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民 张建新(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年画地方民俗文化*
张瑞民张建新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校本课程就是为学校量身打造的地域性课程与特色性课程,是高校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形式。绚丽多姿的年画作为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似一部丰富的民俗史和地方志。高校应利用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艺术文化视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校本课程;年画民俗文化;地方特色
Abstract:School-based curriculum aims to develop tailor-made regional courses and special courses, which serves as a form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rgeous and varied New Year Print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around one thousand years, seem just like a long history of folk cus-tom and local chronicl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o explore re-gional culture and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appreciate prof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roaden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rt cultural horizons to develop distinctiv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lk culture of New Year Prints; regional features
校本课程,英文表述为: school-based curriculum,主要是指为学校量身打造的地域性课程与特色性课程。这一概论是1973年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来的。尽管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迅速发展,逐渐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地重视。
在20世纪50-6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弱化国家课程的开发,强化地方政府教育的权限,校本课程开发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世纪70年代的校本课程开发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期的欧美国家都倾向于把课程设置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和学校。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也同样采取了多种措施下放权力。自20世纪80年代始,校本课程开发受到各国欢迎和重视。这一时期,美国进行过两次教育改革,把课程设置的权限集中到各州,州政府也给予学校更多的权力,鼓励学校开设反映当地历史、地理和风俗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地方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观念融入于课程之中,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服务地方经济。
我国校本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求下放教育权限,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随后的几年我国进入到一些理论探索阶段。1999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要求。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提高到了一个与国家课程同等重要的新高度。而在同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纲领性文件的颁发不但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且把校本课程开发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前如何根据高校所在的地域位置,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课题。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还提出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年画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年画反映出不同地域特色和不同文化民俗。绚丽多姿的年画都恰似一部丰富的民俗史和地方志。每个产地的年画都流露着那一方水土的气质和人们独有的思维方式、个性、审美倾向。在现代化发展和外来强势文化涌入的浪潮中,过去农耕时代的繁荣和传统年画消靡殆尽,延续了近千年的民间文化精粹的年画面临消亡覆灭的结局。著名年画专家王树村先生多次撰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画等民间文化看作成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美术史专家薄松年先生也不顾年迈积极参加年画学术会研讨会,呼吁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现状,采取更为有效措施保护与传承年画这一古老民间艺术。
(一)高校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保护、传承中和在传播和弘扬地方文化方面中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全国高校已经一千多所,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已经超过百万,他们是文化的薪火传承人和发展者。因此,唤醒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认同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地方区域性高校更应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不仅要体现为地方社会服务,更要传播和弘扬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地方特色”。开设年画类课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地方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地域性的特征,了解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的勃勃生命力。
(二)如何做好这类课程的开发
第一,要灵活设置课程结构。校本课程可以放到公共课程板块中,也可放到人文类专业课程板块中;可以是显性课程,也可以是隐性课程;可以是体现学科特色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是综合性的限定选修课程;可以与学校特色的课程和体现地域特色的其它课程整合在一起,也可以是独立开设的课程。在地方文化类课程建设中尤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要在不同性质课程中进行课程和学时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研究挖掘,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总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拓宽学生视野,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创设有利的条件。
第二,教学手段可以丰富多彩。年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资源。教师可以“请进来”,师生也可“走出去”,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中。可以请年画艺人来校开设讲座,聘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也可安排学生到生产基地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与年画博物馆协同合作。
第三,开发好教材等课程资源。一是对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目标、原则有清晰的认识。二是吸收校外专家、年画艺人参与教材的编写之中。三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实际,深入挖掘年画所承载的地域文化资源。四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创建自主学习空间。
第四,做好教学共同体建设。在北京多所高校开展的教学共同体,如围绕剪纸艺术、插花艺术等课程教学基础和实践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教学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以来,多门校际公共选修课程由学生任选,迄今,已经有17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选修了剪纸艺术课程,学生的热情高涨,效果显著。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大量的相关活动,一大批学生成为民间文化关注者、传播者、传承者和发展者,成为活态文化空间的构建者。
(三)积极探索协作教学模式,加强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师资建设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在有关教育和教育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有联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合格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因此要打造一只教师学术团队,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加强对这类教师的在岗培训,做到师资培训的系统化、经常化和科学化。再将民间艺人、校外专家学者聘为学校荣誉教师,做到内外师资结合,相互分担,相互合作的“协作教学模式”。
协作教学(Team Teaching,简称TT),是教师们相互合作的教学指导形式,它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的教师指导体制,旨在适应高度化、复杂化教育内容发展的需要。这种教学指导模式源于美国20世纪中期,随之发展到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该模式强调教师间的整体配合,整体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同时也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之需要。协作教学模式关注点是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协作,教师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校本课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解放出来,形成校内外教师合力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各类专家、学者和艺人如同机械部件一样,通力合作使整个教学工作充分彰显其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彭晖,刘德清.开发利用地域文化推进高校课程建设[J].高教探索,2007(5):90-93.
[2]路巍.学校文化建设要凸显地域文化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6-27.
[3]D. D. Chimwenje.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M]. 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0.
[4]邓雅清,邓丽萍.校本课程开发与地域文化的相互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5]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27-133.
[6]张瑞民.武强年画民俗文化及翻译策略[J].时代文学,2014 (9):140-141.
[7]张瑞民,谢捷,郭志斌.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中国年画现状及其保护[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1):179-180.
[8]张瑞民.武强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J].现代农村科技,2015(5):72-7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023-02
*基金资助:本文为201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年画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成果(15YJA840022)以及2015年度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课题《武强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阶段成果(SD152015)
作者简介:张瑞民,河北省新河县人,衡水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民俗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