确定位

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课程在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进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出了提纲式规定,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现行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并未对中华文化教育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这必然导致中华文化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缺位。对“大纲”做出相应的修订或补充,明确中华文化教育在英语课程中的地位,是实施中华文化教育的行动起点。

(三)树立学习者平等的文化观

英语学习者必须认识到,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世界文化的瑰丽正源于不同文化的异彩纷呈;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也正是由于这种平等的关系,才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了必要和可能。学习者平等看待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是保障英语课程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取得成效的心理基础。

(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修养

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学生模仿学习的示范和榜样,担任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首先要解决自身中西文化知识失衡的问题,只有兼具良好的中西文化修养,才能胜任中华文化教育这一工作;教师还须具有担当民族文化复兴职责的抱负和胸怀,重视对学生渗透文化人格的培养和人文信仰的熏陶,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非教书匠。教师素质和修养的良莠,决定着中华文化教育成效的高低。

(五)改革英语课程的文化教学模式

大学期间,学习者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教育,应变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为知识传输积累和精神内涵阐释挖掘并重的教学模式,重视文化精神、信仰和理念的重塑和培养;同时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恢复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理性思考,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从而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于无形之中接受本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是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技术保障。

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都不可能替代其他专业课程与教育形式而独立完成中华文化教育,但每门课程都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在中华文化教育这一大课题中所担负的职责和任务,做好课程教学和中华文化教育的接轨与融合。要将这一任务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做到既完成学科本身的教学又兼顾中华文化教育的任务;既不违背学科规律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本土文化教育。而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华文化教育的结合,既能确保该专业课程教学履行实施中华文化教育的职责,又促进了专业教学本身主要目标的实现,可谓一举两得。

[1] 教育部.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EB/OL]. [2014-04-01] . 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7.htm.

[2] 袁影.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典范:评丁往道教授的两本书[J].山东外语教学,2004(3);78-80.

[3] 彭云鹏.论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基础作用[J]. 河北学刊,2015,9(5):179-181.

[4] 克拉姆契.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1.

[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5-10-15]. http://news.china.com.cn/2015-10/15/content_36814015.htm.

[6] 肖龙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l0(1):39-46.

[7] 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凋查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l):29-32.

[8] 韩翠萍,郑厚尧. 大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 103-106.

[9] 徐梁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调查研究[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5):124-126.

[10] 胡小佳.警惕“中国文化失语症”下的汉英文化交际“单行道”[J].中国西部科技,2012(6):82-83.

[11] 石志华.从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反思文化教学:以南京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6):209-210.

[1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3] 邵瑶宇.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特征与人文素质教育[J].大家,2011(8):131-l32.

[14] 崔怡清.大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以《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78-81.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with Course Teaching: Taking English Major Courses as an Example

LUO Ling, QIN Bo, ZHANG Jianr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with cour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olleges to carry out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Though different courses have different contents and bear different features, they share the same ultimate educational goal, that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which is the common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Due to differences among courses, significance and found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are also in difference. Objectiv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of English major courses an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mak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with different courses more meaningful. Cultural attribute of the courses provides the ground for the combination, and renewing of ideas, definite positioning of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in course teaching and improvement of educators’ quality are fundamental guarantees for the combination.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English major courses; special meaning; fundamental guarantee

2016-04-1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314:《软实力竞争背景下外语人才母语文化自信研究》)

罗 玲(1965-),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双学士。 秦 勃(1979-),男,安徽金寨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张建荣(1973-),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G64

A

1009-2463(2016)05-0123-04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专业课程跨文化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