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以辽宁省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2016-03-18 03:59罗美菊王亚燚徐晓宁勾月李亚杰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罗美菊 王亚燚 徐晓宁 勾月 李亚杰(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以辽宁省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罗美菊王亚燚徐晓宁勾月李亚杰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文章结合应用数学专业实际现状,指出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从课程的合理设置,教师有层次的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有规划的进行知识吸收,通过实践应用再对理论知识提供有效反馈这四方面攻克挑战,为社会培养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数学;实践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bout applied mathematics,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talent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reasonable curriculum should be set,teachers should teach knowledge systematically,students should absorb knowledge with the plan,and effective feedback 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hould be provided via practical application.These four aspects to overcome challenge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mathematics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Keywords: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applied mathematics;practice

2015年11月19日,辽宁省教育厅启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其中涉及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共计21所,占我省地方高校的35%,其目标主要为:至2017年全省除部委属院校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比达70%左右,至2020年“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高。鲜明的数字信息显示出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对于辽宁省高校应用数学专业,首先要认清关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其次,针对培养模式挑战进行相应的改革,最后在实践中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培养模式。

一、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导致应用性不强

应用数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师范类专业,随着多年办学经验的累积,课程覆盖全面且理论课讲授精细,但是实践课相对薄弱,其本质原因是忽略关注学科前沿动态,这与加强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要求是相悖的,从而导致学不能致用的挑战。

(二)就业面狭窄,导致就业难

应用数学专业自2010年起至2014年被评为十大就业“红牌警告”学科,其主要原因是就业定位不准,专业知识技能缺乏。长期专业知识的灌溉,使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毕业仅从事教师行业这个思想扎根。然而,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师招聘形式的转变,吸引着其他非师范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认定,竞争教师岗位,加之中国正值独生子女时代,生源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就业压力增加的挑战。

(三)培养模式执行的时段性,导致如上挑战难以攻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改革,若没有真正得以实践,只是纸上谈兵;而不断地实践却缺少总结经验,不能在总结中发现新问题,处理问题,汲取教训,那么实践也将毫无意义;在探究、改革、实践中进步,更需要持之以恒,时段性的执行将导致如上挑战持续存在。下面,针对以上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二、针对挑战采取的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通过学生真正理解“四何”改进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何”,即“何以学、为何学、何以用、为何用”,辽宁省高校数学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原则,遵从国家教育教学规划,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应用方向课等,从而使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在进入高校伊始便通过教学计划大纲知“何以学”,但是却没有反思“为何学”,教师在新授课前,应加强学生对学科认识,方便学生的直观理解,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然而,在继续学习大比重枯燥的必修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入基础应用课程,将前沿学科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带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加深基础课的学习,此谓“何以用”,进而减少应试心理的存在,最后“为何用”,也就是学生的实习阶段,让学生真正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能力等做评估,能够巧妙运用数学思维,专业知识技能达到最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吸取经验,反思不足,进行自主学习。将“四何”反映在课程改革上即为:大学一年级保证数学基础课程的根基性,同时增强对运筹学、数理统计等应用数学基础的认识,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通过每个学生对实习经历的不同认识,初步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从事教师事业,或者进入开发研究、管理统计的企业,还是继续深造其交叉学科,都应学习其相关专业方向课,这就需要增大选修课的比例,使学生增加选修自由,更有利于发展符合自身的方向,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末完成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习从而获得实践课学分,大学四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性实习,如此,保证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性,提升了岗位适应性。

(二)通过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案中,我们树立了太多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而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既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累积,又要求其掌握专业应用技能以确保教学质量。那么作为一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师就需要做到:首先,教师应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修为,并且及时补充前沿理论,有计划地走入社会中去实践,积极参加各种相关专业的科研项目,因为对教师水平的高要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中心,认清个体差异性,引领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化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研究式与学生共同学习,尊重学生自主安排好的学习进度,树立答疑解惑的组织者形象,最后,不只采用课堂教学模式,更应结合案例,科研项目等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教师多对学术型人才比较重视,且自身为学术型人才,不能满足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双师型”模式可有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高校可邀请从事相关研究与工作的企、事业中经验丰富,讲授精细的人才作为特邀教授,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激发学习热情。如此,保证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持续执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工程体系,而市场标准具有应用性的同时又要求时效性,这就需要对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时做到科学性与长久性兼顾,从而达到既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学生的就业情况的目标。国家对此也尤为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已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要求建立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也对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提出其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及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综上,保证了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时俱进的持续性,满足了对市场经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性。

三、关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日新月异的科技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促使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国内对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引发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由于起步较晚,需要向国外一些成功经验学习与借鉴,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人才培养模式[2];教育教学体系(CBE)模式[1];“三明治”教学法模式[3]等,这些成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以培养能够融入时代变化和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在传承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应用。

四、结束语

在未来的几年探索阶段将用实践说话,结合辽宁省各高校自身的优势,针对其特点,考虑到就业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稳步提升学生应用性素质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正视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处于进行时的现状,接受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培养模式,应用新阶段成果,再吸收,再改进。使学生不再对数学的博大精深叹而观止,望而远之,为培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发挥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斌,王角凤.基于CBE教学模式下的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4(3).

[2]李好好,卡尔—威尔海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 chule)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3]张玲.英国的“三明治”教学对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2(4).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206-02

作者简介:罗美菊(1982,1-),女,汉族,辽宁省北票市,博士,辽宁大学数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最优化理论。

猜你喜欢
应用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浅析应用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