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
(贵州财经大学教管系,贵州 贵阳 550024)
印度弱势群体学生教育资助体系探析及启示
杨洪
(贵州财经大学教管系,贵州贵阳550024)
印度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而占全国人口1/4的表列种姓与表列部落是其中最贫困、最落后的群体。尽管印度GDP只有我国的1/5,但为提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印度联邦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弱势群体学生奖助学金、弱势群体学生助学贷款、弱势群体学生公寓与寄宿学校等资助计划,使他们上得起学、上好学,有机会、有能力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印度弱势群体学生资助计划对我国弱势群体的教育普及、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印度;表列种姓;表列部落;资助体系
印度独立后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社会福利的国家,而且还载入宪法中。其公办教育和医疗卫生几乎是免费的。虽然印度是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但在独立前就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处于贫弱落后地位的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1]11-14等弱势群体学生的资助计划,主要包括弱势群体学生奖助学金、弱势群体学生助学贷款、弱势群体学生寄宿学校与公寓以及各种有针对性的弱势群体学生资助计划等,形成了覆盖面广、侧重点不同的资助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
印度政府推行的弱势群体学生奖助学金包括高中生以上弱势群体学生助学金、初中生以下弱势群体学生助学金、弱势群体学生国家优质教育奖学金、弱势群体留学生奖学金、拉吉夫·甘地弱势群体研究生奖学金。
1.高中生以上弱势群体学生助学金
高中生以上贫困生助学金始于1944年,当时只资助表列种姓高中生和大学生,而且只在英国直接管辖的几个省实施。1948年印度独立后也开始资助表列部落学生。这是印度政府非常重要的资助计划,全面资助政府认证学校的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学生,目的是使他们能够上得起大学以及通过函授、远程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接受高等教育。该计划从1944年起到1997年,就有将近2500万名表列群体学生受益,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上学的学生,其中表列部落学生为470万人。[2]由于该计划是公开的,受助者数量不受经费支出的限制,凡符合条件的表列种姓学生均可获得助学金。经费在各阶段助学金计划结束时拨付给各邦。如果支出超出规定数额,无论是获助者增加、助学金金额增加或两者都增加,超支部分均由联邦政府补足。该助学金不仅支付弱势群体学生生活费,还支付其他方面的费用;政府对助学金获得者的资格做了详细的、有利于计划生育和人口性别平衡的规定;而且助学金数额随着物价指数的上涨而上调。
(1)助学金构成
高中生以上弱势群体学生助学金构成包含生活费、盲文读本费、必修课学费、游学费、硕博论文费、函授生书费等。
(2)助学金资格
1995年以前,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学生父母年收入超过44500卢比的学生无权获得助学金。助学金只资助家庭中的头两个孩子,第三个及以后的孩子无权享受。但从1995年起放宽了条件,第三个孩子是女孩,也可获得助学金。此外,表列种姓(含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新佛教徒)和表列部落学生无论在哪里求学都有资格获得助学金。但皈依基督教的表列种姓学生没有资格获得助学金,在职读书的学生不提供生活费。
(3)助学金数额
根据印度工人消费指数,从1995年起高校各专业学生生活费、高中生生活费以及父母年收入上限都上调一次。不同专业走读和住校硕士生每月生活费分别是190和425卢比,课程研究生每月生活费分别为190到290卢比,大二及以上本科生每月生活费分别为120到230卢比,大一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每月生活费分别为90到150卢比。函授、远程和继续教育学生除了报销必修课学费外,每年还可得到500卢比书费。该计划还包含每年的游学费500卢比、论文打印费600卢比、盲文读本费每月50到100卢比。
2003年,奖学金资助认定标准调整为父母年收入不超过20万卢比(2003年,1元约合8卢比),住校生和走读生每月生活费分别提高到1200卢比和550卢比,盲文读本费每月240卢比,残疾学生每月交通、护送、护理、辅导费160卢比到240卢比,游学费每年1600卢比,论文打印费每年1600卢比,函授生书费每年1200卢比,其他学生书费2400卢比到7500卢比。[3]2013年,父母年收入不超过25万卢比的表列群体大学生都有资格获得助学金。近几年仅获得助学金的表列种姓大学生每年都达到500万。[4]该计划的完全透明使所有表列群体贫困生有机会获得助学金,是所有助学金计划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有效地保证了两类群体学生上得起学,上好学。
2.初中生以下弱势群体学生助学金
此助学金是专门资助表列种姓中从事所谓‘不洁’职业如掏粪工、制革工和剥皮工等家庭子女的。从事此类职业的人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孩子辍学率却非常高,导致他们继续落后。因此,政府努力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消除他们在社会地位、受教育条件和机会上的不平等,使他们远离父辈居住的肮脏和不卫生的生活环境。该计划从1977年开始实施,每年给寄宿学校6-8年级此类家庭的1000个学生发助学金。父亲月收入不超过500卢比家庭的孩子就可进入寄宿学校,每个家庭可以有一个以上的孩子每月获得100卢比助学金,用来支付学费、食宿费、书本费和其他应急费;每个月还有45卢比零花钱用来支付校服、服装、毛巾、卫生纸等费用。这些学生上学期间不得回家帮父母干活。这个计划的经费从1979年起联邦和地方政府各支付一半,地方政府负责实施。1986年,6-8年级助学金提高到每月200卢比,9-10年级提高到每月250卢比;父亲月收入上限提高到1000卢比;在没有公寓的地方为学生租借公寓,并配备专门的公寓管理员。
由于这个计划只照顾住校生,不管走读生。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1991-1995),表列种姓发展与福利工作小组建议给1-5年级的走读生每月发40卢比助学金,6-8年级每月55卢比,9-10年级每月75卢比;增加3-10年级学生住公寓的比例;父亲月收入上限上调到1500卢比。1994年取消了父亲收入限制,也取消了同一家庭中领取助学金到8年级的学生人数限制,但如果第三个小孩是1993年4月1日以后出生的,不在此计划内。对于9-10年级的学生,同一家庭的头两个孩子可享受助学金。修改后的计划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入学。
印度表列种姓委员会建议各地方政府初中生以下贫困生助学金也应该像高中生以上贫困生助学金完全公开,所有符合条件的表列种姓学生都应该享受助学金;还给贫困表列种姓家庭每个月发60卢比补贴,一年发10个月,作为一种激励因素,刺激他们送女孩子上学。八五期间该计划惠及514.1万名表列种姓学生,助学金每年达到30.847亿卢比。[2]253-254
从扶助社会地位最低群体的目标取向来说,该助学金所起的作用超过了高中生以上贫困生助学金,因此,为大力提升表列种姓从事所谓“不洁”职业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该计划从2003年起规定,父母年收入低于20万卢比家庭的子女都可以享受该助学金。助学金金额调整为:1-2年级走读生每月助学金110卢比,3-10年级走读生每月110卢比、住校生每月700卢比,走读生每年有750卢比零花钱、住校生每年有1000卢比零花钱。早先资助经费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负担一半,现完全由联邦政府负担。对贫困家庭中受助子女的名额取消了限制。此外,对于残障学生每月还提供盲文读本费160卢比、交通费160卢比、护送费160卢比、护理费160卢比、智障学生辅导费260卢比。[5]这一调整极大地提高了表列种姓学生的入学率和受教育水平。从事不洁职业父母的年收入鲜有超过20万卢比的,因此,该助学金使此类家庭孩子的入学率得到保障。从2012年起,表列部落9-10年级学生也开始享受此类助学金。
3.弱势群体学生国家优质教育奖学金
为进一步提升表列种姓与表列部落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印度社会公正与权益保护部2007年启动了国家优质教育奖学金计划,为这两个弱势群体的优秀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该计划从2011年起每年给表列种姓1250个奖学金名额,给表列部落625个名额。到目前为止,表列种姓共有3209名优秀学生获得44360万卢比的资助;表列部落累计有816名优秀学生获得13830万卢比的资助。该奖学金数额巨大,且只资助通过人力资源部认定的重点院校考试的弱势群体学生。印度财政部长强调:保护表列种姓与表列部落合法权益的关键就是给他们的优秀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印度将继续实施这三个针对表列种姓与表列部落的奖助学金计划,即高中生以上贫困学生助学金、初中生以下贫困学生助学金以及优质教育奖学金。
4.弱势群体留学生奖学金
早在1954年,印度政府就启动了国家留学生奖学金计划,专门资助到国外攻读高级学位和进行博士后研修的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以及其他落后阶层的学生攻读工程技术、医学、农学和理学学位。现在到国外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以及特殊专业的学生也可获得奖学金。经费由外交部提供,奖学金由留学所在地的印度大使馆给付。奖学金包含学费、生活费和旅行费。本科生每年生活费5940美元、研究生每年6600美元、博士后每年7700美元;应急费每月385美元;设备费1100美元;人头税150美元;以及学费、录取费和医疗保险;往返机票;从家庭所在地到机场所在地的火车票等。
奖学金数额起初只有6个,1955年增加到12个,1972年增加到21个,1991年30个。这30个奖学金分别授给表列种姓17个、表列部落9个、其他落后阶层4个。这个计划自实施以来,共有735个申请者获得奖学金。[1]246-248从2012年起,奖学金增加到每年60个,58个分配给表列群体大学生。各层次学生每年的生活费增加到15400美元。
5.拉吉夫·甘地弱势群体研究生奖学金
拉吉夫·甘地(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的外孙)研究生奖学金是2005年印度社会公正与和权益部与部落事务部联合推出的奖学金项目,由大学拨款委员会负责实施,专门资助攻读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弱势群体学生。奖学金期限2至5年,额度很高,每月生活费8000到9000卢比,应急费每年10000到25000卢比,残疾学生和盲人学生还有每月1000卢比的护送费和盲文读本费,每年每生还有3000卢比公寓住宿补贴。
目前,该项目每年给表列种姓学生2000个配额,给表列部落学生667个配额,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中择优发放。设置该项奖学金的目的是为这两个群体培养高级人才,担任高等学校的教师以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奖学金金额也进行了调整,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每月生活费16000卢比,工程技术硕士研究生每月生活费18000卢比;人文社科博士生每月18000卢比,工程技术博士生每月20000卢比;人文社科硕士生零花钱每年10000卢比、博士生20500卢比,工程技术硕士生每年12000卢比、博士生每年25000卢比,各学科学生的住宿补助每年3000卢比,残疾学生护送费每月2000卢比,盲文读本费每月2000卢比。此外,没有住进公寓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房租补贴。所有学生都可获得医疗补贴和产假补贴。
印度政府为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去接受大学专业技术教育的机会,使每一个成绩优异有前途的学生在国内外接受高等教育,2000年6月印度财政部长会同全印26家银行协商推出了成绩优秀贫困大学生免息教育贷款计划。国外留学可获免息贷款150万卢比,国内求学可获免息贷款75万卢比。贷款不超过20万卢比的,无需抵押和交纳保证金。贷款在学生毕业后5-7年内分期偿还。[6]这对弱势群体学生无疑是一个福音,尽管他们中许多孩子还未到上大学阶段就辍学了。随着物价的上涨,贷款计划金额在2009年做了调整,国内求学可获贷款150万卢比,国外留学可获贷款200万卢比。[7]这类贷款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表列种姓学生助学贷款
表列种姓学生助学贷款目的是为表列种姓学生提供贷款使其完成大学专业技术教育,包含录取费、学费、书籍文具费、仪器设备费、考试费、食宿费、贷款人死亡或永久伤残保险费、游学费、留学生车旅费、押金和发展基金,等等。凡是家庭年收入不超过贫困线两倍的表列种姓学生都有资格获得贷款,即农村家庭年收入不超过8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1600元。2011年1000卢比可兑换侧人民币144元),城市家庭年收入不超过103000卢比(家庭年收入上限根据印度计划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动态调整)。仅2011年度印度政府就给402名表列种姓学生发放贷款6910万卢比。这些学生基本上都在攻读医学或工程技术方面的学位(印度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不收费或收少许考试费的文、理、商专业,但一些私立高校的好专业如计算机、工程技术、医学要收取高达约10万卢比的费用)。贷款学生在家庭所在地提供种姓、收入、年龄、录取通知、专业简介、身份证等证明向银行申请贷款。
2.表列部落学生助学贷款
表列部落学生的贷款资格与表列种姓学生相同。贷款人必须通过国家认可学校的入学考试。申请人不能再从其他渠道贷款,还得向合同银行提交承诺书。表列部落学生贷款方法与表列种姓学生大致相同。读书期间的利息由印度人力资源部承担,学生只需在毕业1年或工作半年后开始偿还利息,完成学业之后的5年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10年,从第一次获得贷款的时间开始计算。对于辍学的学生,从离开学校的半年后开始分期偿还贷款,分期还贷次数不得超过20次。
1.弱势群体学生公寓
为提高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入学率和接受优质教育的比例,印度政府从1961年开始修建贫困女学生公寓,提供助学金和公寓食宿费,使他们能够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接受优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1974年公寓已建设成为多功能的教学机构,表列群体女学生可在公寓里学习艺术、工艺、技术、游戏、家政等课程。从1979年起,联邦和地方政府各负担一半经费,如果自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私营机构愿意承担10%的建设费,联邦和地方政府拨给他们剩余90%的经费,联邦和地方各负担一半经费。到1989年,共修建约1900座女生公寓,有9万多名表列群体女学生受益。大量修建女生公寓有效地降低这两个群体女学生的高辍学率。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1991-1995)又增建553所女生公寓,入住女学生近5万名。[2]238-239
表列种姓福利与发展委员会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85-1990年)按照女生公寓的模式修建了男生公寓,每县至少修建2座。八五期间投入了4.12亿卢比,修建了几百所公寓,入住男生近3万名。1994年拨款2700万卢比修建表列部落男生公寓53幢,供2631名学生食宿。[8]2009-2013年印度政府共投入约26亿卢比为表列种姓学生修建200多所公寓,接纳2万多名学生。[9]2012-2014年也投入约23亿卢比在部落地区修建了84所男女生公寓,入住学生约6000名。[10]
2.弱势群体学生寄宿学校
印度政府在部落地区开办寄宿学校的目的是给交通不便的山区和林区的部落孩子提供免费教育和食宿,开设培训课程,如农业和手工艺(铁匠、木匠、男孩编织和女孩裁缝等)。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出资一半修建寄宿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和教师住宅,维护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1994年,联邦政府给安德拉等7个部落邦拨款2.52亿卢比,修建64所寄宿学校。[9]1仅2013年,印度政府投入近14亿卢比修建了70所寄宿学校,接纳14000多名部落学生。[9]2这是迄今为止表列部落中小学教育发展中最有效的计划。
为纪念圣雄甘地夫人嘉斯杜白·甘地(Kasturba Gandhi),印度政府启动了女子寄宿学校计划以提高表列群体、其他落后阶层和少数民族妇女的识字率。2001年在妇女识字率低于10%的146个县修建500所寄宿学校。[11]2004年,在妇女识字率低于全国平均数、识字率性别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数、部落人口集中、失学女童多的乡镇修建750所女子寄宿学校,每所学校招收50-100名女学生。寄宿学校学生的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提供,包括食宿费、学费、书本费、考试费、活动费、医疗费和零用钱,人月均1000卢比。[12]
除了以上重要的奖助学金计划、贷款计划、公寓和寄宿学校计划以及地方政府的各种奖助学金计划之外,印度还有不少其他资助项目,包括来自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资助项目。此外,印度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独立后陆续启动了免费午餐以及免费教科书、免费文具、免费服装、免费辅导计划等等,这一系列系统、完善的贫困生资助计划有效地保证贫困生能上学、上好学。
把我国对弱势群体学生的资助与印度相比较,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作为一种社会公平补偿,印度政府随着物价的上涨不断降低贫困生受助认定标准,保证更多人获得资助。印度的GDP是中国的1/5,但其贫困学生获得奖助学金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25万卢比(目前折合人民币2.6万元)的认定门槛很低,实际上,表列群体家庭的年收入很难超过这个数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印度经济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数据表明,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的人均年收入为3300多卢比,这两个邦的表列种姓人口在印度也是最多的)。按照2011年印度人口统计,这两类群体的户均人口为4.8人[13],即使按照户均5人计算,人均5万卢比,合人民币5000多元,月人均400多元。我国西南某省高校的贫困学生获得资助的认定标准是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50元,城镇家庭的月人均收入不超过250元,超过就不能获得资助;进入不了高中阶段贫困生数据库的学生贷款读书也成问题;即使能获得贫困资助,但认定要求很严,该省获得贫困资助的学生也只占到在校生人数的1/3左右。教育部《2012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表明,我国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生中分别有20%的学生获得贫困生国家助学金,高中生助学金每年1500元,大学生助学金每年3000元,这一点与印度相比较,是有差距的。即使获得助学金,在西部地区高校每月300元根本不够支付一个月的生活费,家里至少要提供500元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农村家庭有几个孩子都上大学或高中,全家立即陷入贫困,尤其是父母亲身体羸弱无法外出打工挣钱时更是如此。
印度表列种姓占全印人口的16%,约2亿人口;表列部落占全印人口的8.5%,约1.02亿。[1]12由于获得资助的门槛低,表列群体学生中获得各类资助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尤其是高中生以上和初中生以下助学金,凡是符合认定标准的表列群体学生都有资格享受;以表列种姓人口2亿除以印度人均寿命66岁为例,就可推算出其每个年龄段的人口为300多万;印度的高中为两年制、大学为三年制、研究生为两年制,总计7年;假定这7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完成高中至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那么,在读人数为2000多万;而事实上,近几年表列种姓高中生毛入学率才48%,大学至研究生的毛入学率才18.5%[14],7个年龄段的在读学生数粗略推算大约是600万,而印度近几年表列种姓高中及以上学生每年都有500万人获得助学金,也就是说表列种姓学生获得助学金的比例高达80%以上。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是印度最早的土著,由于外族侵略和肤色黑的原因,他们在几千年前就一直遭受排斥、剥夺、欺凌和歧视,一部分土著跑进偏僻的深山老林成为部落民,表列部落是政府对他们的称谓;大部分土著成为种姓制度中等级最低的奴隶,他们因为违反种姓制度的规定成为失去种姓的不可接触者,又叫贱民,表列种姓是政府对他们的称谓。覆盖面广泛的弱势群体学生助学金就是印度政府对他们过去悲惨遭遇的补偿,其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使他们有能力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我国虽然这些年每年都拿出上千亿的经费资助贫困学生,但覆盖面才20%,由于物价上涨快,生活成本高,贫困大学生每年3000元的资助额度不算高。目前,西部地区某贫困省的高校和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对家庭极度困难的大学生追加1000元的专项助学金和免除3830元的学费,这对于极度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确实是雪中送炭。另外,一些贫困地区高校农村贫困生家庭月收入的贫困认定标准太高;地方民政部门应以精准扶贫为契机认真开展入户调查,收集准确的贫困生家庭收入数据和可用于学生生活费、服装费、通讯及器材费、书本费、交通费、日常用品费以及学习用电脑购置和上网费的支出数据;对于获得精准扶贫的家庭应予以登报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对于作假者予以严惩,避免滥用职权等腐败问题的发生。学校方面也应该提供一个准确合理的在校生经常性开支数据予以公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国家助学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作为一种社会公平补偿,印度政府顶住其他高级种姓的压力,制定保留配额政策保证更多的弱势群体学生不仅获得高额奖助学金,更获得优质教育机会。在印度,人人都想获得优质教育机会,给表列群体以及其他落后群体的保留配额政策引起的骚乱此起彼伏。尽管如此,印度政府坚持推行这个政策,每年按其人口比例给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学生分别保留15%和8.5%的重点大学(如印度理工大学、全印医学院等)和重点中学(如中央学校和示范学校,这两类学校是印度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最好的公办学校,分别有在校学生100多万和20多万)的配额,这些学校须降分录取他们,直到配额用完为止;配额用不完可保留到下一学年,且不能占用下一年的配额。[1]129,233-237
按社会阶层人口比例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是印度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很值得我们深思、研究和借鉴。目前,我国“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虽然降分录取少数民族学生和农村户籍的学生,但指标很少,并没有按照各省各阶层的人口比例来分配招生指标,以至于在北大、清华一类的高校校园里很难见到农村地区按比例录取的贫困学生。
第三,由于宗教信仰、气候炎热与奉行素食的生活习惯,金额不高的助学金有效提高了贫困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这两个群体学生初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或超过100%。[1]170印度1-8年级为基础教育(也是其义务教育阶段,1-5年级为初小、6-8年级为高小),9-10年级为初中,11-12年级为高中。初等教育(1-5年级)毛入学率超过100%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少超龄孩子入学或留级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助学金和家庭补助金政策以及免费午餐计划吸引弱势群体家长踊跃送孩子上学,同时家长们也认识到孩子受教育、尤其是女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是几代人。”这句1993年《德里宣言》中的至理名言已在印度深入人心。
印度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和佛教都起源于婆罗门教,不杀生是其基本教规。虔诚的印度教徒,尤其是婆罗门种姓的教徒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素食,早餐是牛奶、面包和鸡蛋;中餐是米饭、面饼、豆汤、蔬菜杂烩、泡菜、洋葱和酸奶;晚餐与中餐差不多,晚餐前会有一个下午茶,主要是甜点和奶茶。一些低种姓印度教徒为提高自己的种姓,也效仿婆罗门当素食者。笔者1998年至1999年在印度德里大学教育学院留学一年,作为外国人住在留学生公寓,餐厅每天都会提供羊肉、鸡肉和鱼肉,没有牛肉,早餐的牛奶和鸡蛋随便吃。外国学生每月的餐费大概只需要700卢比就足够了,当时一元钱折合5卢比;而不食肉的印度教学生每月的餐费只需300卢比就足够;纯印度学生公寓餐厅的餐费更便宜,每月不超过200卢比。如果是居家百姓自己买菜做饭会更便宜。所以,初中生以下助学金虽然很少,走读生每月100多卢比的助学金用于贴补家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国不少学者对于印度基尼系数低于中国颇有微词。印度的基尼系数只是0.35左右,我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5,超过贫富差距过大的警戒线。然而,印度的基尼系数是用消费支出来计算的,而中国的基尼系数是用收入来计算的。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的日常生活用品确实很便宜,加上他们吃得简单,花在食品上的费用不会很高。
第四,奖学金计划和贷款计划足以保证弱势群体优秀学生很舒适地完成学业,尤其是拉吉夫·甘地研究生奖学金对于培养弱势群体的大学师资,作用非常大。印度大学教师社会地位高,收入也很高。笔者在印度留学生公寓的邻居是一个攻读博士学位的部落民,他每月8000卢比的奖学金足够一家人生活,还可购置大件商品。那些来自尼泊尔和不丹的留学生经常用印度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购买大件商品寄回国。我当时的奖学金为2800卢比,除了生活费外,剩余的钱都用于旅游,几乎走完了半个印度。当我的部落民邻居听说我在中国是一个大学讲师而无房无车时,他非常诧异地说印度一个大学讲师的收入不光可以养家糊口,还足以买房买车。
第五,寄宿学校和女生公寓计划保证表列群体贫困生切实享受到优质教育。寄宿学校和女生公寓使得居住在偏僻乡村的贫困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教育;奖助学金和各种免费教育资助计划使得他们衣食无忧,能够安心完成学业。随着弱势群体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印度议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和国营企业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表列种姓出身的纳拉亚南1997年出任印度第10任总统;表列种姓妇女玛雅娃蒂1995年当选印度人口最多的邦——北方邦首席部长(相当于我国的省委书记),玛雅娃蒂2012年还参加印度总理竞选。
[1]杨洪.印度弱势群体:教育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Sanjay Paswan,Pramanshi Jaideva.Encyclopaedia of Dalits in India.Eman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Volume 8)[M].Delhi:Kalpaz Publications,2002:230-235.
[3]MSJE.Scheme of Post Matric Scholarship[EB/OL].MSJE,Gov.of India,http://socialju stice. nic.in/postmatsch.php 2013-7-21.
[4]MSJE.Post Matric Scholarships for Scheduled Castes Students[EB/OL].MSJE,Gov.of India,http://socialjustice.nic.in/pmsscd.php,2015-09-29
[5]MSJE.Pre-Matric Scholarships for the Children of those Engaged in Unclean Occupations[EB/OL].. MSJE,Gov.of India,http://socialjustice.nic.in/prematscd.php,2013-08-04.
[6]MHRD.Education Support in India.Education Loans[EB/OL].Ministry of Human Recourse Development,http://educationsupport.nic.in/bank.asp?bankid=13,2006-4-3.
[7]MHRD.Indian Banks'Association[EB/OL].Ministry of Human Recourse Development,http://www. mhrd.gov.in/central_scheme,2013-08-25.
[8]MHRD.Th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Scheduled Castes and Scheduled Tribes[R].New Delhi:Lok Nayak Bhawan Publications,1996:20.
[9]MSJE.Statewise funds released hostels sanctioned during2009-10[EB/OL].MSJE,Gov.of India,http:// socialjustice.nic.in/schemespro1.php,2015-08-16.
[10]MTA.Tribal Welfare&Development.Annual Report[R].New Delhi:National Informatics Centre Publications,2014:135
[11]MHRD.Annual Report2002-2003[R].New Delhi:Bhikaji Cama Publications,2003:34-36.
[12]MHRD.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Kasturba Gandhi Balika Vidyalaya[R].New Delhi:Bhikaji Cama Publications 2004:5.
[13]ORGCC.HH-01Normal Households By Household Size[EB/OL].MHA,Gov.of India,http://www. censusindia.gov.in/2011census/hh-series/hh01.html,2015-8-16.
[14]MHRD.AISHE Report 2014to2015[EB/OL].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Gov.of India,http://mhrd.gov.in/statist?field_statistics_category_tid=32,2016-04-06.
A Study of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for the Weak Section Students in India
YANG H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Huaxi University City,Guizhou550024,China)
Nearly one third of Indian population lives below poverty line,but the poorest are the sched⁃uled casts and the scheduled tribes which occupies one fourth of the whole population.GDP of India is just one fifth of that of China,but the Indian government has made a series of financial support programs to help the poor students from the scheduled casts and the scheduled tribes to be educated and enter goo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have opportunities and abilities to shar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oci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The Indian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can be some helpful to the universal education,sharing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upgrading of social statu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tudents in China.
India;Scheduled Casts;Scheduled Tribes;Financial Support
G510
A
2096-0239(2016)02-0073-07
(责编:谭本龙责校:明茂修)
2016-03-15
杨洪(1962-),男,贵州毕节人,贵州财经大学教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教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