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8 03:59王娜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大学生

王娜(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王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心理素质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系统阐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应对策略的科学制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Abstract:A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talents,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In recent years,with 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whole society.However,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many problems.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ystematically and relatively makes scientific strategie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通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心理素质较高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素质全面化。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现代化高等教育而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其自身实现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求,并且是大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社会市场的基础保障和先决条件,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必须重点探析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全面化、综合化发展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根本保障,并且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自身学习目标、职业目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事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开发学生智力、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时期作为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起点,所以该时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是大学生创造力、创新力提升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良好品德、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相关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相比,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较差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1.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些高校领导只在乎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没有意识到心理素质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尚未形成科学、可行的教育规范。

2.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尚未落实到位

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尚未意识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尚未产生实质性作用,相关工作开展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弱,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造成部分大学生对心理素质的含义和特征十分模糊,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咨询和学习。

3.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所配备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专职人才过少,教师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实践操作技能较低,无法胜任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部分高校尽管进行了心理咨询室的设置,但是由于专业师资的欠缺,日常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过于单一

1.心理素质课程设置欠科学

绝大多数高校在心理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杂糅在一起,共同作为大学生心理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教育阶段和专业特色进行设置,从而缺乏一定的科学化和针对性。

2.心理咨询针对性不强,内涵过于简单

部分高校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医院的心理治疗视为同一,心理咨询教师简单的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疾病的诊治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然而,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仅仅占到少数,这种心理咨询的内涵过于简单,针对性不强,缺乏对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1.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

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仅仅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全交由心理教师进行教育和辅导,整个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健全,资源十分零散。

2.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不规范

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过程中,主要以国外的问卷、量表评测为主,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但是与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体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尚未制定符合中国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从而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准确评测。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对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教育目标的明确和规范,并且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纳入院校整体素质教育范畴。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彻底解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各类问题,最终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通常而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调节心理压力、锤炼坚强意志、提升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等作用;二是强化挫折教育水平,增强心理压力承受能力。挫折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教会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和压力缓解,从而达到预防心理疾病、排除心理障碍、强化挫折应对能力的目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密切相关,共同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作为综合素质提高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通过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各基础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格局,将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形成。

(二)确保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业调查和深入研究,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通过进行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在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评测,进而建立心理档案,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要提供单独咨询和辅导服务,并实施动态化监测;二是进行跟踪调查机制的建立。对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行为表现要实施全程化、动态化跟踪监测,做好心理健康多发、易发问题的科学评测,重点排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出现频率较高的学生;三是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高等院校需要与政府部门、学生家庭、社会相关社团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预防其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进而达到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概率,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三)提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需要高校加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培养一支专业化、技能型、综合性人才队伍,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高校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实际,进行校内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并进行心理辅导主任、辅导教师等的聘用和指派,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组成心理素质教育网络体系,旨在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此同时,高等院校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专业辅导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高校心理教师专业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增强教师教育辅导能力和实践指导水平;二是构建内外部交流沟通机制,高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进行内部专业交流,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心理辅导先进经验,从而增强自身教育辅导能力;三是加大科研力度。高校心理教师要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每年进行相关学术课题的针对性研究,切实增强心理素质综合教育水平,进而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目的。

(四)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逐渐累积起来的各种文化形态,作为高校一种精神力量,其引导和推动力极强。可以说,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来讲意义深远,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健康思维意识和心理活动的形成,并且能够通过精神感化学生,为学生提供健康、和谐的精神环境,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的目的。研究发现,高校校园文化旨在强调学生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另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内涵和具体形态,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境组成要素。所以说,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将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提升的主要核心策略之一,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胤.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2]邓小娟.新时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2(3).

[3]刘丕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途径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2).

[4]陈永明.刍议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212-02

作者简介:王娜(1979-),女,汉族,河南省焦作人,硕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华德福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